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金山 李雨洪
重庆市彭水县保家镇中心校 409607
摘要: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有效实践,对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当下,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存在图形教学忽略师生课堂互动、空间教学脱离社会生活经验、解决问题教学违背学生日常生活经验、探索规律教学偏离学生认知水平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学情境的问题指向不明、教学情境的适宜性不强以及教师缺乏对学生知识经验水平的了解。为了提升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水平,教师应采取以下策略:根据认识差异进行提问,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融合多媒体技术,关注学生的形象思维;凸显教学实践性,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情境教学的重点在于将学生的认知特点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应用
引言
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中的学习更加优质高效,快速理解和记忆所学数学知识,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积极探索高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小学时期的学生由于年龄原因,他们还不具备较强的思维逻辑能力。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他们所熟知的生活展开教学活动,这样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就会形成一种熟悉感,不再感到枯燥陌生,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简单很多。基于此,本文深入探究了生活化情境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旨在为广大小学一线从教者提供参考。
1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问题
1.1图形教学忽略师生课堂互动
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因此,图形内容的教学应紧扣图形的核心本质特征进行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更深刻地认识图形,进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高阶思维。图形教学要求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创设情境,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确保学生参与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然而,在实际的图形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单方面地进行知识灌输,机械式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旁观者。
1.2传统教学方式呆板
当前人们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很多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能够上一所好学校,在这种思想下也就形成了人们只看重学生成绩却忽略了学习过程,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也是呆板地展开教学活动,学生在课堂中只能被动地听教师的讲解,课堂中最为活跃的并不是学生而是教师,教师占据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并没有得到重视,学生在这样的数学课堂中唯一能做的就是认真听教师的讲解,老师为学生讲哪些知识、哪些内容,学生在台下就听哪些,在听的时候也不会有自己的思考和自己的疑问,更不会提出自己的质疑,教师无论讲得对于错,学生都是照单全收,不反驳更不会发问,课文十分枯燥烦闷,如果问学生们哪里不懂或者有什么疑问,学生们更多的时候是沉默,可能连学生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懂哪里不懂!老师用这种灌输知识的方式进行教学,老师不轻松,学生学习起来又太过于勉强,因为学生没有什么自主性可言,没有独立的思考空间。对于小学数学知识学不好也是情有可原的事,因为在教学方式上就出现了问题。
2问题情境设定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
2.1依据认识差异提问,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充分利用学生的认识差异,有意识地选择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内容,适时在情境中设计能够引起学生深思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核心力量。在情境教学中,问题情境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运算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互换角色,即学生出题,教师答题,让学生观察教师如何又快又准确地答题,从而掌握新的计算方法。
又如,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一道题延伸出多道题,让学生在对比中掌握更多知识点,如从题目“李叔叔月收入5000元,王叔叔月收入4500元,李叔叔和王叔叔月收入共计多少元”延伸出题目“工作一个季度后,他们一个季度的工资是多少元”。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的认知差异,让学生思考哪种方法更简便。
2.2教学情境生活化
如果想要顺利实施生活化情境教学模式,那我们就需要构建出高效数学课堂,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轻松地学习,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了能够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我们必须要从数学的基本价值出发,在课堂中构建的情境必须要与学生所熟知的生活密切结合到一起。小学时期的学生由于受到很多限制,他们的实际生活经验不足,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使内容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越贴近他们的生活,他们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就会越高。因此,教师在进行新课导入时如果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情境,就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比如,教师在进行生活情境设计时,可以从学生的身边实例入手,然后结合学生接下来要学习的新知识,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更好地接受这些知识。如教师在讲解“圆的知识”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显示出来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圆。在学生观看完图片后,老师可以问:“同学们,看完图片后你们有什么疑问吗?如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而不做成方的呢?”如果有学生回答道:“因为方形的车轮不方便滚动,滚起来也不平稳。”就说明学生们无法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给出科学准确的答案。这时,教师就可以自然引出接下来的新课了,告诉学生今天学习的新内容就可以给他们一个正确科学的答案。这个时候学生的求知欲是最强的,他们会带着迫切的心情融入新课程的学习中,这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3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中要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渴望,教师要根据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强等特点,从不同角度设计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例如在学习“多边形面积计算时”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帮助学生用推理、比较的方法找出三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加深对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意识。
2.4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知识获取与能力提升的最大动力。在问题情境创设过程中,要让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其在分析、解决问题的同时获得个性化成长。教学实践应立足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有助于学生在趣味性问题情境中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如讲解“除法”内容时,教师为了加深学生对“试商”知识的了解,可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兔子妈妈与兔子宝宝在菜园中发现许多根萝卜,兔子妈妈数了数,对宝宝说:现在一共有80根萝卜,要使我们得到的萝卜数量相同,每个人可得到多少根萝卜?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出正确答案。接着继续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两只小灰兔过来了,兔子妈妈说:我们应该和小灰兔分享我们的食物,这时我们每个人可得到多少根萝卜呢?学生发现不能运用除法直接进行计算,教师继而引出“试商”这一概念,将枯燥乏味的知识点变得生动化,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结语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在积极推动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实践时,除了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问题,还应选择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让小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知识、体验情感、享受收获。
参考文献
[1]范维明.情景教学推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解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10):66.
[2]刘丹.运用情境教学推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校园(中旬),2016(1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