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期2月   作者:刘菊香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都有了新的追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运用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刘菊香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观山小学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都有了新的追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运用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其中,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能力,创新能力,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思维导图 小学语文 有效教学  应用

        《语文课程标准》在“具体建议”中强调:“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对于此,可将思维导图适当引入小学语文教学。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它以直观的方式,将多重思维显性化,符合大脑的运作模式和思维记忆的特性,有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一、巧用思维导图,助力识字教学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识字教学是语文课堂的主要任务。每节课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字的识字任务,或记或写。虽然教师绞尽脑汁,尝试各种游戏识记,但时间久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还是大大削减。且大量的识字,学生容易忘记,出现用词的混淆,教师一般通过罚写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记忆,这样单调重复的方式往往会让学生对識字产生厌倦情绪,影响识字的效果。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呢?我们不妨尝试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我们识记生字。
        比如学习“秋”字时,我们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提示:①一边绿,一边红②红的怕水③绿的怕风④这是四季中的一个季节。学生通过以上的提示,就很容易猜出并记住“秋”字。另外,教学中,我们为了区分形近字、同音字,以及带有相同部首的字时,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梳理。比如区分“晴”“睛”“情”“清”这几个形近字时,我们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通过这些形近字的部首、组词、理解字义等几方面进行辨析。这种思维导图的方式,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每个汉字的音形义,同时也能让我们准确地区分出这几个汉字的不同之处,有效杜绝具体运用时把字弄混淆的现象。恰当地使用思维导图,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汉字结构的认知,不易出现错别字,提高识字的准确率。
        二、利用思维导图,导学生独立思考
        思维导图被称为心智图,说明思维导图具有条理心智的功能。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科学运用思维导图展开教学引导,可以创设出特殊的教学情境。学生展开习作操作时,需要做好规划,必然要涉及思维的运动。教师为学生投放思维导图作为引导,可以为学生布设出清晰的操作路线。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思维导图进行思考,对习作立意、选材、结构、表达等内容进行全面规划,理顺学习途径,自然就建立起了学习体系。
        如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习作2:写日记》时,为了让学生对习作内容有更清晰的认识,教师为学生规划了习作思维导图:“先看大屏幕结构图,这是对日记的具体规划。写日记有很多好处,写日记没有固定内容,写日记也没有固定格式。这样无疑就给我们带来了更多自由的选择。我们可以写一天中最有意思的事,也可以写思想动态,还可以写读书心得。无论选择哪个角度,都需要围绕一个中心来写作,要表达一个主要的意思。

”学生观看写作思维导图之后,迅速展开积极思考,确定了日记操作方向,选定了写作内容,规划了写作程序,课堂教学渐入佳境。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日记习作思维导图,并给学生进行具体讲解,让学生依照思维导图提示展开习作思考,学生快速进入到具体环节之中,通过多重整合思考,建立了初步的写作路线。学生有了明确的操作方向,习作思维顺利打开,自然消除了对习作的恐惧感。
        三、进行归纳提炼,形成总结概括能力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对文章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提炼主旨内容的能力。鉴于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限制,以及某些文章主旨和中心思想过于隐蔽的特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因难以把握文章主旨而产生挫败感。为了转变这种局面,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借助思维导图聚合性较强的特征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加深学生对文章主旨内涵的深刻了解和认识,促进学生总结概括能力的形成,使阅读教学效果得以不断优化和完善。
        例如,完成《慈母情深》这篇课文的教学后,为了增强学生对文章主旨及其传达中心思想的认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对文章进行整理,将“我”向母亲要钱买书、母亲毫无犹豫地给“我”,“我”因心疼母亲将买书的钱买了罐头直至最后母亲重新给“我”钱让“我”买书的主线绘制出来,同时也将一个辛劳、伟大的母亲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出来,使学生对文章的总结和概括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和锻炼。如此,便使学生对文章所传达的深层次内容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篇理解和概括能力,促进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四、绘制思维导图,提高抽象思维水平
        在课前预习阶段,让学生用思维导图来梳理课文的内容,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熟悉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例如,在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赵州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让学生在阅读文本以后,拿出纸和笔,开始建立思维导图。先引导学生回忆预习过的课文,让学生用一个词汇来概括赵州桥的特点,比如“坚固雄伟”,再让学生围绕“坚固雄伟”这个主题,看看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这一特点的,尽情地发散思维,直到完成了知识发散的全部过程。在学生完成了发散以后,将坚固的关键词联系起来,自下而上完成知识主题的建立。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中,教师会告诉学生应当怎样学习、要学习什么知识等。这样的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小学生具有想象能力强、愿意探索知识的特点。在课前预习的环节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预习课文,自己确定要探索的主题。让学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找到想学习的目标。然后充分阅读课文,构建主题思维导图,完成课前预习任务。
        总之,现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正不断的对自身的体系持续健全,整体上的思维导图应用,可以按照预期设想来完成,并没有产生严重的缺失和不足现象,未来的发展空间是比较大的。另一方面,思维导图的长期应用,必须观察小学语文教学的综合效果,要坚持在自身的创新力度上不断的提升,针对教学的综合效用,做出良好的巩固,从而对教学过程中的系列问题,进行妥善的解决。
        参考文献:
        [1]严英.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2):251.
        [2]赵淑芳,杨柳.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19(Z1):39-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