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第5期   作者:袁勇
[导读] 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的发展变革,在这一过程中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我们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袁勇
        浙江省诸暨市海亮初级中学 311800
        摘要: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的发展变革,在这一过程中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我们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初中阶段正是培养科学意识,打下科学实验学习基础的重要时期,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科学实验的教学过程当中,课堂是师生交流、知识传递的重要场所,必须立足于课堂,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模式。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探究
        引言:新课改强调了教育要不断与时俱进,强调了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科学实验是中学的重要课程,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部分,这就要求我们更加重视科学实验教育,把核心素养教育渗透到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来。但是目前中学对于科学实验教学还不是非常重视,对于核心素养在课程中的渗透力度还不足。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必须重视科学实验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综合素养。
        一、立足真实的生活实践
        科学实验,很多并不是高大上的东西,并不是高高在上的,难以把握的,科学实验也是来源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只要擅于观察,这些都是有迹可循的。学习科学实验,我们不能拘泥于课本,我们不单单是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了解科学实验的精髓,明白其背后的兜里和学习的意义,并且可以在实践中去发现去运用。这就要求老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要立足生活实际,让学生把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即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在实践中去发现和践行科学实验。例如:在长度的特殊测量法这一章节的学习过程当中,长度的测量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会运用到的,可能大家不太关注,没有系统的或者学术上的思考,但是它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确实是广泛的,是真实存在的。教师可以举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比如纸币的宽度如何取得,这就需要用到累取平均值法,多个相同的纸币求宽度,取平均数,从而获得一张纸币的宽度。还有求圆桌的长度,可以用化曲取直法,用绳子测量圆桌的长度,在测量绳子的长度即可。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自己动手获得数据,并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其它物品的测量方式。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科学实验效率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有效的措施。但是在以往的科学实验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讲解知识点,将理论化、枯燥的知识一味的传递给学生,学生动手进行科学实验的机会也比较少,这样的循环往复,内容枯燥乏味,容易使学生产生倦怠感,加之科学实验有的比较复杂,难以理解,中考占比又比较少,学生难免会轻视科学实验,甚至会导致学生对科学实验教学的厌恶。因此必须要丰富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尝试学生喜爱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学习兴趣。例如:在生物细胞的学习和观察过程之中,显微镜可以让学生们看到日常生活中看不见的事物,这就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这种新奇的不平常的体验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对于科学实验,一定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要切实的到实验室之中去做实验。

同时要跳出课本的束缚,在掌握了课本的实验之后,也可以继续观察其它的事物,包括同学们自己的头发、地上的灰尘等等,从而营造更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三、重视课堂的教学过程
        原来在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结果而忽略了教学的过程,但学生的核心素质是要在科学实验的教学中逐步培养,这就要求老师把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放在重要位置,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科学实验的核心素养。这也就要求老师把学生当做是教学的主体,自己则更多的担当教学的辅助角色。让学生在课堂中去享受学习的过程,去积极的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去积极耳朵思考和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思考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物质的酸碱性测量的这一刻的学习之中,在教授完学生基本的实验步骤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测量物质的酸碱性,根据日常的经验来判断哪一种颜色是酸性,哪一种颜色是碱性。之后在看课本获得最终的答案,之后按照正确的实验检测方式对于自己感兴趣的物品进行测量,在这一过程之中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和交流,让学生来掌控课堂,自助学习,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物质,从而更好掌握相关知识,也增强自身的思考和交流能力。
        四、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
        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保证课堂教学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关键,因此,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其次,要有正确的教学观念以及素质教学理念。因此,要注重对于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考核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素质,同时,老师也要紧跟时代的潮流,并且注重进行教学反思,结合实际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不断的转变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式,改进现有教学措施,以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在课堂的应用增加,学校的相关实验设施也更加的齐全,教师就要有效进行运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关于植物的一生的学习中,通过实验观察要耗费大量的实践和精力,这是就可以观看记录片,观看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也可以观看视频来了解授粉的过程,即节省了精力,又更加深刻的了解了课本的知识。还有反光镜、显微镜、试纸等等实验设备也要积极的运用,让学生自己上手体验。
        结束语: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初中课堂也是培养的关键时期,结合科学实验,可以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要重视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运用先进的设备和教学的方式,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及学生自己的探索、思考和实践,到达教学的初衷。
        参考文献
        [1]王嘉璐.浅谈培养初中学生生物基本实验技能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中旬,2016(12):187-188.
        [2]江菊清.浅析农村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19):197-198.
        [3]何淼.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分组原则与引导策略[J].学苑教育,2016(7):80-81.
        [4]张仁密.初中科学实验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4):0114-0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