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初探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期2月   作者:李瑶
[导读]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个人素养、实现不断进步的一个主要方法
        李瑶
        (渭南市杜桥中学 陕西 渭南714000)  
        摘要: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个人素养、实现不断进步的一个主要方法。中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为《新课程标准》)第一个学习任务群为“整本书阅读”,而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之作《红楼梦》正是阅读书目之一。对于广大中学生而言,《红楼梦》阅读难度大,阅读耗时长。所以,教师在学生读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年来,我在《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方面做了以下尝试:
        关键词:中学阅读  阅读教学  阅读方法  
一、阅读方法推荐:泛读与精读并重
        线上教学阶段,在年级范围内建立“《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群”,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书本阅读和喜马拉雅听书分享为主要形式,每天分享两三回小说阅读任务,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红楼梦》的故事情节。此方法的优点是阅读任务明确直观,其缺点则是不便于及时掌握阅读进度。
        班级内带动学生精读《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逐句精读,深入体验《红楼梦》场景描写、人物语言、文化内涵。此方法相较于泛读推广有了明显的优势,能做到实实在在阅读,面对面读书,更方便老师及时掌握阅读动态。
二、用丰富的网络活动助力整本书阅读
        1.网络投票活动:共开展网络投票活动十二次,分别以“《红楼梦》阅读障碍”“阅读兴趣”“各章回人物形象探究”“小课堂主题征集”等为调查内容,旨在通过投票的形式让学生在了解原著的同时提高思维能力,深入感受故事链条的构架与作者的写作意图。此环节学生参与度极高,因为其简单快捷、不需要太多时间组织语言,只要点几下选项就行了,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太大心理负担。
        2.线上课堂,精讲互动:每周开展一次“红楼小课堂”,分别以“趣味红楼”“金陵十二钗”“黛玉葬花与宝钗扑蝶”“贾府丫鬟的职场众生相”“《红楼梦》里的俊朗少年”为话题,深入剖析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兴趣的话题,帮助学生建立客观详实的红楼结构,深切体会文字之后的文化现象,处世哲学……
        3.线上作业,增强互动:如果说“红楼小课堂”是以老师讲解为主,那么线上作业就属于问题导学。共布置了十次网络作业,与学生共同讨论《红楼梦》之人情、诗词、背景等信息。
        4.书信寄情,分享心得:给学生写一封长信,从语文学科素养的角度激励他们继续阅读《红楼梦》。
三、自主命题,用命题的形式带动阅读
        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选取《红楼梦》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中“宝玉挨打”的相关内容,在年级范围内进行考查,以线上考试为形式,以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方式为方向,进一步推动《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不自觉地走进《红楼梦》文本,探究贾政、王夫人、贾母、李纨等人物内心世界。
        1.下面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作者写宝玉挨打的过程层次分明,由门客到王夫人,再由众人到贾母的出场,层层递进,气氛越来越紧张。
        B.《红楼梦》评点人脂砚斋在选文首段“只喝令”前批注“了结得灵活”,可见他认为本段段首文字在情节上既上承前文挨打背景,又下启后文挨打经过。
        C.王夫人“三哭”以劝贾政:一哭贾母年迈,二哭自己子嗣单薄,三哭长子贾珠早逝,不仅将贾政劝得泪如雨下,更牵起了李纨的丧夫之苦,惹得她大哭。
        D.王熙凤在宝玉挨打这一事件中虽然表现不多,但她临场不乱、指挥若定的管理才能依然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2.请以贾政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手法。(6分)
        3.脂砚斋评本回“严酷其刑以教子,不情中十分用情”,请以选文中贾母为例,分析她是如何“用情”以教儿子贾政的?(6分)
        高一第二学期,学生已经在《林黛玉进贾府》和名著导读的基础上对《红楼梦》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本次考试,促进学生对书中精彩章节的精读,深入人物内心,并通过对这一情节的阅读提高学生的探究欲,迫使他们深入了解宝玉挨打的具体原因,从而体会封建贵族家庭内部母子、夫妻、父子、祖孙关系的真实面目。
四、深入开展文本细读:以《刘姥姥进大观园》为例
        1.一石激起千层浪——《红楼梦》中精妙的语言:从“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一句入题,探究《红楼梦》中的动词特色,分析曹雪芹写作语言的灵动魅力。
        2.跟着姥姥逛园林——《红楼梦》的审美情趣:在阅读有关潇湘馆、秋爽斋、蘅芜苑三处住所环境描写的过程中感知不同风格的审美情趣,总结三位居住者的形象特征。
        3.跟着姥姥学说话——《红楼梦》中的生存智慧:自主阅读,找出刘姥姥的特色语言,探讨刘姥姥的阶层背景和生存智慧。
五、常态化教学渗透:
        1.《春江花月夜》拓展延伸:《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找出《秋窗风雨夕》中景语、情语,并联系《春江花月夜》完成下列表格。

         
        2.咏物诗拓展阅读:如林黛玉《咏白海棠》诗歌阅读,以炼字的形式考查“偷来”、“借得”的诗歌独特韵味,分析林黛玉的思想性格;另如林黛玉《唐多令·柳絮》和薛宝钗《临江仙·柳絮》对比阅读,从托物言志的角度赏析诗歌主旨,分析人物形象。
        3.微写作练习:此项练习应融入日常习作过程中,分别以2017至2020年高考北京卷微写作命题方式为蓝本,训练学生用200字的篇幅阐述自己对《红楼梦》人物、主旨、情境等内容的理解。在整本书阅读推广的过程中,也可放宽阅读范围,以微写作的形式将其他名著统一纳入习题编写之中,培养学生多元视角和辩证思维的能力。
六、群文阅读体验课
        《红楼梦》内容庞杂,人物众多,在整本书阅读推广的过程中切不可拘泥于一隅,从而忽视了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在处理阅读推广和学生课业繁重的矛盾时,可以在文本细读的同时推广主题阅读,以群文阅读的形式弥补学生偏于一两个章节的狭隘性。
        主题一:赏美(人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黛玉葬花和宝钗扑蝶: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2.宝琴捧梅:五十回《芦雪广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3.湘云眠芍: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主题二:品悲(原应叹息的悲剧)
        1.判词入题: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2.元妃省亲: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
        3.迎春吞声:七十三回《痴丫头误拾绣春囊 懦小姐不问累金凤》
        4.探春理事:五十五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 欺幼主刁奴蓄险心》
        5.惜春怨嫂: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矢孤介杜绝宁国府》
        主题三:觅情(《红楼梦》中的爱情、亲情、友情)
        1.红楼爱情: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什么是好的爱情?)
        2.红楼亲情: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红楼梦》里的亲情关系里有没有你自己的影子?)
        3.红楼友情: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真诚的友谊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除此之外,也可以激励学生深入探究“红楼美食”“红楼服饰”“红楼建筑”“红楼玩器”“红楼车驾”等内容,促使学生从“吃穿住用行”的角度分别研究四大家族的盛衰荣辱,感知中国封建时代仕宦之族的生活细节,鼓励学生“创造性理解表达”。通过《红楼梦》群文阅读的进行,学生可以对整本书主题内容有更加深刻的思考和更加宏观的把握,进而形成更加开阔和宏大的阅读观。
六、结语:
        推动整本书阅读,目的在于改变师生读书现状、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推进课堂教学转型。《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推广工作虽然形式多样,但最终目的仍在于发扬立德树人、提升思维品质、立志文化传承。《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师的职责在于发现学生成功的阅读经验,及时组织分享和交流,保护学生的独到见解,使学生在学习检索的过程中获得整本书阅读的正确方法,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李晓丹.《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安排【J】.文学教育.2018(4)
        【2】余党绪.整本书阅读四境界及其测评【J】.中学语文教学.2020(12)
        【3】李煜辉.基于课程标准的高考整本书阅读命题探析【J】.中学语文教学.20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