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渝茜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复盛镇中心小学,四川 广安 638500
新课标指出,中高年级的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许多孩子课内、课外拓展阅读,虽然阅读量上去了,但是写作仍然是无话可说。这种状况该怎么办呢?我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摸索到了以下方法,现在分享如下:
一、读中积累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阅读课、课前演讲、红领巾优秀作文展播平台等等将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有机结合,把学习语音与生活体验结合,从而达到有效地指导写作的目的。
(一)跟着主题读,夯实基础
课本是基础,每个单元就有一个主题,每个单元的课文就是围绕这个主题,形成了系统。
因此,教师要抓住本单元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比如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选了3篇描写动物的文章——《猫》《母鸡》《白鹅》,分别从不同角度描写了3种动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抓住这一主题,我们就能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去搜集其他描写动物的相关文章来阅读。这样,有意识地阅读,有指向地阅读,有目的地查阅,为本单元的习作《我的动物朋友》做好了准备。
(二)随着作者读,丰富内容
课本中,有很多著名的作家,比如老舍、冰心、叶圣陶、茅盾、安徒生、叶赛宁等等。所以,还可以以作者为纽带,形成一个阅读素材库。部编版中冰心的文章就有短诗《繁星》《吹泡泡》等,题材广泛,写法多样。高段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生活记录、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所以可以推荐他们阅读同一作者的其他文章,加深对作者的认识,了解更多的风格和写法。这样的话,当他再次阅读作者的文章,会有不同的感受,更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写出的文章才有血有肉,更富有感染力。
(三)沿着文本读,点面结合
高段的孩子对于各种体裁的课文都有接触,所以,可以引导孩子以体裁为中心点,辐射到同类型的其他课文。由一篇课文,扩散到即将学到的一组课文,那么阅读量就大大加大了,理解能力也加深了。比如四年级下册安排了一组写景文章,《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是讲读课文,引导学生明白写景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或者按游览顺序写清楚,并写出自己的感受,接下来就安排了2篇习作例文,通过批注,引导学生去阅读,同时在阅读中自己去感悟写法。这样以同样的体裁为中心,辐射到更多的文章,既加大了阅读量,也直接把阅读指向了写作。
二、品中升华
有了前期的积累,再到细读品味,就能悟出写法。
(一)推敲字词句,感悟语言魅力
在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三月桃花水》中,在描写桃花水的声音时这样写到:“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用了排比、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桃花水声音的多变、温柔、动听!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在阅读时,让学生去细细品味、慢慢咀嚼,感受到语言文字奇妙的魅力。这样,就把阅读有意识地指向了遣词造句上。
(二)留心首尾段,感悟情感魅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
在阅读教学中,要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要让学生充分地通过语音文字与作者对话。
四年级下册14课《母鸡》一课,第一自然段以“我一向讨厌母鸡”开头,最后一自然段写道“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作者以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写出了我对母鸡的情感不仅仅是喜欢了,而是一种对母爱的纯洁、神圣、敬畏之情了。这样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阅读时,指导学生关注首尾段,揣摩其中蕴含的丰富感情,有助于体会其结构安排的巧妙。这样就把阅读指向了写作了。
(三)关注情节性,玩味波折的魅力
在《小英雄雨来》这一课,当日本鬼子抓到雨来,想诱骗他说出交通员李大叔的下落的诡计落空的时候,日本鬼子恼羞成怒毒打雨来这个片段,作者抓住了日本鬼子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弓、伸出、扭、拉、抽、打、揪、拧……”,还有语音描写“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这些细节描写既写出了日本鬼子的凶狠残暴,也突出了雨来的坚强不屈当雨来趁日本鬼子不注意跳入还乡河以后,2次对还乡河进行了环境描写,写出了人们对雨来的担心、惋惜、怀念!学生反复阅读,从而体会到了可以通过这些细节描写,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这样,强化了语音形式的学习和体会,达到了阅读指向写作的目的。
三、创中有源
通过在读中积累、品中升华以后,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生活积累,自由写作了。
(一)内容要丰富
学生开始可以尝试人家的优点模仿,然后试着有意识地把文章内容丰富起来。除了把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还要有情节,做到一波三折吸引读者。比如写“我学会了——”,除了把学的过程写清楚,还得把遇到的困难、克服的方法、心理的想法、获得的启示写清楚。
(二)修辞要贴切
一篇好的习作,要生动形象。比如《天窗》一课,就把屋子比作地洞,突出了下雨天,乡下屋子的黑。
总之,一读、二品、三创,这种指向写作的阅读,有利于读有所获,习得方法,提高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