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美香
海丰县海城镇中心小学,广东汕尾 516600
摘要:小学音乐本身是音乐教育的启蒙,小学音乐本身强调了师生彼此之间需要达成良好的互动,然而,当下的音乐课堂中,互动模式仅仅局限于形式层面的互动,而这些互动是否科学有效,其效果如何,是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的。因此,本篇论文的核心研究点,就是基于小学音乐课堂当中的师生互动情况,进行内容的探讨,以便推进其对于音乐教学本身的较强现实性意义。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师生互动
一、小学音乐课堂师生互动的原则
1.双向建构原则
以理论而言,对于个体本身在学习和对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其本身会学校内容材料和周边环境氛围达成一定的互动。这本身体现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师生互动的综合过程中。教师本身已内容为核心的互动方向,依赖一定的环境设立,和游戏活动来达成良好的学生互动。这些互动必须是双向的。一方面,教师和学生要形成双向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这一互动。另一方面,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来调整互动。
2.整合性原则
小学音乐课堂的师生互动中,需要遵循整合性原则。基于认知心理学来说,学生需要掌握某种知识,就是需要通过比较复杂的过程。在音乐课堂上,师生互动本身,教师需要以学生的知识维度为基础,以此来设计活动,最终达成学生对知识能够很好吸纳的目的。
二、小学音乐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1. 教师课堂教学中缺乏主导作用
首先,在一些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会即刻改正学生的错误,而没有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引导。这一方法从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受到打击,也导致小学音乐课堂师生互动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和深度等。
再者,在小学音乐课堂师生互动中,课堂秩序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混乱。如一些教师要求学生探讨一首音乐歌曲的情感表达方式,因为没有进行科学和正确的引导,这一探讨最后变成了一些课堂纪律意识差的学生进行聊天的好机会。这一问题的产生明显背离了课堂探讨的初衷,也表现出教师未能发挥其主导作用。
2.音乐欣赏体验性不足
音乐欣赏本身强调了体验式的多元发展,从而加强学生对于知识形成一定的认知。基于小学课堂教学实践来说,因为缺少良好的体验效果,所以一些学生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是下降的,而音乐效果本身不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师生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是无法达成高校互动的。如,在小学期间推进音乐及教学的时候,不少音乐教师也仅仅是利用音频来让学生进行音乐赏析。基于小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知识维度来说,让他们通过听觉系统达成对音乐曲目知识的构建,是非常困难的。
3.教师与学生缺乏合作互动
在小学音乐课堂互动教学期间,乐器是一个主要的桥梁和中介能够推动师生以乐器为基础的学习和演奏来达到互动的深度和广度。在调查中得知,不少学生是期望教师可以和自己合作来完成这一合奏,进而提升自己的器乐学习的信心。令人惋惜的是,不少小学音乐教师较少“弯下腰来”和学生予以器乐演奏的合作和互动。
三、改善小学音乐课堂师生互动的对策
1. 明确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主导功能,主要强调个体本身在社会当中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发挥效果优劣以便对师生课堂形成良好的互动。教师需要激励学生,以及和学生进行合作。作为小学音乐教师,需要认真执教。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帮助他们更好的纠正问题。教师不但需要帮助学生融入课堂,还需要帮助他们领悟音乐的魅力。
2. 重视音乐欣赏的体验性
教师能够借助情境表演转变对音乐的综合欣赏水平。如在《蜗牛和黄鹂鸟》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角色扮演,更好的参与到课堂互动当中,借助舞蹈编排,也可以允许学生参与进来。再比如,在对《太阳出来了》时,可以通过舞蹈引导学生来模仿,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的融入其中,在曲目中形成共鸣和融入感,从而更好的帮助教师开展教学任务。
3. 重视师生器乐合作互动
师生器乐合作是能够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教授需要引领学生进行节奏的创创作,促使学生进行节奏的创编,教师予以智慧。比如:在选定一个音乐主题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打击乐器,使得学生们可以自由的选择,编配节奏型为该歌曲伴奏,教师则作为指挥者,借助这一形式能够促进学生提升器乐创编的热情。要尤其关注的是,在实施师生器乐合作互动时,要全面分析学生的演奏能力,在器乐演奏的难度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参考文献:
[1] 田映红.小学音乐合作学习的探索[J].当代音乐,2016(21)
[2] 张紫屏.师生互动教学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发展研究,2015(6)
[3] 肖湘平,徐小霞.“互为主体”师生互动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