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英
重庆市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
课改之火燃烧的轰轰烈烈,并且越烧越旺,在高效课堂学习中更是愈演愈烈。学生学习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单打独斗逐渐向自主合作学习模式转变,并努力争脱知识来源仅靠教师课堂教授和学生单独汲取的双重束缚,使学生学习实现充分合作的可能。合作学习模式将个人优秀与团队优秀进行有机融合,让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收获团队凝聚力,可谓知识、能力双丰收。初为人师,对教学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教授,既要学会从前辈的教学经验中汲取优秀经验,又要保持新一代年轻教师的青年活力和创新教学方法,以便更好、更优的授业解惑。
本文依据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理论与个人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结合中职学生学习特征,提出在合作学习模式下中职学生实训课堂应增加“神秘感”的必要之观点,以更高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正所谓“给课堂增加点‘神秘感’,给学习增加点‘调味剂’”,从而更好的促进高效课堂的开展,对当前中职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自主合作学习模式下的课堂
自主合作学习模式下的课堂较传统课堂比起来,更加富有活力和高效。合作学习进一步解放了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学生靠自己的努力和同伴合作尝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在主动投入的自主学习和小组的合作过程中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如今的自主合作学习型课堂的学习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主宰了课堂。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设计相关疑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参与、讨论、互动,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开始从表演者与观众的关系向充分合作关系转变。
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课堂问题设计答疑,把握学习内容范围的重要性更为明显。教师对问题的设计和对课堂的整体把握直接关乎学生的有效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在课堂中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试讨论内容和形式十分必要。
二、中职学生学习特征
中职学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群体,更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他们大多数智力正常,身体发育也很正常,对于学习他们常常表现出以下的行为和心理特点:
1.基础薄弱,接收能力差
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在课余时间,教师之间时常感叹教学进度难以推进,学生接收能力普遍较差,部分学生学习困难等。恰好这些困难在中职学生身上尤为突出。一方面是因为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底子太过于薄弱,对于学习的接收能力较差。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对课堂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把握不够,造成教与学之间产生矛盾和偏差。
2.缺乏学习兴趣
正因为基础差,从小到大,中职学校学生在学习上的挫败感非常强烈。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由于没有正确的引导,甚至还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学生渐渐地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很多学生之所以坐在教室里,都不是因为自己想要来到学校,或是喜爱这个专业,多数都是家长要求孩子来学校。也就是说,包括家长在内,有极少数学生抱着混日子的心态,进入到了中职学校的生活环境中。没有学习的兴趣,后面的学习就成为了难题。教师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变得很难。
3.勤于动手,热衷实践
如果说基础薄弱和缺乏学习兴趣是中职学生的致命伤,那么勤于动手,热衷实践便是他们的杀手锏。对于实践操作,中职学生表现出了超乎理论学习的惊人兴趣,他们乐于动手,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与肯定。对于实践操作,他们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练习和拼博。这一点,从每一年举办的技能大赛中便不难看出。
三、尝试的意外收获
自主合作学习打破了延续千年的教师满堂灌输式“教”法,和学生一味地“学”的传统。合作学习不仅仅是生生之间的合作,也包含师生之间的合作与探讨。由于当前还没有完全成功、完美的课改经验和模式可复制,我们的教学常处于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尝试状态。
实践出真知,教学实践与探索更容易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基于中学生的学习特点,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实训课堂来说并非易事。因为个人性格原因,在课堂上总喜欢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探寻最好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课堂的隆厚兴趣。
在一次计算机基础操作课堂上,我一改之前请学生到教师机上演示操作的习惯,让通过自主学习学会操作的学生通过计算机使用电子举手的方式进行操作演示,同样对演示的同学给予加分奖励。我原本以为这种方式会遭遇无人演示的尴尬。出乎意料的是,部分学生表现得极为踊跃,纷纷举手,这让我格外欣喜。演示完后,同学们对演示的同学表现出了极大地兴趣,在得知是哪位同学演示后,用他们热烈地掌声对我最初的担心给了最好的答案,这让我分外高兴,记忆犹深。
四、“神秘感”与“调味剂”
对于意外的收获,欣喜之于,我把同学找来问明究竟,他们告诉我说,因为这样的方式让人有一种莫名的“神秘感”,对学习有了一种出奇的兴趣和期待,课堂学习变得富有“味道”。所以,同学们才会非常积极地参与。
神秘感常用来描述人对不可预知事情的一种心理幻想,纯心理感知。也指人对于“未知的、既可能产生巨大正向又可能产生巨大负向”价值的自然力量或社会力量,将会产生神秘心理,并且有区别地服从或逃避它的驱使,同时关切地、紧张地、惶惶不安地注视着它所产生的后果。揪起别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调味剂则是指食物的辅助佐料,也常被人们用来增加对生活的信心,如“给生活增加点调味剂”。
尝试有了第一次的意外收获,对于新事物便有了跃跃欲试的冲动。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大家熟悉的“神秘演示”外,天气晴朗时,我偶尔便会带着学生到操场做做游戏,进行拓展训练;亦或是在没有机房课时,就让他们在教室做活动,交流自己的观点。
“神秘感”与“调味剂”之间本是两条互不相交的平行线,它们之间原本并没有也是不可能有任何的交集。然而,当我们将二者与学习联系起来时,特别是在我们的高效课堂中,便不难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一种道不清,说不明的关系,所起的巨大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
将“神秘感”添加到学习课堂中,它便对我们的课堂起到了“调味剂”的作用。不仅使合作学习模式下课堂增加了几分趣味,也让我们的课堂效率更加高效,学生的参与度大大提高,学习效果十分明显。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学习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与参与。教育没有三六九等,它是一种公平对待,是一种知识给予,是一种灵魂影响。“神秘感”也许给不了学生直接的财富与金钱,但它或许是学生开始认真学习,收获知识的良好开端。它不但可以对生活起到“调味剂”的作用,也能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进行“调味”,增添几分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