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云萍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介福中心小学
摘要:思维就是我们在面对一个事物时,对于它的特点、现象、规律进行的一种间接性的反应过程,是一种精神活动,这种思维影响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方式,也影响人们的处事方法。而数学思维是学生们数学学习过程中养成的一种看待数学问题的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能力的养成对于学生们数学的学习以及生活中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有重要的影响。笔者根据近几年的数学教学经验,浅谈一下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思维 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 数学学习过程
在传统教学当中,数学的主要作用是计算,所以会出现公式化教学,以一个公式或多个公式的固定组合来解决学习中的数学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大大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同时让数学学科变得刻板枯燥,抽象性特征更加明显,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数学新课标中明确表明,数学不能仅仅作为人类生活的辅助工具,还要通过数学知识本质去领悟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而数学知识的主要体现就是数学思维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理性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今天本文将针对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进行深入探讨。
一、激发学习兴趣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伴随着兴趣的产生而产生的,而浓厚的兴趣是靠着反映敏捷的思维作基础的。所以在教学中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定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入:唐僧带着三个徒弟去西天取经,有一天,悟空摘来一个大西瓜,要给师傅解渴,贪吃的猪八戒看到了,就急着想去抱西瓜吃,悟空大喝一声:“八戒,你是想吃这个西瓜的二分之一还是五分之一?”八戒连忙说:“我吃这个西瓜的五分之一。”悟空就切这个西瓜的五分之一给八戒,而让师傅吃这个西瓜的二分之一。八戒看到师傅吃的西瓜比他多,疑惑不解,5不是比2大吗?为什么二分之一大于五分之一呢?这段生动有趣的故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了,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再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一进入课堂就出示相同加数的连加法:2+2+2+2+2,5+5+5+5。题出来后立刻说出结果,问学生:“我算得对吗?快吗?”然后带着神秘的色彩说:“只要你们出加数是相同的连加法,不管有多少个加数,我都会很快很准地算出结果。”再让学生注意力非常集中,都急于想知道老师有什么诀窍,自然处于了积极的思维状态。
二、注重基础训练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适当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所以能取得更好地学习效果。应该让学生善于思考,提高思维能力,就应该重视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学习地训练,在教案讲课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由浅到深、观察分析的认识能力。在上课讲解例题时,应该和学生共同探索,应该让学生学会提前预习的好习惯,学会如何分析。
在小学数学基础知识讲授教学中,加强对法则、定义等的教学,这同样也是对学生更加初步的重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
但这方面的教学内容比较笼统,小学生年龄小,日常生活经验不足等原因,小学生学习笼统的知识,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而产生更高的飞跃,感知认识应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具体形象是数学抽象思维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信息源泉。在每天的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应注意由抽象到具体,逐步增加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开始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圆形物体举例,让学生认识圆和其余平面图形的一样地方,但画圆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想法画法。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好奇心充分调动起来,生生动手动脑,很快多数学生知道还学会用圆规及借助圆形物体(如水瓶盖、圆橡皮、硬币等)画圆的方法。这时候快速表扬学生,主动动手参与加、积极探索,再询问:“如果要建一个圆形大花坛,能用圆规画出来吗?”这样又进一步鼓励了学生,学生你追我赶地投入思考动手实践过程中。多种多样形式的鼓励、评价、激励思维也很重要。
三、自主互动探索
自主探索是学生在学习中要独立思考,并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基础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互动交流是学生彼此交换想法,探寻解题的突破口。在这个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自己的思维模式出发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接下来的交流中,转换角度去重新思考,在这样的碰撞和矛盾中,学生的数学思维也会逐渐形成。
如,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学生的解题思路特别窄,同样的问题,换一种问法就不明白了。这其实就是思维的广阔性比较差,在分析问题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问题稍微有些变化就不知所云。以小学一年级“比大小”的问题为例,如果教师将两根长短不同的铅笔放在桌子上,学生很快就能判断哪根较长,哪根较短,但如果教师放置了三根铅笔,再让学生进行比较时,有的学生就会出错。这时,教师不妨让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大家一起找出正确答案。在经过几次这样的训练之后,学生就不会出错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问题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通过方法指导与小组交流寻找最佳的解决对策,这样就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从感性材料入手
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应加强对概念、法则、定律等过程的教学,这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由于这方面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等原因,因而我们只是重视了“算”放弃了这样一个抽象思维训练的机会。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形象是数学抽象思维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信息来源。平时的日常教学时,我们应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的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角”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角的正确概念,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如三角板、五角星和张开的剪刀、扇子形成的角等,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角。接着再通过实物演示,将两根细木条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的一根,直观地说明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并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学具亲自动手演示,用运动的观点来阐明角的概念,并为引出平角、周角等概念做了准备。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管如何,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点拨、解疑,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进行观察、思考、分析、交流和论证。当然,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但只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手段,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就一定会有成效。
参考文献:
[1]郭丽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教育,2020,(17):80.
[2]李爱梅.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才智,2020,(9):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