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映霞
福建省福安市城北中学 35500
【摘要】:要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细化阅读教学目标、准确把握学情、尝试新型的教学模式、坚持语文本色教学、重视学法指导。如果能切实做好这几方面,那么语文阅读教学就有可能走出低效的怪圈的。
【关键词】:阅读目标 学情 教学模式 方法
语文教学难,语文阅读教学尤其难,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无法回避的问题。因为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常是低效无功,原因是不少的,下面谈谈笔者的几点拙见。
其一,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大而空。
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新课程标准中。但课程标准中的阅读教学目标却是大而空的,像朗读教学目标,只有这么一句话“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至于在教学实践中怎样才称得上“正确”?怎样才算得上“流利”的程度,没有可操作性强的参考目标细目,这就直接导致一线的语文教师对课堂阅读教学目标无从入手。
如果有人说,不确定出具体的目标,是为了让语文教师更好地发挥自主性,这样确定出的目标更符合实际些。如果阅读教学目标是每个语文老师轻易就可确定出来的,那么那些比一线语文老师站得更高的制定新课程标准的专家为何不直接制定出来,这样不是可以更科学标准些,也更直截了当吗?就算是语文教师可以思考制定出具体的阅读教学目标,如此一来语文教师还有多少时间去思考如何解决落实教学目标的方法策略技巧呢。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无法像其他学科只要备用什么方法教学,而是既要备“教什么”的问题,还要备“怎么教”的问题,结果忙来忙去,阅读教学目标难以合理准确地确定出来,又难以用有效的方法策略去达成阅读教学训练目标,结果两头皆空,这恐怕是语文阅读教学低效最主要的原罪之一吧。唯一的对策:修订语文课程目标的专家们可以协同优秀的语文教师,共同制定出一套细致的、可操作性强的语文阅读教学训练标准,供一线语文老师根据具体学情进行科学的选择,若能如此,那就是语文阅读教学春天便可到来了,更是语文教师之幸也。
其二,忽略了备学生的重要性
备学生是教师备课环节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只有深入研究学情,才能较好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但因学科特点,诸多原因造成教师备课时在备学生这点上,更多时候是形而上学,并没有深入地去了解学生。教参成了学生,里面怎么要求,课就怎么备,怎么上。又因没有真正备好学生,也就造成教师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主要是从教的需要出发的,而很少从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出发的,试想如此的语文阅读教学,如何让学生真正提升阅读能力呢!恐怕只能是痴人说梦吧!当然没有深入备学生,不能全怪罪于语文教师,因为备学生是个不小的课题,是不易达成的,尤其对于语文学科而言,更是如此,难度值远大于其他学科,七年级学习记叙文,八年级也学习记叙文,至于七八年级学习记叙文有何不同要求,几乎没有谁搞得清楚。不像其他学科,特别像数理化这类的学科,目标十分清楚的,往往只须一试,就可大体了解学生是否懂、是否掌握了。
应对之策:一方面语文教师必须努力将自己修炼成解读文本的高手,能准确感知课文中的阅读难点,而且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只有这样才能有机会找准阅读课堂学习的重难点所在。另一方面,更应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让学生能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提出各自阅读中的一些疑难,这样一来语文老师便能较准确地把握住学生学习语文中的难点。这样的语文阅读教学才能是有效的。
其三,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僵化
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基本可以概括为:导入、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课文内容解读,课堂小结。教学流程是清晰,操作性也强教。学过程无非就是学生读一读议一议写一写,当然这样的教学过程本身是无可厚非,因为学科特点所致也,语文学科就是读写听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但是这样千篇一律的学习过程,必然引起学生的学习疲劳,长期以往必然造成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不断减少,乃至了无兴趣。像有些语文知识小学语文课堂如此教,初中语文课亦如此,高中也差不多,大学好像也没有多大区别,基本没有什么方法方式上的变化或有不同的要求,没能不断给学生新的东西,如何让学生对语文保持盎然的兴趣呢?应对之策:语文教师应通过高超的文本解读能力,选择最恰当的阅读切入点,帮助学生学习课文内容,并多设计一些有效有意义的,甚至是有趣的语文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开展语文课堂阅读学习。
其四,为升学应试所累
在新课程改革后,语文学科的地位明显提高了,只不过提高的是在考试中的地位,语文学科变成了中考升学考试中的重中之重的学科。为此,语文教师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学生,家长,学校的主要目光,都紧盯着语文。无奈之下,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只能更多地迁就应试考试的需要,教学上大都只教考试需要的,像文言文的教学,翻译就努力做到字字落实。而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则大多舍弃。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活生生地把“美丽的语文”撕毁给学生看,试想此情此景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呢?但语文老师仍应努力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终极目标出发,在以应对升学考试为前提下,也应尽力守住教“真语文”这一“三分田”,努力设法使“语文素养”与“应试考试”两者兼容并存,这样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才能有机会找到一条突破之路。
最后,语文阅读教学不得法
其他学科大多有着较为明确的学习方法,但语文学科的阅读却没有。因此语文教师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教的大多是知识性的东西,几乎没有涉及到阅读方法,因为不知怎么教。正如俗语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的语文阅读应教的是阅读的方法,而这我们语文教师却给不了,这样日复一日的阅读教学,学生学到的都是些识记性的知识,阅读方法却基本没能学到,那么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要如何有所提升呢,应是不可能的。解决之道还是在语文教师身上,语文教师应努力提升个人的阅读能力,才能帮助学生找出隐藏在阅读内容后面的一些方法,这或许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条基本出路吧。
语文阅读教学之难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如果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能尽自己的一份小力,不断地做一些有益的探索,相信总有那么一天,我们是可以看到语文阅读教学灿烂的春天的。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阅读教学设计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