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方式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5期   作者:梅昌贵
[导读] 复习意在通过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使学生能够形成知识网络体系,

        梅昌贵
        秭归县沙镇溪小学 443600
        摘要:复习意在通过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使学生能够形成知识网络体系,进而使学生会用数学知识点,提高小学生数学水平。由于复习课的开展效果不仅影响着学生数学水平,也影响着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综合能力等,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复习课的开展效果。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方式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复习方式
引言
        通过实践发现目前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重要方式就是在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优化教学指导方法。小学数学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习,同时把重点放在复习指导上,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一、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复习计划
        一般情况下,复习计划是由年级组整体制订,数学教师根据学情进行调整的。在这一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自己制订本章节的复习计划。如,在上复习课第二章节“图形与几何”时,笔者在上课前布置的作业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全班制订该章节的复习计划。学生在制订复习计划的时候就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全部预习了一遍,在预习的基础上又梳理了小学阶段的图形知识。因为课本内容比较简单,都是复习图形的表面积、特点等内容,学生又积极地发掘拓展内容,用练习题延伸巩固本章知识。学习小组的复习计划交上来后,写得和教师的教案一样,条理清楚。笔者在对每个小组的复习计划进行班级展示和点评后,让小组互换复习计划开展真正的学习行动,用自己的复习实践来检验计划内容是否完善。很多学生表示:这样的小组定制章节复习计划的学习方式,让他们感到新鲜并乐在其中,达到了集体交流学习的效果。
二、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师生互动既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认真的程度,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做好知识的复习工作,同时师生互动也能够让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更进一步,此时学生更愿意听从教师的话。为此,教师应该加强复习课上与学生的互动,保证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更高。在复习课中与学生沟通应从几方面进行:第一,兴趣层面,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将其与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重新认识数学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也通过为学生讲解数学故事等来开阔学生思维与学习视野,保证学生整体学习质量。第二,生活层面,基于对小学数学的分析,我们会发现知识难度相对较低,小学生能够在生活中用到,当引导学生从生活角度进行知识层面复习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更为透彻,也会在后期生活中遇到相关知识时,回顾起学校中的复习课。
三、运用思维导图,展开数学复习
        为了学生能够对所学习的知识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记忆,教师就必须积极开展数学复习课。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对知识有重新的定位和理解,方便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架构。

首先,教师需要将教材中涉及的重点内容进行概括,让学生明确接下来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合作组,让学生通过互相讨论、互相帮助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其次,在每个合作组都完成相关内容思维导图的绘制之后,教师可以让合作组之间进行交流和分享,并进行相互之间的评价,让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优点,同时也能明确自身的不足之处,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讨论学习中,并能够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爱上数学。最后,在教学评价环节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修正和完善自己所绘制的思维导图,确保思维导图内容的合理性,并能够真正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通过这样的复习课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四、引导学生在练习中找乐趣,养成收集错题习惯
        六年级的数学复习课内容比较多,跨度比较大,要让学生在复习中巩固,是需要有一定量的练习积累的。然而光是题海战术特别容易让学生感到无聊,出现“高原现象”,很多学生上课时无精打采,思想常开小差,做题马虎,常看错数字或抄错符号,对一些典型的老师反复讲解的题目屡做屡错,教师头疼不已。一方面要做题巩固,另一方面还要兼顾学生的情绪波动和学习状态,这就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学会“在枯燥中找乐趣”。比如,在复习“统计与概率”后,笔者让学生针对自己的错题集做一张统计表,将错题按照填空、判断、问答等题型分类,标明错误原因、相同题型错的次数等。对这些错题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后,画出统计表,再写反思和改进措施。当然笔者也会适时地表扬错题集做得好的学生,用他们的统计图表“现身说法”。各项数据都表明认真收集错题并用心订正、经常温故而知新的学生,数学成绩进步都很大。
五、转变复习观念,制定多样复习策略
        在制订多样化复习策略时,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第一,以学生为主体。该原则是指教师在制订复习计划时,必须考虑到班级学生在日常检测过程中的表现,通过细致分析学生对哪种类型题目失分率较高,判断出复习侧重点与复习入手点。同时,教师在制订复习策略时,也必须考虑到学生的配合程度,此时教师必须以学生兴趣为支持,通过为学生呈现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促使复习达到理想的状态。第二,以知识内容为基础进行复习编排。通过对数学课本的分析我们会发现:很多情况下本学期内容还涉及以往学生学习过的知识,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具有系统性,教师在前期制订复习计划时必须考虑全面,保证复习内容与顺序的合理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能够发现在新课程理念思想的指导下目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主要方法就是让学生能够学会自主学习,同时让学生更好的复习。复习课的内容要与发展学生思维相结合,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深度,引导学生习惯于“数学的思考问题”,所以,在复习内容的设计中,需要选择思维含量高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训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生目前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这样就能让学生学习更多的和数学有关的知识,最终达到提高小学生复习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杨璇.基于小学数学复习高效课堂的创建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1(01):10.
[2]钱春燕.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策略[J].江西教育,2020(36):69.
[3]张蕾.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效率的策略[J].求知导刊,2020(51):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