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党建带团建工作模式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第5期   作者:陶李丹澜 宋建霆
[导读] 当前,面对社会思潮的深刻变化和信息化的快速普及,高校要从巩固党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政治高度出发,

        陶李丹澜  宋建霆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当前,面对社会思潮的深刻变化和信息化的快速普及,高校要从巩固党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政治高度出发,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党建带团建工作,优化基层党团组织建设,推动共青团组织的改革创新,做好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广大青年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基于这样的背景,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要强化高等院校的党建工作,推进学校内部大学生党建带团建活动有效开展,积极发挥共青团组织的力量,组织好学生,引导好学生”。本文基于探讨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建带团建工作模式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党建带团建;工作模式
1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党建带团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第一,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建带团建是新时代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政治要求。高校团的事业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党建带团建是党建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内容。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这就决定了高校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社会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高校要始终坚持党管教育和党管青年的原则,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团组织善于团结凝聚青年的优势,以基层党组织和团组织的互促互建为依托,教育引导广大青年跟党走,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加强大学生党建带团建是新时代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目前,大学生中绝大多数是共青团员。当前的大学生在未来十几年里将成为实现“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中坚力量,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青年”。本着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激发广大团员青年接续投身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政治热情,现实层面决定了高校党委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建带团建工作,增强党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发挥党团组织育人优势,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完成新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和历史重任。
2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党建带团建工作模式的应用
2.1充分认识到党建和团建工作的辩证关系
        新时期在强化高校大学生党建带团建工作的路径创新层面,应当充分认识到党建和团建工作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是要认识到党建引领团建的内涵和要求。党建引领团建,意味着高校大学生党支部在加强党建的同时,要把加强共青团建设作为提升党建质量的重要环节和重要内容,在继续严格落实一系列从严治党要求的同时,要把党在政治、组织、思想等方面的优势融入团的建设中。例如由党支部的老党员们来为年轻团员们上一场生动活泼的党史、近现代史的教育课,让众多的大学生们能够更加形象贴切地感受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这样无疑可以更好地提升广大团员的使命感、责任感,为今后的奋发图强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要意识到团建助力党建的内涵和要求,共青团的成员们年轻富有朝气,他们虽然有着心智发展不太成熟的弱点,但他们敢想敢干并有改革创新的精神,因此在高校大学生团建工作中,充分发挥年轻团员的创造能力,带动他们融入高校党建攻坚克难的任务中,起到推动团建和党建共同发展的作用。充分认识到党建和团建工作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在高校大学生党建带动团建的过程中不失偏颇,有序推进。


2.2强化党建带团建意识
        首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加强和改进党对共青团的领导,不断增强党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其次,要将大学生党建与团建的目标结合起来。高校大学生党建与团建有着共同的目标,都是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团组织只有围绕共同目标开展工作,落实“带思想、带组织、带队伍、带作风、带阵地”等要求,坚持“首先在党、重心在团、关键在带、根本在建”方针,才能齐头并进、共同发展。最后,要建立大学生党建带团建领导机制,明确高校党委书记为党建带团建的第一责任人,定期听取团组织汇报,掌握团组织发展动态。
2.3明确组织机制
        (1)制定党团共建工作机制。培养新时代青年是党建和团建的共同目标,所以大学生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机制不能完全的独立,应该相互融合。高校党建的总体规划应将共青团的建设目标融入进来,建立党建带团建共同的工作机制,确定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节点,并将各项工作分配到人,明确责任。从研究、规划到落实,保证大学生党建带团建工作同步化。(2)实施党团工作例会制。党团工作例会对于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方针政策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应该重视此项工作,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团工作例会,对本季度的党建和团建工作做出总结和分析,并制定下一季度的工作安排,在党团工作例会上,针对团建工作的不足,应给予适当的指导。通过例会的形式,加强党团的交流互动,优化党建带团建工作。(3)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完善考核、评价、监督体系等长效机制的建设可以加强高校党团发展。长效机制的建设有利于调动高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完善的考核评价制度有利于促进党员团员加强学习,使学习变为常态化,结合当前工作和社会发展大胆创新,以传统为基础,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2.4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青年学子的生活方式与交流方式都呈现出全新的特点,这给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建带团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高校党团组织在大学生党建带团建工作中要与时俱进,根据不断变化的新形势,调整工作方式,丰富活动内容,拓展和搭建新的带建平台。在活动内容方面,要抓住青年特点,聆听青年需求,发散思维,创新思路,开展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如针对目前青年学生所积极热衷的社会实践活动,各级党团组织可以为学生搭建校企联合培养平台,积极探索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增强活动吸引力,提升党团服组织服务青年,培养青年的工作效果。在工作载体方面,要把握时代脉搏,探索“互联网+党建带团建”新思路,构建线上线下联动宣传教育模式。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发党团支部共建网站、上传网络学习资源等方式形成学习资料共享,变传统的线下集中学习为自助式的线上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党团工作信息和活动宣传,使广大青年学生及时了解党团建设动态,吸引他们参与到线下活动中来。网络新媒体在大学生党建带团建工作中方便群众意见的收集与整理,形成讨论与互动,有利于党团组织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做法,提升高校大学生党建带团建工作影响力和实效性。
3结束语
        高校大学生党建带团建工作需要党组织高度重视,在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加强对团组织的领导,提升团组织活力。同时,高校大学生党建带团建工作也需要党团工作者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发现并总结出更多、更好的党团共同发展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邱翠.以共青团改革为契机优化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路径探析[J].山西青年,2020(11):150-151.
[2]杨兆瑞.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优化与创新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04):28-29.
[3]李昌郁.新时代高校院系党建带团建的创新路径[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1(01):17-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