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第5期   作者:刘家进
[导读] 本文分析了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就读情况,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教学内容,贴近工作岗位需求,学校改革培养机制三个方面去改善中等职业教育所出现的一些问题。

        刘家进
        清远市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就读情况,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教学内容,贴近工作岗位需求,学校改革培养机制三个方面去改善中等职业教育所出现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创新 教学方法  人才培养机制
        计算机在中职学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几乎在每一所的中职学校,都会开设计算机相关专业,加上目前信息科技技术的发达,使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这门充满神秘色彩的科目感兴趣。但这会暴露出两个问题,第一,学生的盲目报读,并没有事先做好对报读的计算机科目作了解,就读后发现所学内容跟预期有比较大的落差;第二,学生基数的激增,造成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增加了教学难度。
        因此,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断进行教学研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我们中职计算机老师迫在眉睫的任务。所以,通过对学生长时间的观察跟了解,我总结出以下的几点改革建议: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工作要始终坚持“授人以鱼,一餐之需,教人以渔,终身受益”,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1]。填鸭式教学,死记硬背,是不可取的。中职学校的学习环境有别去普通高中,根据学生的考试分数去衡量一个学生的全部,这是不可取的,我们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更多的应该注重学生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能否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成为了其中的关键点。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此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都会引入跟学生平时生活比较接近的话题作为题材,例如在photoshop课程中,所挑选的素材都会偏向时下比较热门的动漫明星图片,这样学生在课后会主动找相关的素材去练习,既能复习课程的内容,又能满足自己的兴趣需求,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在课堂外,组织开展一些计算机兴趣小组,由学生自发组织,学校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这样能让优秀的学生从学转到教的过程,也能通过这些学生带动成绩不是特别好的同学,很好地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有不定期举行指法练习、网页设计、图形图像处理等操作竞赛,并进行公开奖励,激发学习兴趣。
        二、改革教学内容,贴近工作岗位需求
        市场经济的发展、计算机应用的家庭化、普及化,信息产业的规模化,推动了计算机技术人才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计算机应用人才更是供不应求。。从1965年制造出第一台大型计算机,到1980年第一台个人计算的面世,再到1995年的第一次互联网革命,直到2009年的物联网兴起,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信息技术的15年周期定律一直流行于计算机发展领域中。但进入21世纪,软件硬件的淘汰周期大大地缩短了,从以前的五年更新换代一次,现在几乎每一年都会换一次。例如触屏智能手机,在2010年,传统的实体键手机还是占据手机市场的90%份额以上,但2011年,随着苹果公司iphone产品的面世,短短两年,几乎所有的场上都主攻触屏手机,整个手机市场就在两年间完全颠覆了过去十几年的面貌。
        因此,我们在计算机课程中,也要深刻地意识到这种情况,在搜集最近五年计算机各科的教材后发现,绝大部分的教材中所使用的软件版本已经远远低于行业中主流版本,而且里面的部分技巧也早已给新功能代替。

例如在网页制作课程中,学校电脑室里安装的还是Dreamweave 8的版本,但Dreamweave 8早已经是Macromedia公司时代的产品,但2009年,Adobe公司已经收购了Macromedia公司,至今已经发布了六代产品。另外 所使用的教材里面所使用到大多还是利用表格制作静态网页的方法,但目前静态网页制作中最常用到的是“Div+Css样式”的方法,这样与实际岗位工作所需技能的脱轨,一会造成用人单位对学校学生素质的不满,二会使到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加强。
   另外一方面,课堂中需要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就是指灵活地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去发现和创造一种新观念与新方法的能力。因此在当前积极推行的学校素质教育中,尤其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每一概念、每一问题的提出都应精心设计与安排,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而提出的问题要尽量从实际应用出发,贴近日常生活,使学生对问题感到有解决的需要,激发学习兴趣,并鼓励和帮助学生建立创新意识,形成创造性心理品质。比如在Access的课程中,根据用人公司的用人需求反馈,其实公司对学生的技术写代码能力要求并不是很高,但起码要求能先把要设计的表格规划好,所以我们在课堂上可以将班级分成几个小组,让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讨论表格如何设置才能提高运行效率,然后通过建好数据库自行去检测,将课堂模拟成一个实际工作的环境,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又如在讲到网页制作中的“网页间的链接”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几组,每一组按兴趣制作班级主页的某一部分,这节课将制作一个主页将各个单机中的网页按小组链接起来,在课堂上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将未做链接的与做好的链接比较,讲明链接的功能。将做得好的链接与一般的链接进行比较,激发学生的深入学习,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学校改革培养机制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境地,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过半中学生不愿选择职业学校。52.3%的中学生认为,“自己适合职业学校也不会选择它”;49.8%的中学生认为,“即使自己想去,父母也不同意”。至于不愿就读中职学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29.9%的中学生认为职校毕业生的收入比较低;25.3%认为,职校毕业的学生进不了政府机关;13.5%认为,只有成绩差的人才去职业学校;11.5%认为,学职业技术只能当工人社会地位低。
        其次中职院校教师来源比较单一,双师资人才缺乏。?表明,职业技术院校66.6%的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上讲台,有的学校甚至高达96%?。大多数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必需的专业技能[2]。
        因此就突显出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困境:思想不稳定,缺乏奋斗目标,起点低,文化基础差,学习自觉性差,公德意识淡薄,而且这些学生又往往与一些不良习惯有沾染,在学习中自律自制能力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缺乏组织纪律性。学生素质的下降又增加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不信任感。
        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是刻不容缓的,除了保持一直贯穿于培养模式中的“双师型”机制外,保证教师的专业水平以外,更需要的是让校内的教师了解到如今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和专业要求。这不是单单通过校方与用人单位的聊天与咨询,或者通过已就业学校的座谈就能正确获得的。而是应该让每一位专业课老师亲身到相关企业中,进行一段长时间的跟踪调查与学习,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对实践工作的熟悉跟掌握,让教师更深入了解对口用人单位的用人技能需求,以及目前行业内的工作标准,这不仅能大大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而且还能让教师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更贴近实际工作需求。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教育现在处于一个更新换代的时刻,在前进的道路阻力重重,只有正确认清学生与就业的情况,合理使用符合时代需求的教学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法,才能更好完成教学任务,大大提升教学质量,让中职生在社会上更具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许振立 适应开放教育需要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J].中国远程教育
[2]周志明 .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和教师角色的转换[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