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第5期   作者:杨桂兰
[导读] 高中历史课程作为中学生必须了解的一门学科防城港市防城中学 538021,对于了解我们历史的进程以及知晓历史的意义都起到了非常关键作用。

        杨桂兰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中学  538021
        摘要:高中历史课程作为中学生必须了解的一门学科防城港市防城中学  538021,对于了解我们历史的进程以及知晓历史的意义都起到了非常关键作用。对于学生来说高中历史课程不仅仅是一门知识学科,更让学生铭记历史,不忘荣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本文将通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恰当设计教学教程达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的目的展开探究讨论。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家国情怀
        引言
        早在2016年,我国就专门制定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标准,其中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将学科的核心素养训练纳入实践教学过程中,并通过以下方式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培养的人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促进进入社会后人才的长远发展。简而言之,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实现学生家国情怀的形成。
一、依靠本地历史资源,激发爱国情怀
        我们是通过乡土历史、古籍、遗址来了解的历史,我们每一寸土地都有着历史的资源[1]。教学时可以创设史料研习主题教学设计,明确历史素养的教学目标,精选乡土素材,将本地的历史文化结合进课堂中,或者在课堂历史课进行过程中结合当地历史事件,讲述历史事件的成因,结果,意义,吸引学生们的兴趣。在开展某一节新历史章节时,可以先将此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序列进行展示,并且在照片中可以穿插一些当地古建筑,古遗址来说明,这样能够很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历史课程的热情,降低学生的历史距离感与时空错位感。在课余时间可以安排学生到实地进行考察和调查,去感受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的灿烂而又富有厚重感的文明,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挖掘他们的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
二、挖掘优秀历史人物的事迹,体会家国认同感
        中国的历史是一波波澜壮阔的画卷,在这片国土上曾经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他们为了民族存亡殚精竭虑,他们为了国家安危鞠躬尽瘁,他们是华夏民族历史的书写者,也是见证者。此类主题教学,教学设计可多样化[2]。古有霍去病,卫青击退匈奴不敢进犯,才有了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的威严,也有岳飞精忠报国,戚继光抗金等。历史老师在为学生讲述历史时间的时候,一定要深刻剖析历史人物的特点、形象及其事迹。让他们体会到当时历史下,他们所迸发的勇气及精神。他们为了保家卫国,维护民族统一,领土完整不惜献出宝贵生命,让学生在这些英雄中感受我们先辈们的痛与苦,让他们在这些英雄中体会对我们祖国的认同感,让学生学习这种伟大精神品质,从而达到培养爱国情怀的目的。以戊戌变法为例,在设计戊戌变法教学过程时,让学生了解戊戌变法的救亡图存的背景,从变法的失败来反思封建帝国的愚昧。首先我们了解到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改革阶层,通过上书让光绪皇帝了解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及科技方法的改良运动,但是在变法中遭受了守旧派的强烈镇压,最终失败。这个历史事件虽然失败但是却让学生了解爱国救亡的意义,了解到这个事件在思想启蒙上的教育意义,为后来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奠定基础,让学生在分析失败原因中明了我们要勇于探索,积极对外学习,要与时俱进的精神,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阻力也要迎难而上,要为国家和民族存亡用心尽力。
三、结合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平心而论,历史学科是一种较为单纯的对所发生的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对于现代高中生们来说,历史事件年代都较为久远并且具有浓郁的时代感。

成长于和平年代下的高中生们拥有富足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因此他们对中国古代所拥有的诸多发明和创造以及辉煌过去,并没有较为深刻的触动,并且对于古今时代所产生的巨大差距也无法真正意义上的感同身受。鉴于此,在高中现阶段的历史教学过程中,相当一部分高中生对历史教材中所讲述的知识要点理解不到位且不精准。教师也较为难以通过日常历史教学达到既定教学目标。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教师应该对历史教材进行深度挖掘,并且对相关历史知识点进行深度解读,从而在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展开家国情怀素养的教育和培养,教师应采取科学化、合理化的教学方式将教材知识点和学生们的现实生活进行紧密联系,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提升高中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四、借助问题引导,促进家国情怀素养的生成
客观而言,在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借助课堂提问的教学方式,以提问的形式带入历史知识,促进学生们家国情怀素养的生成。笔者建议,教师在提问之前一定要对教材进行深度解读和研讨,进而能够在分析问题以及探究历史疑难知识点的过程中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历史课本知识所蕴含的家国情怀以及爱国主义思想[3]。举个教学案例,关于三民主义和辛亥革命的教学,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出这样的问题:“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在当时的历史社会背景下,同学们怎样理解辛亥革命对于中国的深刻意义?”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分组探讨,并且积极发言,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教师再对学生们的观点以及看法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点评,让学生们成为课堂主体的情况下,全面促进其家国情怀素养的生成。
五、用多媒体教学,增进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毫无疑问,信息时代大环境下,多媒体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中,高中历史教师完全可根据课堂教学需要,为学生们在历史课堂播放一些与课本知识相辅相成的历史教学视频片段,向高中生们传播正能量,弘扬正气,继而增进学生们的家国情怀。讲授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观看优秀的大型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结合教师的课堂讲解,让高中生们了解不同国家的不同发展现状,从而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中国在全面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与坎坷。在视频课件播放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踊跃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且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写观后感的形式,落实家国情怀素养的教育和培养,让学生们之间互相沟通交流,再一次接受爱国情怀教育的洗礼。
六、有效掌握教学方法
        在实践课中,教师应意识到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因此,有必要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以深刻体会家国情怀教育的严格性[4]。在师生沟通的同时,学生将继续与老师产生情感共鸣,巧妙地提高了民族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了爱国情感,从而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老师可以组织各种实践活动,例如,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和历史遗迹,举办此类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访问历史遗迹和历史博物馆时,也会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如果教师想获得更好的课堂效果,可以向学生传授与历史文物或场所有关的历史故事或事件,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并向学生灌输强烈的爱国意识。
七、结束语
        根植于民族文化血脉深处的家国情怀,才能更好的让我们学生的爱国情怀深入骨髓。只要我们老师能够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恰当的设计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和史料研习等多种教学手段实施家国情怀教学,定会完成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课程任务。
参考文献
[1]蒋莉莉.浅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J]赤子,2019,18(13):238
[2]林秋玲.家国情怀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教师,2018,20(23):56-57
[3]庄细兰.家国情怀融入历史教学的意义与途径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9):239
[4]朱亚丽.简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18(8):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