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娜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150001
摘要:高校教学的改革一直在深化,学校教育的地位受到大众前所未有的重视,特别是理工类院校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培养探讨研究。理工类院校科学性较强,为了促使学生的多样化,学校进行外语教学,这一改革受到了很多的呼应,但实施过程中却依旧存在不足。外语教学不能发挥出自身优势,被传统教学模式阻碍,学生综合素质不能适应这种模式。如何顺利有效地开展外语教学是亟需解决问题,本文将结合高校外语教学的开展现状,分析制约制约因素,提出优化教师团队结构,教师队伍应该加强学科素养;设计符合学科特点的课程内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外语教学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理工科学校;外语教学;教学改革;人文主义精神
引言:
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进程中,教学改革是重中之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生全面发展,高校教学的形式现今向多样化发展。为了促使学生全面发展,顺应时代要求加强对人文精神的培养,一些院校开始运用外语教学这一手段。外语教学在一些理工类院校的开展虽已有一定的见效,但是还存在一些需解决的问题。目前不能与学生的需求相适应,教师团队需优化,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多元互补融合程度不够,为打破这一格局,需从研究人文主义精神的本质内涵出发,寻找有效开展的途径。
一、人文主义精神的内容与作用
(一)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
所谓人文主义精神可以从三个纬度去阐述,首先是最基本的人们对自己幸福的追求,还有维护人活着的尊严;其次是人们对于真理地不断验证的动态过程,在实践中完善;最后是探索人为什么活着,生活的意义何在,关注人的精神生活。这与科学主义精神是相对的,但是却也是统一的。在追寻科学真理过程中,人文主义精神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自然属性,注重人的精神培养和全面发展,这符合时代发展的特点。
(二)在理工类院校中人文主义精神的作用
在理工类院校一直注重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但是随着教学改革,人文主义精神的培养也成为重中之重。人文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不是在绝对的对立面上。两者有机融合,更能培育出健全人格的新时代学生。这不是一个只注重专业技能的时代了,外语教学作为一种媒介让学生感受到与严谨理工学科不一样的人文属性。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在学习专业理论时也能感受到不一样的体验,因其外语教学的语言性和人文性,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受到人文主义精神的熏陶。这样有利于对学生的精神培养,更能使学生精通掌握一门外语,体会语言多样化的魅力。
二、外语教学中人文主义精神培养的现状
(一)外语教学不能发挥出优势,人文主义精神与理工学科联系不紧密
在目前高校教学全面改革的进程中,受到理工学科的本质、特点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外语教学很难发挥出优势。首先教师对于外语教学的人文精神属性认知不够深刻,认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相悖,他们更容易坚持传统的教学模式,把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就足够了。把人文主义和科学精神彻底分开,很难创造出有利于人文主义精神培养的教学环境,而且大部分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指导,考虑多种现实因素,难免会对这产生有一定的排斥心理,不能轻易接受新事物。还有外语教学结合专业课程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老师的英语功底,再加上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培养,这就是需要特别高的职业素养。结合当今教师团队的构成,明显不能满足外语教学中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培养需求[1]。
(二)学生综合素质不能与外语教学相适应
目前,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但是也有一些学生无法用英语正常交流。这很大程度阻碍了外语教学在高校的改革进程。由于外语教学的特殊性,综合素质要求高,一些学生在户外面对具有挑战性的英语专业课程是往往表现乏力,不具备在接受知识的能力。这使得外语教学的人文主义精神价值丧失,不能发挥出丰富学生的精神内涵、学科与人文相适应的作用。怎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是高校教师、科研工作者等亟需解决的问题,要不然外语教学的开展将会受到很大的阻力,更别谈人文主义精神的培养。外语教学与理工科专业课程并不是简单的结合,而是需要分析各自的特点,挖掘外语教学的本质及其在人文主义精神培养发挥[2]。
三、外语教学中人文主义精神培养的对策
(一)优化教师团队结构
目前,大多数体育教师对外语教学的作用以及人文主义精神认知不高,高校想要顺利进行改革就必要重视教师的培养和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以确保教师的整体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只有教师充分认识到人文主义精神的必要性,了解外语教学的特殊性和人文主义精神的实质内涵,才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挥出优势。倡导他们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顺应高校教学改革热潮,但这不是专业内容和外语的简单结合,而是和外语教学有机融合,在教学中体现出人文主义精神,促进高校教学的长足发展。教师可以利用外语教学的特点将专业课程内容的趣味性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该项专业课程,同时也能在学习专业课之余掌握一门外语,加强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教师应在改革中前行,理清人文主义的内涵以及认识到外语教学中对学生人文主义培养的作用,外语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外语与专业课程的叠加,更是符合专业课程的特点和突出语言类的人文性[3]。
(二)设计符合学科特点的课程内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今大学生作为新的一代思想比较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与时俱进的特点明显。设计符合学科特点的课程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势必要的,他们可以很快地适应外语教学的课程内容和理解人文主义精神的时代内涵,并且在新的模式下取得长足进步。但是,现今的改革脚步并没有和他们的特征相适应。观念应从以前的“育体”向“育人”转移。学校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原有滞后的思想,考虑学生的切实需求。不仅仅是把内容传授给学生就够了,顺应学生的发展,设计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符合教学模式和内容课程。在外语教学中突出人文主义精神,不仅仅是外语和专业内容的结合,还要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促进学生多元化全面发展[4]。
四、结束语
改革一直在进行,但是改革的前进方向要准确把握。结合理工科院校外语教学的契机,分析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阻力,外语教学不能发挥出有效培育学生人文主义精神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和学校重视程度,应加强对于体育教师的外语教学能力培养和重新审视外语教学对学生人文主义精神培养的作用,制定与学生实际能力相适应的课程内容度,过大过小难度的课程都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外语教学的难度不仅是在专业课程的融合上,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人文主义价值。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之余,还能感受到人文主义精神的熏陶。
参考文献:
[1]陈放. 高等外语教育中人文精神解读[J].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16, 33(004):P.109-112.
[2]蒋敏,周晓玲.论大学英语智慧教育中注入人文主义情怀的策略[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3):156-157.
[3]王欣.人文化英语教学中的联想思维培养[J].山东外语教学,2020,041(002):60-67.
[4]鲍明捷.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文化导入模式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004(010):106-108.
黑龙江省教育厅2020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理工类民办院校外语教学人文主义转向策略研究 课题编号:SJGY20200473(2021年1月至今)
梁娜 女 汉 哈尔滨 硕士研究生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副教授 研究方向:外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