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模式创新与实践培养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第5期   作者:马明明
[导读] 如何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一直是一线化学教师关注的焦点,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马明明
        黑龙江省拜泉县第一中学
        摘要:如何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一直是一线化学教师关注的焦点,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所以,教师要立足于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现有的学情特点,关注系统和整体的课堂教学发展情况,从学生学科教学的内容设定、方式方法创新选择等方面综合入手,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化学教学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化学的学科学习中进一步提高自己。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现阶段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方式主要是被动式的学习,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时候,很难做到主动积极地学习知识,更多的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去被动学习化学知识,这样的方式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因此,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反思性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对自己所学到的化学知识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总结,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1.实践对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分析
        1.1化学实践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化学探究能力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获得了较强的发展,单纯依靠是解题难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影响。实验作为一种生动的教学方式,可以将手、耳、口、眼、脑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推动学生深度理解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多元智力发展,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磨练学生意志,稳定学生学习心态,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学科探究能力、自主创新意识都获得突破性发展。尤其是实验中丰富多彩的变化,吸热、放热等,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
        1.2实践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性理解
        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倾向于记诵知识,从元素、化合物、性质、变化等多个方向整理和归纳。短时间来看,这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梳理,但是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因为学生是死记硬背的,所以化学学习缺乏灵活性。在一些综合性问题解答时,学生容易找不到切入点。实验作为化学探究的一项重要手段,可以将多个部分的知识紧密联合在一起,让学生边学习、边思考、边操作边反思,推动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性理解,使学生可以高效学习。
2.高中化学教学现状
        教师创新引导意识不强,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在高中化学教学落实的过程中,一般采用的是大班集体授课模式,在实验课堂上,教师难以对学生的个性心理面面兼顾。在教学推进过程中,难免存在引导缺乏针对性的问题,很多时候教师只能为学生提供一些实验参考,具体该从哪些角度创新,需要学生自己去摸索,这样就会使学生形成较强的思维惰性。在实验过程中,仅仅按照教师给出的一些思路来实践,学生自身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都会受到极大的约束。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既定的任务,已经比较紧凑,很难进行有效的学习和创新。

还有时候实验室器材比较缺乏,学生想要进行创新时,因为没有合适的工具,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学生也不主动与老师交流,这样他们进行了哪些创新性思考,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教师也无从得知。
3.立足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对策
3.1因材施教创新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落实的有效步骤
        在高中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以一刀切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而是要能够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因材施教。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引导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实验。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出示明确的实验目标,围绕教学目标,让学生有效构思实验展开的过程。其次,在细化目标引领的基础上,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效落实分层设计,为学生主动参与化学实验预留空间,同时让学生对化学原理、化学实验过程可以有效思考。另外,在仪器、药品的选择过程中,教师也要为学生预留一定的空间,让学生事先讨论,有效交流,尤其是针对实验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教师要让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考量。譬如可以借助网络这一形式为学生互动讨论,提供一个开放型空间,在群组内让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互动,使学生问题思考的角度可以更加全面,同时为实验课堂的开展有效预热。
3.2从激发学生动力入手,提高教学有效性
        有效的高中化学教学自然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参与,所以,教师开展的化学教学活动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兴趣化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适当地改革传统的枯燥乏味的理论传授模式,让学生可以在一种专注而高效的状态下进行知识的获取。在传统的学科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功能,也要培养学生的化学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常规的教学手段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学生的注意力难以有效集中,学习效率自然很难提高。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学得更加轻松,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有更高的评价,从而对自己的能力有更强的信心,主动投入到化学学习中。高中化学教师要在进一步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的基础上,把化学学科的知识以一种更具系统性和趣味性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理解起来会更加容易,以后在应用的时候也更容易激活记忆。
3.3运用情境教学法,促进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开展
        情境教学是近年来教育界普遍认同的一种教学策略,其核心含义是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的实际情况,还有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当教学情境的设置科学合理、自然生动时,学生便会不自觉地被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高中化学的学科教学活动必须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其中,而且是在教师的主导之下来主动参与,所以学科教学本身的实效性,要经过教师的一系列优化组合,特别是要考虑到教学的具体需要,设置一些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高中化学教师只有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密切关注当前的教学情况,沉浸到情境所打造出来的具体氛围之中,才能抽丝剥茧,透过表面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从而很好地发现化学学科的内在特点。
结束语
        总之,改革创新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课题,只有在这一理念的推动下,我们才能不断地推陈出新。高中化学的学科教学要求教师围绕着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要让学生感受到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韩睿苗.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思考[N].发展导报 ,2019-04-09.
        [2]彭华兵.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初探[J].科学咨询,2014(17).
        [3]王小东.高中化学有效性教学策略[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