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教育之感受数学美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第5期   作者:李玉廷
[导读] 学生在青少年阶段,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自我约束和控制意识不强,存在许多不稳定的因素,
        李玉廷
        鹤岗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学生在青少年阶段,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自我约束和控制意识不强,存在许多不稳定的因素,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美育教育让学生在生活中始终保持对美的追求,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找到人生的乐趣,用美的规律改造世界。由于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引导,导致许多学生还不知道什么是“数学美“,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展现数学的美,充分利用数学美的内容、形式,运用美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发挥数学美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美好教育、数学的美
        数学做为一个逻辑性超强的工具,能训练你的思维力,让你的思维更敏锐,通过学习数学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踏实肯干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购物、炒股、买彩票、做生意、盖房子……,数学是科学研究之基。
        就目前中职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情况来看,存在诸多问题:(1)学生数学基础知识薄弱、分析理解能力差、动手计算能力差、对教师依赖性太强。(2)中职校的数学教学还保留着应试教育的痕迹,学数学就意味着在题海中沉浮、机械记忆、解题训练加黑板上令人昏昏欲睡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
        一提数学就头疼的人,面对枯燥符号堆彻的数学课,不会说数学美,他看到的都是些杂乱无章的符号,繁琐冗长的计算和复杂图形的描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发现不了数学美的情况下是不会对数学产生兴趣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调动起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将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
        绘画让人赏心悦目、哲学让人获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人们物质生活、诗歌可以拨动人心弦、音乐能够激发抚慰情怀,所有这些的存在都是基于数学;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作为教师的我们又该怎样去引导那些不喜欢学数学的学生从哪个角度去感受、观察、理解、分析数学蕴含着的美呢?
        数学研究的就是:确定性、匀称性和秩序性,数学美的表现形式恰恰又是:无限美、类比美、简约美、抽象美;对称美、和谐美、奇异美;公式美、体系美、概念美……。
        下面两组数字现象让您看后会为其中的奥妙赞叹不已。
        
        
        
        
        
        
        
        
        
        再如  (100…02)2=10…040…04,
        倒一下(200…01)2=40…040…01。
        0~9这些数字通过计算得到令人匪夷所思的新的字数组合,真是奇妙。再如下面这几组计算:
        
        没有哪个学科能比数学更为清晰、准确的展现自然界中数字的和谐美,雅致、严谨、统一和关联性。
        再来分析一下神圣之比0.618黄金分割点。为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牢记和应用,在教学时,把生活中的黄金分割点一一例举出来:房屋的门窗宽高比是0.618、古人按照黄金分割比建造了伟大的北京故宫紫禁城;人体的膝盖是大腿和小腿的黄金分割点,人体的肘关节是手臂的黄金分割点,人体的肚脐是身高的黄金分割点;摄影、雕塑、名画作品的主题,多数都在画面的0.618处,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中蒙娜丽莎的脸也是符合黄金分割比,维纳斯的身材比也是黄金分割比;弦乐中把琴马放在琴弦的黄金分割点0.618处,能使琴声更加柔美。
        无数诗人都曾赞叹过晶莹剔透的雪花,但谁都没谈起过雪花的形状是什么样的,能回答上来这个问题的同学也一定不多。雪花到底是什么样的?真的是六瓣吗?让我们来深切地体会一下数学家们推演雪花形状形成的过程。瑞典数学家科赫在1904年对雪花形成形状的过程是这样推演的:先画一个等边三角形,把边长为原来三角形边长的三分之一的小等边三角形放在原来三角形的三条边上,由此得到一个六角形;再将这个六角形的每个角上的小等边三角形按上述同样方法变成一个小六角形……如此一直进行下去,就得到了雪花的形状。

        把雪花的每个部分都进行放大,可以观察到,每个被放大的部分都与雪花整体形状一模一样。小小的雪花蕴含了大大的学问。这实际上就是美国计算机专家曼德布罗特在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分形几何,是专项研究像雪花这样图形的数学学科。
        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审美能力,将数学与生活实践以及活动相联系,增进学生对数学美的主观感受能力,做到数学教学生活化,通过生活情景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分析和思考,与专业知识联系起来,鼓励学生进行主动的合作以及交流,让学生发现身边数学的美,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深入发掘和精心提炼教材中蕴含的数学美育因素,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如形体语言、课件、录音录像、简笔画、故事表演等,精心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把生活情景融入其中,使学生切身体验到数学的实用美,感受到数学是非常有趣的科学,打破数学课就是无休止计算的观念。让学生深切地体验到数学与我们的学习生活是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进而消退对数学的厌倦,由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感受、认识到数学的价值。逐步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同时在感受数学美、鉴赏数学美的过程中构建数学知识框架、建立解题体系的“数学知识链”,在日常思维中固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培养数学精神就是学习数学、应用数学、发展数学,就是发现数学美的过程、是数学美的升华过程,通过数学美的严谨性,培养学生言必有据、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高尚品格。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接触到“数学美”这个概念的时候,不可能把数学和美联系在一起。目前,鹤岗市教育局提出美好教育新要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转化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真正为打造鹤岗美好教育蹚出一条新路。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发散思维、提高技能,教师在专业知识支撑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个细节,理性地、艺术地进行授课,灵活掌握教学艺术。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充分挖掘数学教学美育教育的作用,尽可能多的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美,在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在获取知识、开发智力的同时,进行“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使学生全面协调发展。这就是中职校进行数学美学教育研究的意义所在。
        数学的美具有诱人的魅力、巨大的力量、神奇的思想,它改变了我们对数学枯燥乏味的成见,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五彩缤纷美丽的全新的数学,开启学习数学的兴趣之门。
        突破中职生学习数学困难的瓶颈,使中职生正确认识到学习数学重要性、感受到学习数学的美,结合专业特点、根据学生实际,进行“三教”改革,使学生不再讨厌数学,在学习数学中体验到快乐、感受数学美。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