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5期   作者:张琼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是一项重点内容,也是一项难点内容。

        张琼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北辰小学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是一项重点内容,也是一项难点内容。新课程背景下,写作教学面临着新的要求、新的形势,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语文教师应该适应这些新要求、新形势,发现写作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且不断探究改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兴趣;素材
        基于小学语文习作实践教学实际现状,转变教学观念,构建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习作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新课改下的习作实践教学顺利开展具有积极作用。结合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可以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因此,作文教学应引起小学教师的高度重视,根据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案,让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写作兴趣及写作能力。
        一、小学语文习作实践教学现状
        (一)教学实践活动开展不足,学生知识面狭窄
        现阶段,习作教学一般在课堂内进行,在写作训练过程中,教师往往抽取优秀学生的作品向大家展示、解析,要求其他学生按照其写作思路、写作方法技巧完成写作任务,使得学生在写作学习上,不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去体验生活感悟,而是仿照固定写作模式提高写作水平。另外,由于学生知识面不宽、阅读范围不够,使得写作素材缺乏,使得习作质量不高,缺乏生活教育意义。
        (二)写作内容缺少生活语言
        古今中外许多优秀作品中不但语言优美,而且富有生活情趣,在读者心里留下了长久的唯美形象,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分析,进行脚踏实地的生活体验,从而大大提高了作品的内涵,能让作品引起所有读者的共鸣。在现阶段小学习作实践教学中,作文的体裁、题目、内容拟定都受到了教学限制,使得学生无法将有价值意义的素材、生活片段融入写作之中,另外,部分学生面对陌生的题目无从下手,导致写作的内容缺乏生活常识,甚至空洞无物。小学生社会经验缺乏,部分学生在写作内容构思过程中,可能会编造虚假事实使题材与内容相符合。小学生思维能力受限,语文知识储量不足,使得作文训练中无言可发、无句可写。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相关问题的改进策略
        (一)以人为本,找准优化习作教学突破口
        习作教学主体是学生,优化习作教学需剖析学情,虽然与低年级学生相比,中高年级学生习作能力有所提升,但仍存在词汇储备量、逻辑思维能力、写作方法灵活应用等能力不同教学指导难题,这就需要教师在以人为本前提下推行分层教育理念,切忌用统一要求及标准展开习作教学活动,将学生视为独立个体,看到学生的成长,给予学生针对性指导,保障师生互动科学高效,提高习作教学质量。


        例如,教师在进行“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学指导时基于学情将学生分为三大层级,即 A、B、C,其中 A 层级学生语文基础较差,习作兴趣缺失,在习作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并不积极,B层级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语文素养较差,写作方法及内容千篇一律,C 层级学生语文素养较强,有一定词汇储备量,习作训练积极主动,教师在科学分层前提下布置习作任务,准备习作素材,允许 A 层级学生借鉴素材内容,在素材启发下习作,B 层级学生可学习素材中多元化记事方法,C 层级学生可不用素材自行习作,继而找准优化习作教学突破口,为不同层级学生全面提升习作能力提供条件。其中,教师根据学情准备习作素材的过程,就是以人为本加强作文指导的过程。
        (二)方法改革,丰富习作教学模式
        创新是教师优化习作教学重要举措,为新资源、新理念的引入疏通渠道,为此教师需积极改革习作教学方法,为学生感受习作乐趣、参与习作教学活动、高效完成习作任务提供有力支持。
        例如,教师可运用“生活化+习作教学”模式,以课文“交流平台”中“戏迷爷爷”素材为依托,鼓励学生回归生活想一想具有典型特点的人物,有些学生说外公外婆非常节俭,还有些学生说妈妈非常喜欢化妆并买了好多化妆品,在学生深入生活交流互动前提下教师指导学生以“勤俭的长辈”、“爱化妆的妈妈”等主题为导向抓住人物性格特点写一篇作文,在突出作文中心同时使人物描写更为全面且统一,有效提升学生人物描写能力。与学生凭空想象写一位人物相比,教师指导学生回归生活观察身边的人与事并作为习作素材,更能调动学生习作积极性,避免学生习作内容千篇一律,在作文中倾注生活感悟,使作文情感更为饱满。
        再如,教师可运用“互联网+习作教学”模式,以“习作:故事缩写”为例,教师可率先组织学生看一段动画短片,如《寻梦环游记》、《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在此基础上缩写故事。基于动画电影吸引力强,学生注意力更为集中,加之中心思想浅显易懂,能引发中高年级学生情感共鸣,使学生能主动完成习作任务,同时利用网络还可整合习作资源,拓展学生眼界,继而有效优化习作教学模式。
        (三)科学评价,加大“以评促学”力度
        在以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活动中教师习惯通过批改作文进行评价,这与新时代习作教学优化要求不符,影响教评成效,无法帮助学生增强习作能力,为此教师需树立科学评价意识,通过“以评促学”优化习作教学。
        例如,教师在以单元阅读教学为依托,围绕单元教学目标展开习作育人活动时,需运用过程性评价方法,针对学生阅读理解、中心思想归纳总结、经典段落赏析、优美词汇积累、“随堂微写”等学习实践环节进行评价,保障学生能通过阅读理解掌握写作方法,在赏析经典段落过程中可积累更多字词,通过“随堂微写”增强习作思维活性,为学生最终围绕主题高质量完成一篇作文奠定基础。除教师进行评价外,还可基于分层教育理念组建习作小组,各组成员学情均衡,围绕习作要求、素材、主题进行讨论,而后组内互评作文,旨在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树立集体意识,在讨论中优化语文思维,提升学生习作能力。
        三、结语
        小学语文习作实践教学重在学生的“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必须转变作文教学思想,运用合理的教学模式,重视“教”的过程与“教”的能力,引导学生写好每一篇作文。对此,应结合学生的习作思维能力,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习作实践兴趣,提升学生的实践深度和广度,为其创作累积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保证作品的思想与内容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蒋必君.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17).
[2]高京友.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方法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
[3]陈桂英.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写作有效教学探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三四年级版),2019(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