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迪美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城南小学,江苏 如皋 226500
内容摘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编者、文本之间对话交流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借助这个平台,教者要采取多样化的形式,促进、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利于每个学生在健康愉悦的阅读环境氛围中获取知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得到熏陶。本文以《葡萄沟》一文为例,从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以问促读,调动阅读欲望;品鉴美句,享受阅读之悦;巧用评价,营造愉悦氛围;以练促读,提升阅读能力,进行粗浅的探索。
关键词:低年级 阅读 愉悦 品鉴 提升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者要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通过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小学低段阅读指导的核心是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他们对读物充满了想象力和好奇心。这就要求教者能把握好这一契机,采取多种形式,促进、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健康愉悦的阅读环境中得到发展,汲取营养。接下来,以部编教材第三册《葡萄沟》一文为例,谈谈笔者的几点拙识。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活泼生动的情境能给学生带来真切、新奇、有趣的情感体验,强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学生的求知欲望,就是在无形的兴趣中被激起的。本人在教学《葡萄沟》一课时,借用旅游的形式,乘上旅行列车,带领孩子们开启葡萄沟之旅为主旋律。先播放一首欢快的儿童歌曲《火车开了》,在音乐声中导入新课,孩子们对着教学一体机的屏幕,一边做着开火车的动作,一边欢快唱着歌曲,亢奋不已。一曲终止,我把画面切换到美丽的葡萄沟,模仿导游语音提醒:“同学们,火车到站啦!”孩子们注视着屏幕上大片的葡萄园,注视着一串串五颜六色的葡萄,小嘴不由得欢呼着:好漂亮的葡萄沟啊;好想下去看看呀;这么多的葡萄,看得我都快流口水啦,嘻嘻……灵动的情境创设让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去看看葡萄沟,去品尝新疆的特产——葡萄,文中到底是如何写葡萄沟的呢?瞬间产生了阅读课文的兴趣。一个个情不自禁捧起了语文课本,开心地读起课文来。
二、以问促读,调动阅读欲望
学贵有疑,课堂提问则能激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问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创设一个严谨的、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课堂情境,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教师运用好提问技巧,能帮助学生快速走进文本,而阅读教学应以一个主要问题贯穿全文,起一个线索作用,以点带面,贯穿全文,指引学生朗读课文,深入了解内容。在教学《葡萄沟》一课时,我抓住“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这一问题展开教学活动,从读入手,以小组为单位,从文中寻找依据,引导小组合作、交流、再生成新的内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阅读欲望,看到各小组一会儿齐读,一会儿个性读,一会儿又争论起来,我不禁偷着乐,这是孩子们进入了深层次的阅读,陶醉其中了。这样的阅读你还担心他们一知半解吗?大可不必,放手一搏就是。
三、品鉴美句,享受阅读之悦
叶圣陶先生指出:“至于文字语言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离开了语感,一切说写都无法进行。”喜爱、赞美是《葡萄沟》这篇课文的感情基调,教者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指导学生朗读,或激情,或欣赏,或齐读,或轮流读,再者个性展示读等等。不同的朗读方式会产生不同的阅读效果,带给学生不同的阅读乐趣。
葡萄沟之旅是本堂课的大情境,品读美句是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手段。为了引导学生品读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我带领学生欣赏视频,借助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五光十色”一词,感受葡萄之多,颜色之美。再指导学生感情美读,孩子们把“一大串一大串”“ 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等词语读得忽短忽长,忽强忽弱,重音处理,轻读妙用,对于葡萄沟的那份喜爱、赞美之情油然而生,沉醉其中,妙不可言。
知识需要积累,积少成多,在这个环节中,针对本文四字词语比较丰富的特点,我和学生一起积累了一些描写颜色多的四字词语,如: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等。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我追问:“既然这些词语都形容颜色多、美,那能把‘五光十色’换成‘五颜六色’或其他词语吗?”学生们摇晃着脑袋仔细读这几个词,细细品鉴有何区别,课堂认知出现了分歧。我再次出示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后,一名学生非常兴奋地发现:一幅图上的葡萄在阳光的映衬下晶莹剔透,饱满欲滴,此时大家一致认为不可换词。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认识到颜色多自然是美的,光彩照人才更美丽,立马对“五光十色”有了新的认知,加深了印象。我相机描绘:是啊,“五光十色”不仅写出了葡萄的颜色多、美,更突出了葡萄亮晶晶的特点,富有光泽,这种品质好的葡萄口味更好。图文配合,学生在对比中朗读,认真欣赏着自然美、语言美,通过细细品读把对新疆葡萄的喜爱、赞美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对新疆充满了热爱之情,从而上升到对祖国地大物博的赞美。
四、巧用评价,营造愉悦氛围
低年级的孩子,正是充满活力与好奇的年龄,因为年龄特征,稚嫩的心理偏爱赏识,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教者在课堂上如果能巧妙地利用鼓励性语言评价,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激励学生赏读、品析课文,为学生创设一种美妙的语境,那愉悦的课堂氛围是不言而喻的,也更利于孩子语文素养的提升。
比如,当学生正开心、惬意地想象自己置身于葡萄架下看书、睡觉、游戏时,我用羡慕的语气说:“你们一个个都乐在其中,快用你们的朗读把这份快乐也带给我吧!老师特别想和你们一起快乐!”于是,有些小组就主动向我及全班展示他们组的阅读所得,情感自然,毫不做作,原生态的阅读课,看出阅读的原始美感。
又如,当一个小女生朗读描写葡萄果实的句子时,我用欣赏的眼神看着她说:“你的朗读赛过董卿阿姨!你的声音忽而高,忽而低,忽而快,忽而慢,你用声音的变化读出了葡萄的多、美等特点,真厉害!我要向你学习!”这时我顺便探究,你为什么要这么处理这几个句子呢?小女生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小组其他同学受到启发还进行了适时点评,我更是竖起了大拇指。其他孩子听了我的评价之后,都纷纷举起小手要展示自己的朗读,大家领略到声音抑扬顿挫的变化也是一种朗读技巧。我接着进行了语速、语调等朗读技巧的指导。学生立即就开始了自己的尝试阅读,只见他们连中有停,停中有连,声声有情,乐在其中。
再如,当一个小男生扮演维吾尔族小朋友,热情招待我时,听了他的欢迎辞,我又让班上同学评价他是个怎样的维吾尔族小男孩儿,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同学们的评价让我了解到大家是真的理解“热情好客”这个词语的,一种借助语境理解词语的方法又让孩子们尝到了探索的甜头。随即,我引导学生满腔热情地朗读文中的句子,理解之后的阅读更是情感充沛,感悟至深。课堂上不吝啬的语言评价,创造了愉悦的课堂氛围,更是提高了朗读效果。
五、以练促读,提升阅读能力
卢梭曾说:“进入人类理性的所有一切的东西,都是通过感觉实现的。”我们的语文课堂,需要把朗读与训练听说读写有效结合起来,调动儿童的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多种感官的参与,老师加以适时的指导,在不断的指点与激励中学生的语感将会变得敏锐、完善,持之以恒地训练下去,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也会不断得到提升,真正达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效统一。正如李吉林老师所说:“儿童的感官,通过训练可以日益敏锐起来;不着意训练,则迟钝。而感官的迟钝必然会成为儿童提高直觉,提高悟性的障碍。因此,我们应该抓紧儿童感官可塑性极大的时候,加以培养。”
《葡萄沟》一文中可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地方可圈可点。
(1)“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这是一个个充满遐想与快乐的地方,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想象说话的环节:钻进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你们会做些什么?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把生活中有趣的活动都带到了“凉棚” 里,一段简短的训练带给孩子们无限的快乐与活力,也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孩子们的想象力不用怀疑,很顺利的完成了老师的留白,答案精彩纷呈。我自叹成人的世界就是缺少这种纯真。
(2)“秋天到了,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这句话运用了先具体再归纳的方式,描写了葡萄的特点,是引导学生学习仿写的好机会,我让学生看图仿写:秋天公园里的菊花;春天的花园;课间操场上同学们的活动三个情境,任选一个适合自己的而且喜欢的情境去写。学生在彰显自己生活经验的同时,学会了写作方法,学会了准确用词,认知和情感都得到了训练。
(3)“要是这个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新疆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此处,我设计了一个角色表演的环节:如果你就是新疆维吾尔族的小朋友,你会怎么招待我这位远道而来的游客呢?孩子们的情绪再次高涨,纷纷邀请我,向我介绍葡萄,请我吃葡萄。维吾尔族小朋友的热情好客溢于言表,学生在表演中受到感染和教育,体会到新疆维吾尔族老乡热情、质朴的高尚品质。另外,在学习描写葡萄干制作过程时,我要求学生运用“先……再……然后……”等词语加以介绍,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新疆维吾尔族老乡不仅热情大方,而且聪慧勤劳,学生的阅读情感再次得到升华,从而真切感受到葡萄沟不仅葡萄美,这里的人更美,是名副其实的好地方,从而让学生越发增强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总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就得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放在首位,让他们在快乐的情绪中学习。这就需要我们教者多多加强自身修养,扎根部编教材的研究,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创新,探索课堂教学新思路,只有这样才能拥有我们想要的愉快的、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吴迪康,《小学语文教学探微》,中国文联出版社。
2.[美]PJ?开普希 托德?威特克尔,《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教学11法》,中国青年出版社。
3.李吉林,《小学语文情景教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4.青天霞,《在品读感悟中享受学习的快乐》,选自《中小学学校管理》2014年第03期。
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二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