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涉农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期   作者:梁秋艳 杨传华* 张艳丽 孟庆祥
[导读] 务农重本、本固邦宁。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支持未来五年“三农”领域的主攻方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梁秋艳 杨传华*  张艳丽 孟庆祥
        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154007

        摘要:务农重本、本固邦宁。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支持未来五年“三农”领域的主攻方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振兴,高校涉农人才作为推进乡村人才的主力军,必须坚持服务“三农”、科技兴农、创新实践的培育理念,把“新农科建设”目标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快实现高校涉农专业教学体系的转型升级、人才体系全面进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实现贡献更大的智慧力量。文章就该问题做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新农科建设;涉农专业;农业工程;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引言:
        2018年教育部提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革现有的涉农专业,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专业优化、课程改革、实践教学、师资培养、协同育人等方面的改革的“新农科”建设目标。“新农科”是基于我国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和未来需求,立足当前的农业人才基础,致力于培养一专多能、理论实践经验丰富、头脑灵活、有干劲有闯劲的复合型人才。就农业工程专业来说,践行该理念,充分融合基础农学和农村发展专业,改革创新,构建新农科学科体系。
        一、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对涉农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在当前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后,新农科建设的目标已经全面转向乡村振兴,稳步地实现现代化。而农业农村领域的发展任务千头万绪,要想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就需要既要有专业技术能力又要有社会经济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担此大任,因而新农科的建设就是要培养具有多元化知识储备和应用能力的高级“三农”人才。
        一是要立足于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进步来加强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我国农业机械化率、农业种质资源质量、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产业链深度和广度这些关键性农业发展指标,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受制于我国的地理条件限制,人均可耕地面积匮乏,农业基础设施无法有效配套,基层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支撑能力弱,农业科技推广普及和创新处于较低水平。这就需要有一大批的具有综合农学知识背景的基层科技人才、中层管理人才、高层决策人才充实到“三农”队伍,因而作为统领涉农各专业的农业工程专业人才的培育已经成为了当前涉农类高等学校教学创新改革的一大重要目标[1]。通过加快培育现代农业科技、管理人才,为发展生态、绿色现代农业出谋划策,积极推动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加快新型农村经济体制形成,实现农业多层次科技创新、研发、推广人才布局的建立。
        二是立足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培养定位。农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为农民实现富裕富足做好长期的机制体制保障。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短板是要素资源配置效率低,市场机制不够健全、农业主体的弱势地位固化、生态环境承载压力较大。很多地区的农业生产经营仍然延续着低效率、高污染、破坏生态的路子,生产要素仍然要依靠化肥农药地膜激素等,这些与生态保护相悖的要素投入显然制约了现代绿色农业的转型,在农业开放程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我国落后地下的农业经营方式势必受到国际上先进的农业经营主体和市场的冲击,会严重损害农村农民的利益。因此,新农科建设必须要立足目前的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加快综合性涉农人才培养改革,通过人才输出带动理念、技术、资源输出,逐步改变不利现状,推动农业绿色循环发展[2]。


        二、符合新农科建设路径的涉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举措
(一)构建多层次的实验创新教学模式
涉农高校经过多年的教学时间,探索形成了一套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和理论创新作用的教学模式,即实验教学模式。它主要解决了当前涉农专业面临的现实短板和问题。比如课程内容重复设置问题、大班教学机制下实践和实验课程过于集中,先关器材设备资源需求矛盾突出的问题[3]。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地优化涉农类专业的试验教学体系,实现实验实践教学资源的高效配置,提升教学效率,减少重复、验证的实验内容,灵活安排实验课程来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创新性。特别是对于农业工程专业而言,它涉及了有关农业种养殖等基本的农学技术实验,也和农业主体的经营管理、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现代工厂化农业的工程建设等诸多方面相关,因此要更加注重课程协调配合,实现各类试验的优势互补相互衔接。
(二)着力打造联动教学模式
同时要在教学中体现差异化和层次性,可结合实验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设置基础性、提升性和创新性的教学体系,与高校当地或者全国范围内合作开展的农业工程试验开发项目相结合,分类梯次的开展教学,让学生们通过不同层次的课程学习,都能在符合个人学历层次、职业定位、发展方向上找到与农业农村建设的契合点,更有利于实现人才输出和农业发展需求相匹配。比如基础性的教学以本科生为主,掌握基本的农业生产操作技术、工程建设理论和工艺,而提高性这是以结合具体的地区农业生产情况,进行大规模的实践教学,探索创新性的教学则是要瞄准农业工程的前沿领域,在理念、技术、思路上实现实质性的突破,以科学研究为主要目的,助推提升农业科技实力和水平。在新农科背景下,西北某高校积极把多元涉农学科旱农学、农作学、农业生态学、种子学等部分课程实验教学融合到农业工程专业体系当中,搭建起了基础实验课程架构,从不同层次、不同维度来组织学生参加实践,为未来进入生产一线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4]。
(三)积极推动实习教学模式创新
高校探索把基础理论、学科专业、外出实习三者的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重点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果转化和应用能力。老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在农业生产、农村经营和管理的一线中得以运用。比如以农业种植领域的教学为例,让学生能够亲身到田间地头深入了解作物生长规律、作业管理方法、问题分析和解决办法等,增强实践经验。可以和高水平农业科学研究院或者科研平台进行联合,开展集中化、规模化、交叉式的综合实习、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拓展实习的形式,瞄准数字农业的发展方向,推动农业工程教学的现代化水平。
(四)探索建立创新创业性实践教学模式
创新创业是当下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重要发展路径。涉农高校可以探索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新机制,鼓励学生尝试科研创新与创业大赛,把所学知识整合运用,坚持学生主体地位重在培养其创新思维和科研素养,以增强其综合实践能力。按照新农科建设的战略目标,探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聘用其为科研助理,预先开展科研能力的培养,即可以做好毕业设计和论文也提升综合实践能力。
        三、结束语
        高校涉农专业建设要坚持与新农科建设背景相协调,瞄准未来农业工程领域的人才和实践发展需要,围绕基础实验、课程理论、实践实训等环节不断改革创新教学体制机制,构建产学研一体的教学模式,实现学以致用、研学互助培养方式,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现代乡村建设打造一支可堪大任的涉农专业更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吕新,张泽,侯彤瑜,等.“新农科”背景下农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8):16-18.
[2]许骥坤.新农科背景下绿色食品生产开发与利用课程设计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20,No.776(18):254+259.
[3]吕杰.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农业高校教育改革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9(2):3-8.
[4]刘波.新农科背景下园艺专业"1+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现代园艺,2020,v.43;No.419(23):198-199.

作者简介:梁秋艳(1981-),女,讲师,工学博士,研究方向:农业工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通讯作者:杨传华( 1970-) ,男,黑龙江嫩江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 农业机械装备与关键技术、高等教育研究。
资助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研究项目(SJGY20190662);佳木斯大学农业工程优秀学科团队项目( JDXKTD-2019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