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期   作者:魏建英
[导读] 教育改革后,传统语文教学方式就很难满足学生现下的学习需求
        魏建英
        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小学      215000
        摘要:教育改革后,传统语文教学方式就很难满足学生现下的学习需求,而"教学做合一"思想可以构建实践性更强的课堂,更重视"教学做"三者之间的关系,倡导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并在教学中更好的提升教学有效性。本文就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小学语文;运用
        引言: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教学做合一"思想的运用,在课堂中灵活运用小组合作、问题、情境教学等多种新颖的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开展。同时,在课堂中要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为其定制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创设更加个性化的教学环境。
        一、阅读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
        "教学做合一"思想中蕴涵的是完整的教学系统理论,不仅包含了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还对师生关系有着一定的见解。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的创设情境。在课堂中通过分析文章内容,对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通过情境模拟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更加立体的画面[1]。举例来说,在学习《草船借箭》一课时,教师要先介绍这篇课文节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通过对诸葛亮、周瑜、曹操等人的性格描写,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但小学生对《三国演义》的了解不深,教师可以合理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影视剧中“草船借箭”相关片段,让其通过认真观看,更深入的了解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对人物性格也有着充分的了解。
        二、将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实际应用,但传统教学中,教师多是重视理论知识的教授,很少会花费精力设计实践活动,这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升。而"教学做合一"思想运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需要将学习与实践相统一,引导学生不仅要从书本中学习,还要学会从生活中学习,将做与学结合在一起,更好的培养实践型人才。举例来说,在学习《童年的发现》一课时,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发现了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要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将课文题目写在板书上,并提出问题:“本课讲的是谁的童年?他在童年发现了什么?是如何发现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完课文内容后,再以“童年探索”为主题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自由讨论,教师则要多鼓励和支持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例如“水在高温环境下会变成气体”、“蚂蚁从高处跌落并不会受伤,原因是受到了气流的保护,它的腿也会在往下落时,快速按照规律摆动,让身体可以保持平衡。


        三、利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教育改革后,要求教师对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提倡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避免知识学习脱离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以自己的主管看法进行教学,而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围绕其设计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如知识竞赛、角色扮演等。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集中讨论的方式,达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目的[2]。举例来说,在学习《梅花魂》一课时,作者借着叙事来表明外祖父的思乡之情,但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单凭阅读课文很难理解到其中蕴涵的情感。在课堂中教师要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并对文章中表达的五件事有充足的理解,之后让其思考:“为什么每当读唐诗宋词时,外祖父就会掉眼泪?”并让同学们反复阅读、品味,并从中体会到外祖父的思乡之情,为后续文章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之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其集中探讨“外祖父非常疼爱作者,但为什么又会因为一幅墨梅图而发脾气呢?”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团队协助意识,还可以让其感受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为文章的后半部分作铺垫。
        四、运用"教学做合一"思想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很多教师讲课用的都是传统的旧方法,没有什么新颖的理论或技巧,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知道好的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加投入,而对于教师来说,要利用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更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同时,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要引导其积极参与其中,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3]。举例来说,在学习《手指》一课时,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作者不仅是作家还是漫画家,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其漫画作品,如《爸爸回来了》、《铜锣响》、《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等,从分析作者的作品特点,引出本课主题及主要内容。在讲解课文内容时,教师不仅要讲解课文内容,还要让学生想一想“自己的每根手指有什么长处,又有什么短处呢?文章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之后在黑板上画一个表格,将每个手指的优点和不足都罗列出来了。班级同学则需要根据生活中的事情,对每个手指的作用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得出结论:每个人都有一双手,十根手指,每个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只有团结一致,攥成一个拳头,才能在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教学做合一"思想,对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为了更好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还应设计一些实践活动,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
        参考文献
[1]陶娟.行知理论指导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同步提高的有效策略[J].情感读本,2020(05):129.
[2]唐芸.教学求真,知行和乐——结合陶行知教育思想谈小学语文教学方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19(12):52-53.
[3]冉茂娟.田园教育:用行知思想破解现代语文教育难题[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19):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