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高阶思维,让音乐课堂动起来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期2月   作者:张燕
[导读] 在新课改的推进下,音乐教育应该以生为本,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采取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
        张燕
        威海市温泉学校 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在新课改的推进下,音乐教育应该以生为本,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采取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高阶思维是当下公认的主流思想,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为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在高阶思维的视域下,要努力探索新方法、新策略,最大化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能在课堂中有效“动”起来,展现音乐的灵动美。
        【关键词】高阶思维;动起来
        小学是孩子们正式接触音乐的初始阶段,教师除了讲授乐理知识,还要努力抓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在教学中有方法、有策略地带动学生感知音乐,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美、发现美,逐步建立他们的高阶思维,让孩子们会思考、会表达、会表现,在音乐中真正“动”起来,课堂活起来。
        一、立足高阶,思维转变
        音乐课堂动起来,必须围绕高阶思维转变教与学模式。教师改变教学模式,学生改变学习习惯。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探索者。在课堂中,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先学后教,先练后讲。
        二、兴趣导入,力促心动
        音乐课堂动起来,学生心动是首位。新课标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良好的开端是课堂有效进行的保障,教师需有效把握课堂导入这一关键环节,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学生。可以采用看视频、图画或加入热身的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动态化的音乐课堂,学生兴趣燃起便有了心动。
        例如:教师教授《动物说话》歌曲前,带领学生随音乐模仿不同动物走路的样子,进行“我来做,你来猜”的游戏,学生在游戏中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最后请出今天来到课堂的动物朋友“小鸡、小鸭、喜鹊、青蛙”,在有趣的氛围中拉开本节课的序幕。孩子们心动无比,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形式多样,乐之行动
        学生已然心动,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行动起来呢?我们可以从视听策略、动态策略、探究策略角度研究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创新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评价和创造,使音乐课堂由内而外地动起来。
        (一)视听策略   
        (1)趣味故事法  
        学生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讲述与歌曲相关的趣味故事,让学生兴趣盎然引发思考,与本节课内容自然衔接。
        例如:在学习《猴子蒸糕》时,教师先讲述猴子和小狗的故事,然后问大家还想知道它们接下去发生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歌曲《猴子蒸糕》。接着通过聆听让学生分析后续故事,对故事做评价,无形中渗透德育。学生从中学会思考、分析、评价,再适当的为歌曲自由编故事、演故事,进行故事再创造,有助于高阶思维的建立。
        (2)多彩图谱法  
        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彩图谱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包括点线图谱、色块图谱、结构图谱、声势图谱以及根据歌曲要素设计的图谱。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聆听中感知音高,自由绘画图谱。
        (二)动态策略
        (1)儿歌/游戏法
        课堂中的音乐儿歌、游戏不仅能增加学生对音乐的乐趣,而且可以有效辅助学生学习,建立高阶思维,让课堂快乐动起来。
        例如:教师编创音符儿歌:“1是do,2是re,3mi 4fa 5是sol,6是la,7是si,七个音符我知道。”学生通过识记儿歌进行游戏抢答,“师说3生说mi,师说la生说6”。接着进行小组比赛,学生快速思维运转,把7个音符记牢。再通过“四分音符走一步,八分音符跑得快”儿歌,用“走,跑跑”的方式动起来,把时值准确掌握。
        (2)声势律动法
        聆听音乐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加入拍手、拍腿等身体语言,让学生随音乐自由的进行声势律动,使学生在律动中体会节奏、节拍,获得完整的音乐体验。
        例如:教师在《两只小象》的教学中,根据四三拍的强弱规律与学生一起设计了搭肩行进的活动,强拍-跺脚,弱拍-拍屁股,并加入小象伸鼻子等动作。

学生在趣味律动中不知不觉的掌握了音乐知识,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3)柯尔文手势法  
        柯达伊教学法中的柯尔文手势能辅助学生把握音高,给学生提供更多创造表现的机会。教师启发学生掌握手势,do是一个小拳头,re是快乐小滑梯,mi是我的小平台,fa是真棒倒过来,sol是小门关起来,la是小门又打开,si是食指指天空。再利用手势辅助学生音高模唱,唱动结合体现了高阶思维的学习方式。
        (4)巧用道具法  
        奥尔夫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利用各种乐器或道具,进行节奏、旋律练习,在音乐中感受且再创造。教师也可将教材内容新颖整合,将当下流行音乐元素引入实践中,让课堂变得与众不同。
        例如:《我爱家乡我爱祖国》一课中,学生用碰铃、响板感受四三拍的强弱规律,为歌曲伴奏表现歌曲。教师在《青春舞曲》课堂中引入《青花瓷》流行音乐,让学生用纸杯道具演绎杯子舞进行节奏练习,这样的创造实践性学习模式必定会让课堂生动起来。
        (三)探究策略
        (1)即兴创作法
        音乐课的即兴创作包括:即兴创编歌词、即兴创编动作及运用不同乐器进行即兴伴奏。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高阶思维。
        例如:《春天举行音乐会》歌曲采用拟人化手法,春雨唱歌、春水弹琴......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乐器演奏音乐会。将沙子放入饮料瓶中、用勺子、盆子做打击乐,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性高阶思维。学生用自制乐器动起来,音乐课堂活力无限。
        (2)合作/表演法
        合作与表演经常是相互联系、紧密互通的。合作是交流高效生成、和谐互助的重要学习方式,主要包括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两方面。
        (3)媒体交融法
        信息技术时代下的教师必须要关注探究各种多媒体软件,交汇融合巧用媒体更好的为课堂服务、为学生服务。如希沃白板软件里的课堂活动趣味分类不仅可以增加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有效的辅助学生学习。
        四、德育之花,入心情动
        罗马学家朗吉弩斯曾说:“和谐的乐调能用强烈的感情直接拨动人的心弦,感染人的情绪,唤起人心灵深处难以言传的深情。”音乐教学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感性途径感染人、影响人,让德育之花扎心底促情动。
        (1)课堂延伸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讲授本课内容,还可以带领学生了解与歌曲相关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宽眼界,促进对歌曲的进一步理解。
        例如:教师在《祝愿歌》一课中让学生听音乐选出与节日对应歌曲,感受歌曲与节日的主题类别一致。进而与本课歌曲比较,另一类别是在任何节日都能演唱的歌曲。引发学生思考,课后可以根据歌曲类型,为不同的节日策划歌单一起分享。
        (2)德育渗透
        教师可以结合歌曲的背景与内容等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为学生渗透“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爱生活、爱祖国、爱民族”等德育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3)评价探索
        课上或课后让学生在学习评价表上给五星涂色做星级评价,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教师也可结合本节课和下节课的内容,给学生留下合适的课后探索作业。这样不仅能将课程连贯,还能回顾已学知识,用高阶思维启迪课程即将进行的内容。
        五、结束语
        心动、行动、情动,谱写了课堂教学的三部曲。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时刻以生为主,让学生自主探究、愉快学习和主动发展。雨果曾说:“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音乐教育更是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究。高阶思维的建立培养没有固定模式,如何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学习,是我们未来仍要继续研究的问题。我们要在思考中努力前行,力求让音乐课堂像风车一样精彩地转动起来!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蔡梦,苏籍.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