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会也是转变学生不良习惯的教育资源—一场误会引发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期2月   作者:张有双
[导读] 师生之间的关系再融洽,也难免会产生一些误会
        张有双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炉子小学   442002
        【摘要】师生之间的关系再融洽,也难免会产生一些误会。如果不处理好误会,将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因为误会会将老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大门紧闭,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伤害。教师一旦明白真相也会遗憾终生,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将不可避免的误会转化成教育学生的锲机,发挥出其最大的教育作用。
        
        误会是一把枷锁,会将老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大门紧闭。误会一旦产生,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会给学生带来很大伤害,教师一旦明白真相也会遗憾终生,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将不可避免的误会转化成教育学生的锲机。如何转化呢?下面就以我和一位学生之间发生的真实故事,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思考和启发讲述给大家,以求共勉。
        我带过的学生里有一位叫张丽文,她给我留下的印象较深,因为她有两大不良的习惯:一是学习习惯差。她是在我参加工作以来,教过的所有孩子中学习习惯最差的一个。课堂上,她不是玩玩具就是玩自动铅,再不是就是摆弄别人的文具,哪怕是一块橡皮,一把尺子,他都能玩上半天。每节课,我都要无数次的提醒让她收起来,但都无济于事。于是,我只有把她玩的东西暂时收过来,你收了这件她还有那件,直到最后她的玩具、文具和学具全部收完,没有什么东西可玩,是该认真听讲的时候了,但她还是做不到,她开始抠手指……。总之,一节课自始至终她都有事可做,就是不认真听讲,不思考问题,不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二是懒惰。每次布置的作业她都有各种理由少写或不写。为此,我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给她补课,监督她完成学习任务。
        为了这个学生,我可以说是做到了呕心沥血。也找过家长交换过意见,请求得到家长的配合,家长提到他也是头痛不已,虽然尽力配合,却是收效甚微。我绞尽脑汁,想尽了办法,都不见成效,连放弃她的想法都有了。
        说来也巧,在一次作文竞赛中,我无意间听到搭班的语文老师说这个学生的作文中写到了“我”。我赶紧把她的作文拿过来浏览了一遍。作文写得很不错,文中写的是张老师(我也姓张)放弃了她,她对这位张老师满腹的怨恨,整篇文章文笔流畅,语句通顺,用词恰到好处,一看就知是出自肺腑之言。说实在的作文确实写得不错,可我当时看完这篇作文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想,我费那么大的劲帮她改正不良的习惯,帮她补课。她不但不领情,还在作文中说:“我”对她放弃,她要如何做,要用自己的实力证明给我看等等。心里的那份伤心、难过难以言表。以后是真的放弃,还是……。心中的一个大问号困扰了我整整一个晚上,那晚,我彻底失眠了!
        第二天到校,我刚好准备的是数学单元检测。发试卷时,我想有意不给她发试卷(当时我还真有放弃她的想法),思考再三还是把试卷发给了她,决定以一个教师的宽大胸怀再一次和她谈谈心。测试一结束,我便迫不及待地找她了解情况。当她说到她作文里写的张老师不是我,是她转到我校前教她的那个班主任张老师(她是两年前转到我校的),我心里感到后悔极了,是我错怪了她,我不该随意猜疑任何一个学生,更不该有不给她发试卷的想法。虽然她淘气,不爱学习,可是她有礼貌,也很聪明,放弃实在可惜!我何不如抓住这次机会对她进行一次深刻的教育呢。
        我马上把她的试卷拿出来,边改边跟她讲错误的原因,她听得很认真,我抓住时机与她谈起心来:
        “你知道你原来的那个张老师为什么放弃你吗?”
        “因为我上课不认真听讲,也不完成作业。”她不假思索地答道。
        其实我早已猜到了原来的那位张老师放弃她的原因,果真不出我所料。我停了停,用犹豫的语气跟她说:“我也想放弃你,你希望我也那样做吗?”
        “不愿意。”她肯定的说。


        “不愿意?那你想一想,怎样做才能使我不放弃你?”我用疑问的语气问道。
        片刻,我又用真诚的语气温和地对她说:“老师待你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怎能忍心放弃呢,可是你太让我伤心了”
        没想到我的话刚落,平时这个满不在乎的孩子居然“吧嗒,吧嗒”掉起了眼泪。
        沉思片刻之后,她一字一顿地说:“以后要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不再惹老师生气!”
        “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我用惊喜的眼光看着她。
        “是。”
        “能做到吗?”
        “能”她肯定而响亮地回答道。
        为了坚定她的信心,我不失时机地又补充了一句:“说话要算数,要不然我真的也要放弃你,行不行?”
        “行”她又肯定的答道。
        ……
        我的心里顿时欣慰!
        自从这次交谈之后,她真的像变了一个人似地,上课听讲认真多了,玩玩具或学具的现象也少多了,虽然偶尔再犯,只要我稍加提醒,她马上就能克制,还经常举手抢着回答问题,作业也不再拖拉了。原本就聪明的她进步非常大,效果显著,我也多次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她,她的学习劲头更足了!
        这件事对我触动太大了,想想都后怕。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只是动动嘴皮子,或是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就有可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放宽我们的胸怀吧!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生,在接手时都要先全面了解他们,掌握他们原来的状况,包括品行、学习、家庭状况等等。对于新转进的学生更需要搞清转入的原因。以便于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做到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否则只能功亏一篑。我与学生之间的这场真实的误会,就是因为我没有深入的了解学生所导致的,还险些酿成终生遗憾的大事。
        对学生尽可能做到不误解,特别是在学生犯错或老师认为学生说错话后,处理时一定要先了解犯错或说错话的原因,不要草率下结论,避免出现处理不当现象。像上面提到的,张丽文在作文中写张老师放弃她。我在没有弄清她所说的张老师是谁,就认为她说的是我。这样的结论下的太草率了,这对学生是不公平的,一个这么年幼的孩子在心灵上又怎么承受的起呢!
        对学生的教育要抓住每一次锲机,一次误解可能会转化成为教育学生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很难遇到,一旦遇到,就不要放过,因为这可能是教育转化学生的最佳时机。
        一场误会,看似那样简单,但对于老师和孩子来说,却真是一道不小的隔阂,我感到高兴的是我及时地察觉到了,我了解到了一个孩子的内心,并通过交谈和疏导,巧妙地利用这场误会,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并且这次教育是比较成功的。这一场误会,也引发了我的许多思考,这些思考会让我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变得更加成熟,教育就是一个不断思考和对话的过程,要通过教育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话,引导学生树立优秀的道德品质,而这些教育经历中的思考正是我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
        参考文献:
        [1]李晓光.管理学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2]刘品    班级文化建设浅谈   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