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5期   作者:洪克秀
[导读]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是现代教育中的一个明显趋势,

        洪克秀
        中营镇民族中心学校 445811
        摘要: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是现代教育中的一个明显趋势,数学课是教学中的重要课程,学生的有效教学乃是现实的需要,既有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必要性,又有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可行性。教师应从课程导入入手,情境导入,培养兴趣;课堂教学中,巧妙利用,转换教学;课后跟踪,理论指导,实践支撑。
关键词:学生  激发 引导 实践
        新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小学数学也应该坚持新课程理念,推动数学学科的有效教学。
一、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必要性
        一是教学缺乏实践性。数学与其他专业不同,需要学生自己进行实践,能够自己操作一些东西,比如,自主练习等等,但是,目前的教学体系却是没有完善实践这一环节的,也就是说学生缺乏实践的经验。服务体系也不健全,也就是说,学生要进行实践,也必须有相应的学生实践体系,但是并没有完善,学生就算是参与实践,也是没有依托的。
        二是教学评价陈旧。我国教育针对学生的教学评价都显得过于单一性,不够全面。很多教师都是依据学生的成绩和表现来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没有深入了解学生,没有从学生的每个方面进行评价。这就造成学生过于依赖教师,没有自己的思考。
二、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目标
        关注学生个体。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是相同的学习者,但是在这共性之外还存在着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的个别差异,要能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看到学生的差异性,学生的情况是有差异的,因此,就需要老师看到学生的个性,针对学生的个性去培养学生。
        注意试题难易度。学生有效学习知识能够知道数学所学,有效引导。学生思维的激发其实最终还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学生是独特的个人,他们不是完全一样的整体,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因此,教师应该能够看到学生的个性,按照不同的个性去培养人。如果不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就会看不到每个人的特性,也不会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
        教师转变自身观念实现有效发展。以人文本的思想更加强调人的主体地位,特别是要发挥人的能动作用。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一方面,需要教师能够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坚持正确的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正向引导作用;另一反面,学生也应该发挥自己的意识能动作用,通过学生意识对教师意识的影响,能够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
三、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课前准备及导入:情境导入,培养兴趣
        新课程教学要注意学生的情绪状态。学生的思想变化比较强烈,而且自身的情绪化比较严重,知识掌握地不系统,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了。
        情境是若干条件综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世界,即情境就是若干条件的综合。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需要创设具体的情境,比如,让学生查找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引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学校操场正在修理,工作总量是多少,工作效率是多少,那么工作时间是多少。这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给他们讲述什么是工程性问题。
        学生思维的培养不能与课程区分开来,而是应该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以往的课程,喜欢强调的是学生的成绩等,基于应试,学生会认真上数学课,但绝对不是对数学课的喜爱,甚至有时候因为要动手做试题、难度较大等事情反而不是很喜欢上课了。因此,教师应该建立与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喜爱,有助于发挥课程的育人价值,以及便于学生掌握具体的知识与技能,能够实现更好的课堂效果。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还应该精选课堂内容,结合学生自身的兴趣,与全班同学一起进行活动,观察彼此的状态,在这样一种训练中,相互关系,相互鼓励,让他们去关注落后的同学,能够彼此扶持。


        (二)课堂授课:巧妙利用,转换教学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教师自身来说,转变自己的观念,巧妙利用不同练习题。既要坚持传统的定位,实现对学生知识能力的提升,这是课程的本意,也是老师应该坚持自己的初心;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改变自己的观念,也就是说,结合新时代的教育背景,坚定自己的育人理念,实现课堂与学生的有机融合,利用自身优势达到目的。比如,通过不同的练习活动,能够发现学生的不同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现学生的特征,能够有效处理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开展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独立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课程中,教授学生知识,技术与技能等,这其中需要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独自锻炼的能力。比如,可以在课后留一些作业,比如一些操作过程,让每个人独立完成,而且结合家长的帮助,能够形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可以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从不同角度,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探索题目,实现不同的教育目的。一是可以开展小组讨论,给予学生一定的话题,比如,一道工程类的题目,可以让他们互助合作,最后比赛谁能够最先完成题目。他们可以自己去选择,能够与不同的同学开展讨论,加强彼此的交流与沟通,能够发生学生的主体作用;二是可以带着学生去实地参观,看一下具体的工程是如何进行的,这样,方便学生在做题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够深入理解各种现实问题。
        (三)课后追踪:理论指导,实践支撑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单凭知识已经很难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因而更为重要的是,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提倡“以学论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评价。数学课在教会给学生必要的知识技能之后,能够发现理论与实践联系的重要性,也能激发学生自己学习、提高动手能力的必要性。
        数学课,本质上在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之时,需要结合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与应用能力。在课程中,学生是主体,整个的教学过程,主要是学生在参与,这其中,就需要学生自己能进行计算。现在数学教学中,有许多系统可以使用,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分组。学生在进行分组的过程中,也需要兼顾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样能够保障练习题的顺利进行。
        一件工程,甲独做10天完工,乙独做15天完工,二人合做几天完工?
        一件工作,甲、乙合做需4小时完成,乙、丙合做需5小时完成。现在先请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多少小时?
        这两道题有类似的地方,但是第2题就比第一题难很多,这就是进阶的作业,需要教师完成对学生作业的跟踪,保证学生能够掌握新的知识。
        在具体的练习题中,教师安排好一切之后,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其他的,可以培养学生,教授给学生一定的技巧与技能,能够自己进行操作,这样就能够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了。教师是课程的主导者,教师有效引导,能够发挥学生动手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通过这样一个过程,也能使得学生了解数学课的本质与属性。
        (四)教学评价、与时俱进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想要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通过评价, 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 然后把问题解决, 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质量。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完善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这就关注了学生的日常教学状态,一方面需要关注学生平时的上课状态,能够弄清楚学生在做什么,做的怎么样,对学生的状态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才能后续跟进;另一方面,字啊期中与期末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一个自己的展示,这样才能把握学生在这一学期中收获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通过一个有效的评价,能够掌握教师的教课状态,最终对教师形成有效的评价,督促教师的不断进步,整体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秦彦楠.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3):236-237.
[2]张俊琴.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1(09):11.
[3]李军红.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2):289-2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