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索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第5期   作者:陈立民
[导读]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实验探究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

        陈立民
        黑龙江省拜泉县第一中学
        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实验探究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要充分运用生活材料进行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验现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要及时更新化学实验设备,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化学教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效果探究
        引言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出现明显的多层分化。部分学生认为化学学习非常有趣,化学现象变化,化学题目解答都有很强的挑战欲望;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不高,对于比较简单的内容有较强的理解兴趣,一旦学习遇到困难,学生就会退缩接触,对于教师出示的一些学习任务也不能认真完成;另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存在较强的被动心理,不能掌握化学实验有效方法,也不知道如何灵活变通。
1.高中化学教学现状
        1.1化学实验开展不够完善,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创新空间
        实验是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当前很多学校对化学实验的开设力度明显不足,仅仅着眼于课本上呈现的几个实验,让学生进行探究。还有时候一些实验的难度过高或者是器材不易获得,就以电子实验来代替。这样虽然一定程度上也能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但是学生自身的探究意识不能被调动,而且学生难以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慢慢的学生就会对化学实验缺乏兴趣,学生自身的创新欲望也不能被有效调动。化学实验变成了教学开展的一项辅助手段,并不能从学生自身学习和能力发展的角度来有效组织,这样学生对化学实验就会缺乏探究兴趣,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不能被有效调动。还有一些时候,教师为学生预留的实验空间过少,学生只能按部就班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实验,自身没有有效的探究和创新空间,这样学生的化学实验创新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慢慢地学生就会缺乏学习创新的积极性。
1.2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成为了试卷的奴隶,大部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较差。其原因除了受学校实验条件的影响外,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学校不重视,有的教师为了多讲授知识点、多做题目而缩短实验的课时,甚至取消一些实验而改为学生自学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在这种情况下,也导致学生不重视实验,进而导致实验操作能力越来越弱。
2.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中的运用
2.1利用绿色化学理念对实验过程进行优化
        在开展化学实验教学的时候,高中化学教师可以与高中生群体进行合作,对实验的优化措施进行研究,并设计相应的微型实验,对实验规模进行控制,从而减少实验所排放的污染物。高中生群体学习化学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在未来利用化学进行实际生产,因此教师应当对学生们的实验设计意识进行培养,对实验的规模进行尽量控制。

开展微型实验也有助于保障学生们的人身安全,很多新闻报道当中的实验室事故出现原因,就是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违规操作,盲目开展大规模试验,但是微型实验能够有效避免实验事故出现[4]。
2.2构建高中化学实验课堂的创新性模式
        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是重要阵地。立足高中化学实验课堂,教师要积极创新实验教学展开模式,为学生主动学习预留空间,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推动学生自主创新,有效尝试。在高中化学实验课程正式开展之前,教师可以借助实验指导,让学生自主确定实验展开的方式和方法。另外,教师要为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在实验落实落实过程中提出自己的创新性策略。譬如可以更换其中一个实验用具,用另一种器材来代替。也可以换一个药品,或调整其中一个环节,让学生提出自己的一些创新性方案。如二氧化碳的检测,除了可以通入石灰水中,让学生们主动思考,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创新?另外,在实验课程组织模式方面,教师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创新。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预留一些小任务,除了让学生在实验室中完成一些实验探究之外,可以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器材来有效探究。
2.3 留心观察生活实验现象
         将化学教学与生活实例相结合,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试着用化学知识解释问题,这种方式不仅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比如,在学习氧气与二氧化碳时,可以让学生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来了解其特点,比如熄灭的火柴如果加大氧气流通就会复燃,相反二氧化碳则会使其彻底熄灭。通过观察生活的化学现象能推动学生主动融入课堂,使学习氛围高涨。结合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行教学,打破了一直以来学生坐着听课的固有模式,使学生能够主动发现,善于发现,领略了化学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2.4形成学习档案袋对学生的实验成果进行综合性评价
        在高中化学实验落实的过程中,为更好地推动学生的学习创新,教师要为学生适应过程建立学习档案袋。针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取得的成果有效肯定,对于学生提出了一些创新性问题,教师也要积极鼓励,要能够以正面积极的态度肯定学生的学习付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创新的潜能。尤其是在实验过程中,针对学生出错的一些环节,教师更要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有效思考。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完成档案记录袋,另外,还可以通过图像、视频等方式进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一些精彩瞬间。当学生真正投入实验过程,就可以形成更多创新性成果。在网络讨论互动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的一些创新性问题,教师也要指引学生有效整理。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推动学生学习创新的重要一环。教师要避免学生产生从众心理,在化学实验学习的过程中,要能够积极创新、有效思考,鼓励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无论是成功的实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要有效总结,这样可以更好地指引学生树立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对于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创新。
结束语
        实验探究模式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打破了以往的应试教育模式,不再单纯地传授课本教材内容,更多的是让学生主动通过实验实践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了解并学习化学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
参考文献:
[1] 方卫军 . 强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0(4):166-166.
[2] 叶峰 . 浅论探析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4):88-89.
[3] 孙武生 . 中学生化学实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能力发展[J].智力,2020(25):8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