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习方式变革促进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期2月   作者:江鹤
[导读] 因此就初中历史而言,我认为其基本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以下几点:唯物史观、基本史实、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
        江鹤
        营口市鲅鱼圈区实验学校

        【摘要】因此就初中历史而言,我认为其基本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以下几点:唯物史观、基本史实、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 近二十年的初中历史教学经验告诉我,如何促进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必须要通过不断适应新时代下的课改为基础的有效的学习方式方法来实现。
        【关键词】如何促进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必须要通过不断适应新时代下的课改为基础的有效的学习方式方法来实现。
        历史学科素养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体现出形成明辨是非、正确的历史观、爱国主义精神、历史使命感等带有历史学科特性的品质,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说明问题、综合分析问题、交流与合作等能力。
        近二十年的初中历史教学经验告诉我,如何促进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必须要通过不断适应新时代下的课改为基础的有效的学习方式方法来实现。
        一、充分认知历史,了解初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在我的教学生涯里,慢慢有了一种习惯,每当开学第一课一定要讲三个问题,和同学们一起交流。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历史。简单的讲历史就是已经发生的事实以及对发生的事实的记录。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学历史。1.历史学科是一门必修学科,在中考、高考都是必考科目,这是一个最现实的回答。学生不管怎样都要学它,而且要把它学好。2.普通人需要学习历史,作为一个中国人更需要学习历史。学习历史,传承历史,学习经验和智慧,传承经验和智慧,改造世界的能力变得强大,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发展。中国是一个拥有着五千年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传承至今国家,完善的制度,灿烂的文化,还有那些照耀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的伟大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奉献精神、爱国精神等等,让我们自豪、让我们骄傲。忘记历史等于背叛。一个中国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要清楚地明确自己的责任,以传承伟大的中华文化、传承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己任。所以,学生一定要学习历史,而且要学好。3.读史可以让人变得聪明,读史还可以使人知识渊博。在了解历史学习历史过程中,在不断思考和想象中,变得更聪明。历史经验教训也可以从历史的学习中总结。唐朝著名谏臣魏征去世时对唐太宗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总结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呈现了“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历史课还可以提高作文的水平,众多史实可以作为作文的材料、论据。所以,我们要学历史,而且要爱历史。
        第三个问题:怎样学好历史。用有效的学习方式方法。1.转变思路和观念,不要以为死记硬背就行,要树立材料意识,需要在记忆的基础上多了些理解,学会对历史材料的分析来解答历史问题。2.要充分使用教材,记住和把握老师讲到的重难点。要经常阅读教材,可以把它当成穿越小说,激发兴趣。强化阅读在课堂上,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圈划。3.注重团队意识,加强合作,养成思考的习惯。善于提出问题,要有自己的独立的见解,也要综合采纳被人的意见,形成合力,解决问题。4.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基本史实。
        二、充分挖掘和合理运用史料,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在初中历史课程中充分挖掘和合理运用相关史料,渗透传统文化,结合地方历史,培养学生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进行爱国情感的体验,培养家国情怀。
        史料的挖掘和运用应当以教材为载体,切合教学目标,适合新课改的要求。我讲到《三国鼎立》一课时,提前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去搜集与本课相关的历史典故、成语故事,让学生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讲述,同时也要介绍历史典故或成语故事的历史背景。

例如学生讲述“草船借箭”,同时介绍了历史背景“赤壁大战”,我可以借此导入新课,这样及既培养了学生表述能力,也让学生了解了基本史实,同时丰富了我的教学手段,一举三得。
        初中生学习主动性不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定要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直观作用。图片、多媒体音视频资料直观生动、文字史料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环境、基本史实,帮助学生掌握历史事件、意义。史料的选择一定要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史料材料。七八年级更多选择图片、多媒体音视频资料,八年下、九年更多选择文字史料。例如,讲授《鸦片战争》一课时,在导入部分,我展示一张图片,“虎门销烟”纪念碑。同学们看到后,纷纷提出疑问,为什么纪念碑是一个折断的大烟枪,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依据教材中一段文字史料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史料后作出回答,教师再作进一步点拨,同时可以延伸到现实,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这了解历史的同时提高历史思维能力,还潜移默化中渗入德育教育,让同学们认识到“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教师应在史料呈现时出示问题但要精心设计,让学生理解史料,提取信息有效,问题是目的,也是途径。我在讲授新航路的开辟时,我引用了一段材料,根据史料提出问题:“前所未有的改变”是指哪些改变这些改变对世界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学生可以把问题读懂,然后带着问题再去读史料,根据所学知识把史料中的相关内容找出来,找到关键词,提取有效信息,可以得出相对客观、辩证的回答。
        教师必须注重自身对史料的积累,随时解答学生的各种疑问。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不仅在备课时做好充足准备,也要多学习、多看书、多思考、多请教,为学生树立榜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知识魅力、教学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对历史充满兴趣,主动地学习丰富历史知识,培养学习的自主能力。
        三、应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新时代下的历史教师要不断提升教学,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要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适应教育信息化改革发展的趋势。
        充分利用交互式教学一体机,移动终端Ipad、无线Wifi等多媒体新技术手段,借助希沃授课助手、Focusky动画课件、Itools等软件将图片、音频、视频等实现同屏传输。利用微信、QQ、扫一扫功能,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任务,激发学习热情,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如讲授海峡两岸关系后,围绕“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要求学生利用移动终端Ipad、移动电话,收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结合自已的观点,阐述历史证据(培养学生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学生自学和查询,找到相关信息,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希沃授课助手、利用微信进行的讨论,并将相关内容同屏传输。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的基本史实,也培养了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形成自己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四、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的应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课中《辛丑条约》时,教师可以在课件上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两个条约的内容和《辛丑条约》的内容,采用表格的方式展示出来,然后对比,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分析理解近代中国是如何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学生合作探究得出结论,然后进行表述,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也让更多的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参与其中。教师也要适时点拨,让学生更能深刻领悟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同时也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新时代中学生一定要为祖国富强而作出努力,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要实现的信念,让历史不再重演,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总之,实现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促进,必须靠一线历史教师更新观念,不断适应新时代下的课改要求,提升专业素养,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转变反映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服务于社会,形成社会责任感的学习方式,渗透“德育”和“美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使学生全面发展。最后,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也应身先示范,传道授业解惑,不忘师者初心,担当教育历史使命,做四有好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