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布置有效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期2月   作者:王云云
[导读] 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可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还能检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成果
        王云云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嘉峰镇嘉峰村嘉峰小学  048205
        摘要: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可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还能检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成果。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布置有效性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布置有效性;方法
引言
        随着教育的培养目标逐步改变,当代教育旨在培养有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对于数学学科而言,通过合理的作业设计可以使课堂知识得到充分的延伸,完善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当下小学数学在设计作业时,存在一些因素阻碍了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将此进行了深入探析。
一、小学数学课后作业改革势在必行
        我们要注意教学的各个环节的有效性。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另一方面培养和提高他们数学知识的运用意识,拓宽数学视野,获得数学运用的思维和能力。但是,我们以往的课后作业的特点主要是量大,不管学生会不会,让他们多做、多练总不会是坏事,总认为熟能生巧,然而过多的作业使得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课后作业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和提升。我们以往的作业多是做题,做书面作业,而不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学会用数学思维去认识生活,找出数学信息和找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如此,课后作业形式单一,缺少趣味性,没有层次和区分度,使得很多学习有些困难的学生总是处在学习的痛苦之中,不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健康成长。现在很多教师也认真落实减负增效的精神,也想给学生少布置作业,或者不布置作业,但是也没有做到分层设置,使得数学基础不扎实、学习习惯差的学生数学越来越差。这也有违教育的初衷,误解了减负增效的本质。因此,我们要给学生布置适量课后作业,通过分层设置、生活实践等方法为学生设置具有创新意味的训练和作业,引导学生获得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设计的内容单一
        小学教师设计作业大多依靠数学教材后的课后练习题,虽然小学教材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对知识的把握能力编订的,但是过于依赖教材会使课后作业表现出很强的单一性。因而教师可以根据对班内学生的了解程度,在资料中查找出与学生能力相匹配的题目,设计出不同层次的作业,改变小学数学作业单一、陈旧的现状。
        (二)作业设计题量过大
        随着人们对“知识就是财富”的认识程度增大,学生的学习压力日益增大,而且学生的学习水平与教师的教学水平相关联,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取得好成绩,会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题海战术”。虽然当学生的做题量达到一定数目,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但是通过教师布置科学合理且具有代表性的题目也可达到此效果。
三、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布置有效性对策研究
        (一)基于差异原则,设计分层次的作业
        在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应根据差异化的教育原则,为学生设计合理的分层次的作业。比如,在“圆柱的体积”一课的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可先为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设计基础性的作业内容:“有一圆柱形状的烟囱,它的底面半径为0.5米,高为3米,请问它的体积为多少立方米?”此类作业的设计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基础知识。对于学习能力良好的学生,教师可为其设计一些具有探索价值的题目,如:“已知某一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为2cm,高为6cm,那么要制作同样的圆柱纸盒,需要用多大面积的纸?制作成功后,其体积为多少立方厘米?”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操作,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高探究学习的能力。对于学习能力较佳的学生,教师可为他们设计发展型的数学作业,如:“有一个工厂制造的零件底面直径为5cm,高为10cm,若沿着零件的一条底面直径切开,得到相同大小的两个零件,请问此时零件的总面积比原来的增多了多少?半个零件的表面积和体积分别是多少?”这样的数学作业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完成数学作业。

基于学生差异设计数学作业,能够体现数学作业的分层特征,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得到发展。
        (二)走进现实生活,设计实践性的作业
        数学教师可以为小学生设计实践性的作业,指导他们走进现实生活,完成相关的数学作业。比如,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为学生设计这样的实践性作业:“走进超市,自己动手购买一些商品,将商品的价钱记录下来,计算应付多少钱?可以怎样付钱?找回多少钱?”这一实践性作业能够让学生获得生活经验,学会付钱找钱,深刻体会人民币的实用性价值,发展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良好学习能力。
        (三)融入游戏元素,设计个性化的作业
        将游戏元素融入个性化作业之中,让数学作业带着玩乐的色彩,可有效增强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玩乐的过程中有效掌握新课的知识点。例如,在“位置与方向”一课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为学生布置各种不同的个性化数学游戏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1)与家庭成员玩“说反话”的游戏,比如爸爸说了“东方”,学生需立即向着与东方相反的方向走一步;(2)与小伙伴玩“捉迷藏”的游戏,小伙伴可为负责找人的同学留下位置和方向的暗号,让该同学解出暗号,根据具体的位置和方向找到藏在那里的小伙伴。学生在个性化的数学游戏作业中,可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有利于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四)基于学生心理,设计趣味性的作业
        任何人对有趣的事物都是充满兴趣的,也能集中自身的注意力积极融入其中。但相反,若是所接触到的事物是枯燥的、单调的,则很容易由内心产生抗拒甚至是抵触的心理。作业之于学生们同样也是如此。由此我们便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即学生们对有趣的作业内容接受度较高,能在认真完成、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切实达到借助作业优化数学学习的预期效果,由此,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便应当充分确保趣味性,以带给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千克、克、吨”这节内容之后,我一改以往让学生做大量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的做法,改为为学生们出示了如下一段文字:早晨起床后我打开一盒重50千克的牙膏,挤了牙膏认真刷了牙,然后坐在餐桌前吃了一个65千克的鸡蛋,然后背起4吨的书包去学校了。到了学校之后,同桌递给了我一听重500克的饮料,好喝极了;喝完饮料之后,后面的同学问了我一个问题,1000克的盐和1千克的糖哪个更重?我告诉他1000克的盐更重……在给出学生们这段文字之后,我要求他们认真阅读上述内容,然后结合所学的知识将其中运用正确以及运用错误的地方分别找出来,同时要说明错误的地方应当如何改正。这一形式的课后作业既与学生们课上所学的“千克、克、吨”知识紧密相连,而且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更为新颖有趣,因此,学生们参与到本次课后作业之中的积极性更强,不用督促,他们便非常愿意认真阅读同时找出其中的错误。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很容易便能发现世界上不会有一个重量达65千克的鸡蛋应该是65克,也不会有谁的书包重达4吨应该是4千克,也会知道1000克等于1千克,所以1000克的盐和1千克的糖重量相等……如此一来,学生们便在耳目一新的趣味作业中复习了知识,收获了成长,充分表明了有趣的小学数学课后作业激发起学生们作业兴趣的积极意义及其价值所在。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课后作业问题上,我们要重视改变传统的作业形式,多给学生积极参与地动力,让他们有实践、创新地机会,在注重实践、寓教于乐和趣味学习中提高作业质量,提升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万金刚.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布置练习的尝试[J].甘肃教育,2019(20):72.
        [2]顾敏娟.小学数学课后作业优化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19(10):93.
        [3]汪佳伟.探究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设计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19(10):59.
        [4]徐玲玲.小学数学课后作业有效布置策略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9(10):210.
        [5]田文涌.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后作业的布置措施[J].新课程导学,2019(28):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