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文地理生活化教学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期2月   作者:刘海波
[导读] 生活元素的引进生活化课堂的构建是当前高中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刘海波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华兴中学  620500
        摘要:生活元素的引进生活化课堂的构建是当前高中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对学科教育生活化研究的深入,生活化教育对高中生素质及综合能力的提升价值逐渐凸显。虽然当前对生活化教育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但以地理学科为代表的,需要大量记忆的学科,生活化教学的推进相对困难。本文从实际情况出发,调查研究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落实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有效措施,希望能为其他地理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教学;人文地理;生活化方法
        引言
        地理学课与实际生活有着较高的关联性,给生活化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但对高中地理教学过程调查研究发现,受到相对紧迫教学时间以及学科特性的影响,高中人文地理的生活化教学情况并不如意。主要原因在于紧张的教学压力下,教师对于如何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同时保证课堂教学的高质高效缺少参考。下文将对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进行深入探究。
        一、构建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人文地理教育氛围
        教育氛围的构建关键在于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理念的理解与应用程度。在高中教育中,学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思考能力与学习能力,所以教师更多扮演着引导学习的角色。在这样的学生基础上,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生活化,应当是以生活化教育氛围的构建为主要实施途径。在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氛围中开展人文地理的教学和引导,学生下意识的会将人文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进而达成生活化教学的目标。但具有生活气息人文地理教育氛围的构建,关键在于教师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掌握与应用情况。依据实际教学内容、教学方向,选择日常生活中就能接触到的教学元素,并将其融入到教育过程中,才能够保证人文地理教育的生活化不会流于表面。而且生活元素的引进也是调动高中生兴趣、舒缓学生精神状态的重要途径,相对活跃的思想状态下学生对教育内容的理解接受效率也会出现相应提升。人文地理教学的生活化是否有效在于教师对生活化元素的筛选、引进、应用以及教学引导,其趣味性与合理性是保证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关键。
        二、在人文地理教学中加入地方特色教育元素
        由于人文地理的学习必须要经过大量重复的记忆,因此大多数时候高中地理教育内容偏向理论化,以至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应用以及对地方人文地理的了解程度都不深。换句话说,偏向于理论教学的高中人文地理教育,是不符合素质教育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需求的,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进步并无实际益处。

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带有地方特色的人文地理知识,更容易引起学生思想与情感上的共鸣,在学习过程中的状态也会更加积极。综合实践活动是当下高中人文地理教育中应用较少的教育措施,但学生亲自参与的实践活动往往是提高学生个人能力最高效的途径。对学生的调查中显示,虽然地理学科与实际生活的关联十分密切,但在缺少学科实践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对人文地理的实际价值了解较差,哪怕是对身边的人文地理知识的了解都相对欠缺。针对这种情况,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增加以地方人文地理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也能够在实践中更好的联系生活应用知识。地理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往往要进行是实地考察,因此实践中教师应当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观察细节,应用已有知识解读实践中见到的自然、人文现象。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对地方人文地理的了解、掌握程度自然提升,观察能力、理论应用能力也能得到增长,地理学科的生活化也在实践中得以实现。
        三、从日常生活取材开展课后训练
        普遍情况下高中地理的课后训练都是在记忆与题海中完成,很多学生已经形成了机械化的记忆习惯,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想要打破这样的情况,将生活化教育理念落实到课后训练环节中,就必须要打破原有的课后训练体系。建议采用开放式论题的形式,按照教学节奏分阶段设立开放性论题。论题的选取要注意与阶段性教育内容的契合以及和学生生活的关联。而且教师可以根据相似的主题提供多个开放性论题,学生根据自己兴趣方向自主选择论题,确保学生在完成过程中能够受到兴趣驱使,不至于产生抵触心理。论文的写作是一个综合性过程,学生要依据主题收集相关资料,充分利用自身已有人文地理知识,还要调动思维组织语言精准表达,能够对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起到良好的提升作用。
        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人文地理教育想要实现生活化教育目标,很难能套用其他学科的生活化方式。可以将实践作为引入生活气息的主要途径,通过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地理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心中人文地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同时实现学生综合能力共同提升的目标。尤其是课后练习方式的改变,增加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课后训练内容,以更具有实践价值的训练形式开展课后练习,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增长更具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凌宇. 生活化地理课堂中人地协调观素养的提升路径——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聚落”为例[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23):19-22.
        [2]肖雪萍. 高中人文地理教材实践活动生活化设计比较——以大陆人教版和台湾龙腾版为例[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11):26-29.
        [3]孙小琪,胡刚. 美国地理课程标准对中国中学地理教学培养区域认知的启示[J]. 教育现代化,2019,6(69):242-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