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视域下大班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期   作者:刘汝英
[导读] 幼儿园升入小学的这个阶段,称之为幼小衔接,处于此阶段的大班幼儿需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能力以适应小学生活
        刘汝英
        厦门市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升入小学的这个阶段,称之为幼小衔接,处于此阶段的大班幼儿需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能力以适应小学生活,不至于出现学习障碍。但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或只侧重于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本文针对当前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调整策略,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幼小衔接  大班幼儿  学习习惯
        对于幼儿来说,从幼儿园至小学为其成长中极为重要的过渡阶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领》中提出:在与小学相互衔接的过程中,幼儿园应强化家庭、社区间的合作,对各种教育资源予以综合利用,以为幼儿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创造有利条件[1]。幼小衔接作为幼儿成长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及家长需遵循幼儿思维方式及心身特点,对其学习习惯、社会技能及环境适应能力展开针对性培养,促进以上能力提升,使幼儿更快、更好的适应制度性较强的小学教学管理,为后续学习及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所谓幼小衔接指的是为使幼儿可顺利自幼儿园过渡至小学,所采取的诸多准备工作,最主要的即过渡性教育及适应性准备,这一过程需要幼儿园、家长及小学三方面的配合及相互协作。学习习惯就是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日复一日,且反复练习所形成的自动化行为模式。对此,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什么?教育即对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其为学习基本要素,促使幼儿小学学习态度及学习动力更为充足。
        二、当前幼小衔接中幼儿学习习惯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幼小衔接视域下,幼儿学习习惯包含倾听习惯、专注力、正确的坐写姿势、阅读习惯、善于提问的习惯。
(一)幼儿自身习惯
        处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为年幼稚嫩的儿童,各方面仍处于不断发育中,在学习习惯方面,目前来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其想象力较为丰富,但注意力往往难以集中,自制力处于薄弱状态,对于主动学习的意识较为缺乏,而且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做出针对性的独立思考和解答;常见的活动或学习行为不能重复给予掌握,操作玩具、各自储物柜等均比较凌乱,缺乏自我整理的能力;在阅读绘画时,不能保持正确坐姿,握笔姿势也不太规范;在遇到困难时,部分幼儿过于依赖老师或家长,自己不能够独立完成活动[2]。此外,很多幼儿不懂得去倾听他人的意见,相互之间缺乏沟通交流。
        (二)园内教师指导方面
     在幼小衔接视域下,针对大班幼儿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幼儿园在授课内容设置方面强调与小学教育的接轨,并强调幼小行为习惯培养,这样就使得幼儿学习难度及压力陡然增大,对于幼儿天性难以兼顾。分析原因,在幼小衔接阶段,大多数幼儿教师更强调幼儿对小学知识的习得,缺乏对学习习惯的培养,将教学方式提前小学化,但事实并非如此,其更应该注重的是对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家庭教育指导方面
     繁忙的工作使许多家长无暇教育孩子,并认为将孩子送至幼儿园,自己可以舒舒服服甩手,一切教育问题都是老师的,并将孩子成才希望寄托在教师身上,对于幼儿在知识掌握方面给予更多关注,而对学习习惯的养成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此外,部分家长认为幼儿年龄尚小,在生活及学习方面给予过多照顾,以至于幼儿自主学习能力难以获得提高。


        三、幼儿衔接视域下培养大班幼儿学习习惯的具体策略
        (一)重视幼儿学习习惯养成
        孩子犹如一张白纸,其学习习惯来自于后天幼儿园及家长的干预和指导。作为幼儿最常逗留的场所,幼儿园应承担起纠正幼儿坐姿不端正、握笔姿势不正确等情况。为使幼儿更好接受,教师可以以幼儿心身特点进行有趣歌谣创编,如《纪律歌》、《坐姿歌》及《绘画姿势歌》等,将正确的动作要领等融入歌词,帮助幼儿牢记于心,引导幼儿遵守活动规则,集中活动上不随意离开座位,并且认真倾听故事,主动与老师进行配合。对于活动表现优秀的幼儿,教师应主动及时进行表扬肯定,以树立榜样力量,鼓励幼儿间相互模仿学习。
        1.在幼儿教育领域,对于注意力及观察力的培养可谓是其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对此予以重视,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方式,令其注意力在某一事物上保持较长时间之间,以便在进入小学后,可保持整节课均处于注意力集中的状态。比如为幼儿提供图片,引导其自两幅相似图片中找不同,以对其观察力和注意力给予培养。同时可以合理的对记忆游戏进行设计,以使之在短暂时间内记忆图片信息,通过教师发问,以实现对幼儿观察力及记忆力的培养。
        2.在幼小衔接阶段,应引导幼儿养成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培养幼儿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首先,教师应针对幼儿的兴趣点进行活动设计,创新活动内容和教学方法。比如幼儿通过绘本的有趣画面,生活中的数字等激发幼儿主动阅读、积极思考,在不断的阅读和思考中,积累对汉字的认识,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数概念时间、空间的理解,为以后更好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师应树立正确教育理念
     教师作为幼儿在园学习的引导者,首先应对自身教学观念给予优化,强化幼小衔接工作全面认知,依据幼儿心身特点于教学中合理对学习任务进行布置,更好开展学习活动,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3]。比如教师可借助大班幼儿课程探究中的诸多实践活动(动手、动脑活动),促使幼儿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掌握正确握笔方法,并养成良好习惯,增加幼儿动手能力锻炼,促使其学习主动性提高。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可在活动中获得亲身体验,使其整体能力得到提升,并对于做事的逻辑性有所增强,有利于思维的发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家长协同引导促进习惯养成
    大班的幼儿处于即将升入小学的关键阶段,将面临更多的学习任务,幼儿自身阅读能力的养成,可更好的促使对小学良好生活的适应,并带来更多益处[4]。为达成这一目标,家长需要与幼儿园紧密合作、相互协同,以营造良好阅读环境及氛围,可以通过绘本阅读活动的创设、“亲子阅读”活动的开展等,使幼儿觉得阅读是一件有趣的、喜欢去做的事情,使之真正爱上阅读。家长在书籍的选取方面,应考虑以适宜幼儿年龄段为宜,并契合其心理发展特点。对于阅读习惯的良好养成,可促使幼儿思维和眼界得到有效拓展,知识积累量不断增加,同时可培养其审美能力,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丰富。此外,在完成家庭作业时,家长应对幼儿握笔姿势习惯进行关注,并纠正错误姿势,经由一对一指导,加深幼儿认知,弥补幼儿园引导中的不足。家长也可鼓励幼儿讲述在幼儿园里自己学到了什么知识,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掌握了什么本领,满足幼儿自我荣誉感和自豪感,更为积极、专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在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应遵循基本的原则,首先,教师及家长均需对自我教育理念进行优化和调整,明确幼小衔接并非知识衔接,其更重要的是各方面综合能力的衔接。在幼儿园、家长及小学老师三方的共同努力下,采取更为适宜而且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对幼儿学习能力和内在本质进行有效的培养,并以鲜活、生动的方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保护其求知欲,对其进行耐心指导,引导其逐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并通过反复练习,使之持之以恒的保持良好习惯,以实现幼儿自幼儿园升入小学的顺利过渡。

参考文献:
【1】梁艳, 张玮. 幼小衔接视角下大班幼儿学习习惯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9):51-51.
【2】戴佳. 幼小衔接视角下的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培养探讨[J]. 学园, 2018(15):137-138.
【3】李连鹏. 大班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自然"衔接"小学[J]. 山西教育:幼教, 2019(6):22-23.
【4】曹慧丽. 浅谈幼小衔接培养大班幼儿学习能力研究[J]. 传播力研究, 2020, 4(09):181+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