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以读书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5期   作者:彭颖
[导读] 读书可以让学生获得情感的熏陶,体会语言的美与力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彭颖
        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啟福小学  465550
        摘要:读书可以让学生获得情感的熏陶,体会语言的美与力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读书教学尤为重要,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加强语文读书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读书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以读书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整本书;读书;核心素养
引言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读书教学变成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加速器,引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品味意境、组织读写结合的活动、引导学生主题探究等做法,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正确选择书籍
        在科技、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碎片化的读书已经占领了读书的大部分时间,但是碎片化读书有诸多缺陷,不仅会在潜移默化中弱化人们的理解能力,而且在大脑中记忆的时间很短,相比之下,整本书读书的优势十分突出,对于书籍的整体读书是语文课堂的一种组织形式,可以培养学生读书的良好习惯与逻辑能力,能够提供学生思考问题的动力,加强学生探索世界的能力,提升高生语文核心整体素养。在整本书读书过程中,教师需起到统筹规划作用,帮助学生在读书时扫清障碍,清除问题,解决困境,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需帮助学生进行读书书籍的选择。其一,选择的读书书籍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已经具备完整成熟的思维模式、思考方式、知识积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推荐读书书籍,强化学生整体读书能力,避免推荐低龄化的读物,如漫画类、绘本类等。其二,选择的书籍内容应符合学生成长需要。强化整本书读书能力既要符合语文学科特点,同时也要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发学生思考,思想性比较强的书籍会让学生完善思维能力,加强学生逻辑能力。满足学生成长需要的书籍要具备以下特点:一方面,书籍内容设计要有张力,可以设计疑问并启发学生思维。另一方面,书籍内容要引起学生思想共鸣,要激发学生树立正确三观,让学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如,经典的四大名著、国外名著、现当代文学等。其三,选择的书籍应具备学科性。教师在培养学生整本书读书的过程中,要注重选择书籍的学科性,要以语文课程的课程标准与课程目标为依照,选择正确的文本书籍内容进行读书,强调读书的功能性与导向性,引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与关注,如果不具备语文的学科性,那么对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帮助会不到位,没有针对性。比如,学生进行《史记》的读书,虽然是以文学为基础,但是此书偏向于历史学科,对语文的帮助较少。其四,选择的书籍应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要选择以语文学科知识为基础的书籍引导学生进行整本读书,为了能够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教师应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读书书籍,通常可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进行筛选。如散文类、文言文类、诗词类等。这样的书籍既能够契合语文学科知识,又能够锻炼学生整本书的读书能力,全方面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整体核心素养。
二、在情境创设中渗透核心素养
        在读书教学中,教师可借助情境教学,将内容直观呈现给学生,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为此,教师可借助文本插图或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更倾向于具象事物。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文本中的插图创设教学情境,丰富学生认知。以《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为例,教师可让学生边看插图,边读书课文,同时听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这种既有图片、又有声音的直观展示,教学效果会更好。教师借助插图开展读书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促进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在语文读书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能直观呈现教学内容,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降低学生理解难度,提高读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此外,多媒体还能对教材、教辅材料进行补充,并通过互联网为学生展示,从而拓展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知识视野。以《“贝”的故事》教学为例,教师可设计如下教学活动:先通过谈话导入,让学生讲述自己在海边游玩的情景,利用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接着利用多媒体展示“贝”字的演变过程,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开阔学生知识视野。最后,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在读书教学中,文本中如果有人物对话或故事情节,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表演。学生通过表演,不但能更好地感受课文中人物的性格、行为,以及思想情感,而且能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角色表演除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外,还能提升学生交流能力与合作能力,让学生更加热爱语文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课内外读书相结合,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小学生由于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思维逻辑能力也特别的差,所以不能很好地对教师所传授过来的高段阅读知识重难点进行合理的消化,对语文高段阅读课程的学习也常常出现心不在焉、走马观花等效果,从而使得学生失去了对语文高段阅读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最终阻碍了学生语文课程内容的良性循环以及良性发展。部分教师认为读书教学应以课内读书为主,课外读书会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因此,既不在教学中引入课外读书内容,也不建议学生过多读书课外读物。其实,具有教育意义的课外读物会带给学生新鲜感,从而激发其读书兴趣并调动其想要掌握更多读书技巧的内在动力,并以此反作用于课内读书。因此,教师可以课内外读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语文读书教学。例如,笔者在日常语文读书教学活动中带领学生领会文章深意,剖析文章的写作手法,挖掘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并以此为基础向学生推荐类似的课外读物。这样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增加课外读书量,并以课外读书的有趣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将两个作品进行对比读书,根据掌握的读书技巧准确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深入挖掘作者传递的情感,激发出强烈的读书兴趣。由此可见,教师在读书教学中可采取课内外读书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内读书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读书技巧,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其推荐与课内文章相似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将掌握的课内读书技巧迁移到课外读书上,这样既可以巩固学生的课内读书知识,也可以激发其读书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读书理解能力。
四、优化比较方法,培养生本应用能力
        读书是学生个性学习行为,教师在比较读书方法选择时,要从求同、求异等设计中寻找平衡,以便建立崭新读书感知体验。求同比较。求同读书比较时,教师要对读书内容进行细化分解,找到比较读书内容中的更多相同点,引导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在求同比较中形成认知积累。求同比较未必要求十分相近,即便有一些差距,这样的求同读书也是有价值的。求同读书只是一种读书方法,并不要求读书者为求同而限制读书思维,比较的目的是建立鲜明认知,不是为求同而求同。比较读书内容确定后,关键要找对比较点,这样才能快速形成读书启示。
结束语
        在语文读书教学中,教师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本文从在导入环节渗透核心素养、在情境创设中渗透核心素养、在评价环节渗透核心素养等方面,对核心素养下语文读书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以提高语文读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丽真.语文读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黑河教育,2020(05).
[2]苏琳园.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高年级读书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
[3]张梅花.关于读书教学中如何提升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思考[J].内蒙古教育,2020(24).
[4]卢耀珍.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语文读书教学改革[J].基础教育研究,2019(23).
本文系信阳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以读书活动为载体培养小学生读书习惯的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为JKGH202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