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仙
云南省迪庆民族中等专业学校 674400
摘要: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中职教育都为我国社会的发展输送高质量的技术人才。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推动了社会各行业的快速进步,“互联网+”与各个领域之间的融合,也表现出了鲜活的生命力。“互联网+”与中职教学之间的融合也衍生出了诸多地可能。本文以此为基础,结合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实践,就“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的应用与优化问题进行思考。希望能为今后中职教学活动的升级以及“互联网+”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做出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之下,网络深入地渗透人们工作以及日常生活当中,中职教育属于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一环,能够为社会发展培养一批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在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网课教学过程中,实施科学合理网络教学的策略,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以此来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这就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对中职教育的必然要求。
2 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2.1 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
中职学校生源结构比较复杂,在基础教育时期,学生们接受课程教学的方法等具有偏差,导致其步入中职校园之后,计算机知识的运用略有差别。有些学生从小就能够运用计算机,对计算机操作的技能较为熟悉与了解,在学习此节课程时,他们学习的效率较高,但是,有一些学生因为受到自身环境影响,对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掌握较少,在该门课程学习过程当中,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比较低,很难得到进步。
2.2 教学形式单一
长期以来,学校教学工作开展都是将应试作为主要目的。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也将帮助学生顺利升学作为宗旨。在这种客观形势影响下,教师的教学过度关注语文、数学等核心学科硬核知识的灌输,错误地认为只要学生达到了一定的知识储备量,掌握了重要的知识点,即可达到教学的目的。这就忽视了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也忽视了对学生实际特征的考量等问题,导致其设计的教学内容显示出枯燥无味、其教学形式单一的特征。
2.3 教师素质有待提升
教师需要对社会前沿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保持足够的了解与研究,并以此为指导,在课前对教学活动做出足够的安排,对课堂时间做出合理的规划。然而实际上,教师对相关理念与技术的掌握不足,导致其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无法实现教学与社会实际的紧密衔接。因此,许多教学内容过于形式化、时代感与生活实用价值不强,难以满足特定教学任务的实际需求。
3 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网课教学实践
3.1 创新教学方法与模式
在新的社会背景与教育形势下,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专业的教学模式得到一定的创新与改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局势。互动式、研究式教学模式等应该得到全面、科学地运用,以确保师生之间能够保持良好交流与互动,使其就特定问题进行充分探讨,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与钻研的积极性。学生主体地位不断提升,也能促使其主动走出校园,到企业内参与实习,进而形成较高的操作技能。
为保证学生拥有足够的实习机会,中职院校的管理层及就业指导中心等要履行好自身工作义务,对外界市场做出全面调查研究,进而形成具有可靠性、全面性的真实数据资料,供学生、教师做出科学的实习安排,为广大师生群体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3.2 合理地设计学习任务
一如前文所示,将具体的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小任务。任务与任务之间要保证相对的完整与独立,每一个任务也需要设置明确的目标和清楚的程序。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认识条件,以任务的既定目标去进行学习任务书的设计,以此来引导学生的学习流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也可以交给学生让其独立的完成。对于学生不会或是没有熟练掌握的知识点,也就成为教学的重点与着力点,成为引导学生乐学和想学的宝贵契机。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多样的网络平台支持下,学生可以就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的查找,以积极探寻的方式去解决所面对的困难与问题。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下,学生也能够获得更为深层次地理解与感受。
3.3 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核心,强化学生终身学习意识
教师实际开展计算机网络教学活动过程中,应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核心,制定与不断完善教学计划与教学策略。即教师需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最新的专业知识与技术,使学生的职业能力获得显著提升。且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与价值,帮助学生建立端正的学习态度,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必须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内涵进行深刻了解,能够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例如,教师可将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进行可视化转化,将其以视频、动画、音频、电子文档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即鼓励学生在科学对专业知识进行全面获取、深度学习,帮助他们建立丰富的知识层次,并逐渐形成自主学习能动性。而当学生有意识、有目标的自主展开学习时,更利于他们获取更加丰富、先进的知识与技术。在此基础上,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加参与实践锻炼的机会与平台,由学生全权负责实践活动的推进、调整、总结等,使他们将理论知识进行深化、创意想法获得实践。由此,使学生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乐趣与成就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兴趣,并在长期的训练与熏陶下,逐渐强化他们的终身学习意识。
3.4 教学实践的评价方法
中职教师要想鼓励学生们积极创新以及学习,需要转变以往传统考试的方法,应该使用多种评估方法,使得考试变成督促中职学生学习知识的一种方式。除理论考试外,还需要操作评估重组的期末考试,总分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及练习、日常作业的部分,使中职学生注重课堂的学习及表现,进一步地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课程结束的评估就是应该检查中职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其实践的能力。中职教师应该对实际现场的行动结果展开核实工作,并且需要准备简单的一份书面报告,以此来说明此次行动的主要步骤。
4 结束语
总体而言,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也有了更多地选择。路漫漫其修远兮,教育改革的道路漫长而艰难,在未来也有着更多需要我们开垦和耕耘的沃土。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始终保持一颗敏锐的心,紧密把握时代的发展脉搏,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推动学生的发展以及教学活动的升级。
参考文献:
[1]谭雪,高俊,李小娟,王文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层教学设计与实施[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35):141-142.
[2]张萍.基于互联网项目式翻转课堂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33):46-47.
[3]杜海英.“互联网+”时代下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0):241-242.
[4]张明全.关于“互联网+”时代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设计创新的探索[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9):214.
[5]王玉华.“互联网+”时代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探析[J].记者观察,2019(2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