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秀艳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古龙镇第一中学 166518
摘要: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符合学生学科核心能力成长的基本诉求。所谓语感,就是语言感知,包括对文字的理解、对情感的体会、对寓意的发掘、对读写的训练等多个方面。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发动时,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展开教学实践活动。强化学生诵读背诵、联系语境展开鉴赏、创新读写训练等都属于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进,向学生传授一些学习方法,强化学生的实践体验,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感能力。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初中语文教学语感培养方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语感;培养方法
引言
语文阅读教学,要契合课程纲要教学目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文本内容、品析文本语言、品味文本情感,促使学生语用认知的建立、感受语感的成长、体验语言表达的温度,形成完善的学科认知体系,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文本的魅力,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一、实施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意义
通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行朗读教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语感,对于学生的兴趣而言,不同的学习心态,对于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学习效率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学生带着一个愉快的心情去学习,首先他能够明白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发展,良好的语文兴趣可以激励学生成为作家的梦想,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语感不仅是一种文学修养,更是一种通过对语言运用之后达到对自己能力的合理运用,在在听课过程中,学生很难培养自己的语感,只有通过语文朗读,才能够不断地丰富词汇量,以及对于文章整体情感的感悟,许多学生在语文考试过程中,对于阅读理解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以及优美句子分析并不能够很好地得出答案,关键原因在于学生分析文字的能力不足,想要提升学生的文章阅读能力,一定要加强朗读练习。通过锻炼学生的对于文字的敏感度,把握好整个文章的要领才是解决阅读问题的关键。
二、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初中阶段的学习压力有所提升,学生在刚刚进入初中的时候,有可能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初中语文教学的落实,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模式来开展,给学生带来丰富的体验。但是,很多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措施、教育方法上,并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完全是采用传统的教育理念来开展,虽然看起来能够按部就班地教学,但实际上对学生的潜能发挥并不利。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和锻炼的时候,继续按照传统的死记硬背方法来完成,即便是通过标准答案获取了不错的分数,但是没有真正地理解文章,对作者的思想感情也缺少正确的认知。
三、初中语文教学语感培养方法
(一)突出语言鉴赏
语言鉴赏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师要精选鉴赏内容,为学生传授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进行赏思考,以提升语感训练的效率。语言鉴赏是较为专业的语言体验性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主要从语言的特点、修辞的运用、结构的属性、表达的效果等方面展开探究学习。学生的语言鉴赏基础比较薄弱,无法对语言进行深入的研究,教师不妨给出更多的指导方法,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使其在语言鉴赏中形成语感。语言鉴赏没有统一的方法规定,教师在具体展开语言鉴赏时,需要根据文本实际做出优化处理。如教学《秋天的怀念》一文内容时,教师先发动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内容,然后让学生找出自己比较喜欢的语段,并说出喜欢该语段的哪些地方。学生很快就找到了一些经典的描写语段。如“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学生给出鉴赏:这段话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对北海的秋色进行了重点描绘,作者借助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对母亲真挚的怀念之情。教师对学生的鉴赏给出专业点评:能够准确找出鉴赏角度,并结合作者的情感去理解,鉴赏深刻且有情感共鸣。教师对学生的鉴赏进行了点评,给学生提供了明确的鉴赏方法指导,让学生顺利进入语感的训练阶段。
(二)在听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著名的教育专家曾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就是应培养学生全方面的语感。”语感是指对于语言和文字深层内涵的直接感受和体会,而培养学生的语感,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带入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培养语感,既是培养与启发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教学内容,还是语文教学实践的根本,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基础。另外,培养语感,应该以听读为主,如此一来有助于训练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从而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语感。笔者在常规的语文教学活中,往往会在讲授完基本语言知识之后,指导学生多听多听。笔者会引导学生多听,主要是指在开始进行正常的课堂教学之前,往往会播放所学课文的音频给学生倾听,当学生沉浸在聚精会神的倾听过程中,便会慢慢感受到文章描写的场景,由自己在脑海中绘制出的画面而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多次收听,学生还会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不仅提升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更是实现了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感的目标。此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多读,这里是指多次阅读课文,首次阅读时可以尽量把握住文章的大意,深度阅读时则应该深挖文章的思想内涵,品鉴阅读时应该充分体会和剖析文章的结构运用和语言描写手法,感受语言的艺术魅力。教师还应并引导学生将过往的生活经验融入其中,与作者产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由此可见,通过重复的听、能够快速帮助学生形成语感。
结束语
语感是一种能力,教师不能将其当成知识来传授,而要通过多种训练实践,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感品质。诵读、鉴赏、读写是最基本的实践途径,教师要落实学习实践,使学生的语感能力顺利形成。
参考文献
[1]钟庆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方法[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2018(06):56-57.
[2]廖秋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方法[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2018(03):62.
[3]朱勇.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的方法[J].考试周刊,2018(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