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莉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拂晓中心小学236800
摘要:学生作为个体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当中会不断与外界交互并产生联系,而完善的人格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萌芽直至成熟,可以认为人格的形成与其接受的教育与所处的环境至关重要。小学语文学科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点学科,班主任的岗位往往都是由语文老师承担。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发挥出在语文学科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带领学生更全面深刻地认知世界和事物,从而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基于此,本文章对在小学习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习作;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策略
引言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状态中。教师应当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蕴藏的心理教育内容,让小学语文课堂成为心理教育的重要阵地。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情感教育
学生拥有良好的情感可以顺利地将自身的学业完成,而且良好的情感是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在整个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学生在其情感上会出现一定的波动性以及情境性,所以学生的情感往往非常容易被自身所处的环境影响,而且学生的情感变化也很容易体现在平时的学习中。因此,在班级管理融入情感教育,使得学生的情感得到强化,学生就能够合理地将自己的情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同时,学生也会深刻地认识到班级的纪律对于自身学习的重要性,通过情感教育的融入既可以促进教学工作开展,也可以提升班级管理的力度。
(二)心理教育
当前,传统素质教育及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会对于学生的心理状态造成影响,其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升,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形成更为成熟稳定的学习观念,有利于学生养成积极健康心态,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在小学习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渗透情感教育,使学生实现更好的情感体验
情感教育的实行主要受情感因素的影响,而小学语文中大多数文章都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所以要想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就要对这些文章进行深入的挖掘,找寻情感因素,同时将这些因素充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有一个完美的情感体验。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情感因素的挖掘中来,让同学在情感上能够达到共鸣,帮助学生充分体会到作者将这些要素渗透达到文章中的情和意,使学生更好的感知文章的内涵以及作者真实的感受。
例如,在教授《西湖》这一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去挖掘文章内容,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自然风光的美感,同时教师也要挖掘文章中的情感元素,将这些优美的景色展现在学生面前,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也就对这些美景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深切的感受到作者当时的情感,感受作者笔下景色的优美,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营造良好氛围,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轻松和谐的心理氛围是学生主动接纳学习内容的重要心理基础。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放松心理,能够向老师毫无保留地抒发自己的心理情感,主动向老师述说自己的疑问和困惑,使学习的过程在教师与学生的双重作用下达到最高的效率。小学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与科学文化素养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材中拥有丰富的文学作品,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有着不可小看的教育意义。文学作品生动、形象地反映着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揭示着人生道理、人生的真谛,赞扬生活中的真善美,揭露社会丑恶的一面,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心理素养,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鼓励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帮助学生探索人生中的道理,解决心理上的困惑,切实培养学生拥有健全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加强拓展阅读,延伸德育功能
在小学语文教学和德育工作融合的过程当中,课外阅读同样必不可少。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个人意志,还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当然,在推荐学生去阅读课外读物的同时,老师还要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阅读水平推荐合适的读物,定期为学生推荐合适的书籍,引导学生去进行课外阅读,同时加强学生的阅读指导,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和欣赏的方法,让学生有所收获。比如:对一些热爱历史的小学生来说,老师可以向他们推荐《上下五千年》,这本书记载了370多个历史故事,不仅读起来通俗易懂,还能够让学生产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真正了解中国的历史。对于一些喜好寓言故事的学生来说,老师可以向他们推荐《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蕴藏着丰富的哲理,学生阅读之后也会养成正确的是非观和正确的行为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作为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承载着全社会殷切的希望,教师需要意识到学生的成长不仅需要智育,还要有优秀的品质和健康的身心,从而获得全面的发展。在社会迅猛发展的当下,各种信息会对学生心理带来诸多不可预测的影响,因此,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小学语文学科具备独立的学科特点,能够将心理健康教育巧妙地融入其中使学生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能够意识到并利用到这一特点,从而在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相信随着学校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化,学生将在学校获得更加全面的培养和成长。
参考文献
[1]杨生芳.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4):112-113.
[2]王国彩.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写作中[J].新课程(上),2019(12):18-19.
[3]马济天.作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文学教育(上),2018(01):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