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
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广东省茂名市 525000
摘要:文章围绕余华和施蛰存在文学观上的差异及相同观点。二者的部分观念均来源于弗洛伊德学说,在心理真实感、文学现实以及心理刻画上均有异同点,各自均形成独特的现代文学创作形式及观点。
关键词:余华;施蛰存;真实感
引言:施蛰存受到西方的现代主义影响,和我国传统文学理论融合。强调内在现实以及现代情绪等。而余华则打造“叙事游戏”,吸收西方的现代派的经典,其文学观饱含非理性及不确定,和传统意义的真实南辕北辙,借助心理时间呈现文学现实。
一、心理的真实感
余华与施蛰存在文学创作中,均强调心理的体会。但二者在此处的差异体现在,前者的观点更多是质疑真实,而也可以说是解构真实。余华质疑的对象是经过人为粉饰后的现实,其更偏重于在传统观念中的真实,在余华的文学作品中,真实并非人们能认识到及认同的,其真实是不允许任何形式上的加工,表现出最原始的真实。而后者注重心理层面上的真实感,不受外表的影响,还原人物内心的想法。在施蛰存笔下的真实极为复杂,且不愿被人们直视,和余华的“真实”有极大的差异。
(一)内在现实的真实感
施蛰存侧重内在现实,寻找心理情景,其有关心理分析的作品,均是在向读者展示人心。施蛰存提出“内在现实”,讲究万事万物的内部,其和现实主义完全相反,将描写的笔触点在人心,突出心理的复杂。该种侧重内心真实的文学观,保留弗洛伊德的部分内容,结合我国彼时社会情况与人性等要素,把心理分析运用在文学创作中。施蛰存还强调心理分析和心理文学作品有差异,前者可归纳到现代主义范畴中,是借助精神分析展现出个体潜意识,而后者为现实主义,偏向于心理的客观陈述。心理小说作品形成历史可追溯到世纪,心理分析组拼接则诞生于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以出现时间的角度来看,施蛰存的文学作品属于心理分析,并是直击人心,可分成上意识、潜意识以及下意识。
施蛰存在真实感刻画上,比较侧重心理分析,以其文学观来看,真实存在的人物,尤其在他人看来是良好形象的一类人,他人看到的是外观表象,极可能为假象,会有内心矛盾冲突。弗洛伊德的分析理论中,明确指出该种内心真实,并且突出人格构造上本我及自我、超我三者之间的冲突,本我是相对占据主导的一项。施蛰存简介弗洛伊德观点展示内心真实,呈现出个体无意识下的行为,和理性之间的对撞,突出个体的自我。内在现实的构建,需依托于心理分析,探索笔下人物受到社会现实局限压制下的潜意识和力比多产生的分类。在施蛰存的文学观中,文学作品需要突出人物心理,透过精神分析刻画,体现出个体的内心活动。在其文学创作中,始终秉承该原则观点,在施蛰存的小说文学中,展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以形成心理过程。在其《善女人行品》中,分析女性心理,描绘出彼时女性身处满是虚假的上海,外在的生活态度与内心病态。在《将军的头》中,能更多突显力比多和理性观念的对撞,种族与爱的矛盾[1]。
(二)贴合真实的紧张感
透过余华的文学作品,不难看出其文学观中包含真实和虚伪,根据余华本人曾表现的创作观点,其追求更为贴合真实的内容,一直以来,余华文学作品始终在展现与现实之间的某种紧张联系。事实上,余华真实文学观,比较混乱,甚至存在自我矛盾的部分,其个人在“真实”上的理解别具一格。具体来说,其一,真实可看成个体精神层面上的概念,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及自我性,包含对现实的欲望。真实有正常人体感知以及欲望、愿望,和其他各类形式上的感性体会。余华强调,仅有人具备真实的精神。在此文学观下,全部事物均是可信及随意的,个体能在精神世界中作出任意行为,并加以体会。其二,真实也能看成客观实际上的事实,个体观点一定会有被评为陈旧的时候,但事实始终是与时俱进的。面对事实,任何形式的创作和精神体会出的内容均是弱势的一方。而此是由于事物本身有多元化说法,并均有自认为的真实,始终处于其形成的初始状态,后续的所有理论都不能撼动其原本的样貌。
余华对虚伪的理解为:一是现实中的虚伪,生活均不现实,个体精神为真实。在现实世界中,真实和虚伪相互依托掺杂,难以清楚辨认。其二,生活经验具有虚伪的属性,个体会被生活经验干扰,在不断的积累中,个体认知逐渐不具备真实性。该类经验让个体始终处于无任何变化的环境中,只能根据实物原本的状态,完成主观识别。生活经验本身具有历史性,由前人实践并流传不变的,使个体一直在完成相同的动作,处于循环往复的环境中。此种生活经验让人们成天遨游在由海量常识建立起的空间内,缺少个性化及想象力。以余华的角度来说,以往现实主义作品强调的真实性界定,给受众造成迷惑性,让读者接收到虚伪的阅读感受,并在此过程中,认同普遍性的生活经验,此时读者面对的世界几乎不会发生变化,只会使用历史性的经验,开展阅读,体会从老旧的经验中,总结出的人生哲理,并感受着老旧内容中形成的刺激。
余华表达的文学真实观,融合真实和虚伪,原本应当充满矛盾的二者,竟然格外统一。究其原因,其定义真实及虚伪,还强调暗藏于若干虚伪“身后”,在精神维度上的真实。余华基于三十年代中期,现实主义的内容,并加以质疑及解构,不认同其中有关内在现实,并解构其唯一性。在余华的观点中,生活中的真实及虚伪无处不在,正是由于二者无规律的存在,让个体仅能一成不变地依托客观存在的外观形态,了解生活。而文学作品构建也是一样,其存在于作者精神想象下的真实,同时也是有违客观秩序的虚伪,其和客观世界中的真实有冲突,完全颠覆生活秩序及逻辑,是面向于精神根源的真实。
二、文学中的现实
施蛰存的文学观中,现代主义作品中,需要时刻体现出现代社会下的情绪,也就是心理感受。在其的作品中,有都市的现实生活节奏,描绘出人们热烈躁动的心理情况,而此体现出施蛰存对于现代情绪的理解。心理时间则是余华在吸收西方文学后形成的,在其的观念里,心理时间构建文学现实,能冲破生活、历史及时空。余华提出,创作需基于心理时间,以个体对生活的体会入手,展现心理变化,并非根据故事正常推进的顺序,或直接按照客观时间逻辑展现人物形象。在心理时间上,无明确的次序,能随意游走于客观时间轴上,此能展现出文学创作的多元化。余华和施蛰存均关注主观性,但余华更偏向于主观感受的不确定因素,施蛰存更多的是主观中潜在的客观内容[2]。
(一)现代情绪
施蛰存文学观中,现代主义作品需体现出情绪及气氛,并且均蕴含现代性的内涵,为现代社会及都市生活下,心理及情绪,也就是现代人的实际情绪。并且现代情绪最优状态是主客观形成统一和谐的关系。以文学成长历程而言,文学作品由最初强调对于客观的详细描绘,转变成强调主观和内心情绪的心理呈现,而该种变化为文学成长的必经方向。施蛰存认同海明威及爱伦·坡呈现出的内容,情绪和人格等不属于事实。现代情绪与气氛无处不体现出现代性,揭示现代人的情绪及心理。《现代》杂志上有一段施蛰存关于现代生活的界定观点,其认为包括多种样式的形态,此处的现代生活表示开放都市内的生活,具有畸形繁荣特点的现实。该观点不同于以往的价值理念,让人们始终沉浸在疯狂混乱的生活中。而现实情绪体现的是人们身处开放环境中的心理体会,在经历过各种虚假的繁荣生活后,无法不被影响,导致人性出现畸变,心理趋于变态,而此正是整个大环境畸形发展的结果。在大环境变化中,身处环境中的人们会在环境的变化中,精神会备受压制,不能正确树立,陷入迷茫混沌的状态中。
在施蛰存的观念中,现代情绪为主观层面上的内向展现,换言之,外在现实为实际存在,倘若不通过心理感受,则难以体会现代情绪。看到同样的景色,但以不同心境感受,便会产生差异化的结果。
施蛰存文学观中,现代情绪兼顾主观与客观,假设主体未形成主观情绪,在被其他事物干扰后会形成特别情绪,此时情绪属于客观性。但假设主体具备特殊情绪,而后却被外界干扰,产生类似情绪结果,此时是主观与客观的契合,体现出主观性质。主观与客观并非完全冲突,属于互相融合渗透的关系,也就是理论将二者完全独立界定,但现实世界中,无法把二者完全分离开。基于此,施蛰存还提出:客观情绪变化和相应受感情绪融合起来,构建客观层面上的情绪共振。而主观情绪辩护和客观维度上的受感情绪,融合主观层面的上涌。二者均展示出主观性,强调个体需关注自我内心感受,正视非理性下的情绪。施蛰存注重现代情绪和作品构建的联系,前者为后者的关键动机。作者笔下的文字定然和实际经历有联系,也能反映出作者个人现代情绪[3]。
(二)心理时间
和施蛰存的观念相较,余华在文学现实上的理解,更偏向于心理时间上的感受,也就是心理时间缔造文学现实,同时,后者中心理真实本质是瞬间感受。关于心理时间描述方式,是对心理现实最为自由且可信的表达模式。余华认为,文学作品内描绘的现实是通过叙述语言组成,把某个体放在不同时间,并让不同时间下的个体在一个时间及空间内相遇,在真实世界中不是现实,但在文学作品中可以成为现实。文学现实通过语言文字建立起来,和现实世界的现实相比更容易获得注目,甚至更为真实。这是由于从现实生活而来,但有别于后者的平台,蕴藏创作者的天马行空,能够高于现实世界。倘若缺少文学现实,会导致文字叙述无核心,仅是对身边事物的文字重现。具有现代主义的文学创作者,对于体现心理真实方面形成差异化理解。在三十年代中的理论,偏向于弗洛伊德理念,体现心理真实,此阶段的文学作品大多刻画出被力比多影响的生命形态,和现实世界存在冲突,体现出受到现实秩序下的内心压抑,而此也不能完全扼杀潜意识下思考。以余华的角度而言,其打造的文学真实观冲出前人形成的创作规范,以主观维度上的心理真实为起始点与贯穿线。
余华观点中,时间缔造诞生及死亡,带来幸福及苦难,构建安定及动荡,形成理解及联想。余华文学观和弗吉尼亚有现实之处,其对时间进行细分,得出现实与心灵两个部分,文学创作需反映内心和现实的联系,并突显出心灵和现实在时间层面上的联系,由此才能创造出心理时间演变,由此衍生出现代心灵文学。突出个体和自然、命运的联系,展示出创作者想象,并描绘出现实生活的冲突及复杂等,似乎拥有能贯穿各类特性的工具,彰显出现代心灵的改变。而余华在心理时间上的观点和现代叙事有类似之处,依托心理时间构建文学现实。并且在此创作过程中,所有的表达角度和创作形式均根据心灵时间不短改变,并且连续存在。心理时间为现实生活给个体脑海中留下各类感受及体验等,在不断的补充及冲刷中,能成为文学作品中的一段故事及场景,由此构建时空,可随意穿梭[4]。
三、小说文学形式
施蛰存与余华,二者均强调个体心理,但呈现方式略有差异。前者注重潜意识,展现出现代人内心的不安,力比多和普遍认可的道德冲突,以及个人情感和现代社会差异。而后者则表示以往心理描绘不真实,其偏重于贴近现代的描写。无心理描写,不仅能借助更为简单的文字表达不能有明确定义的心理描写,还能体现出个体难以描绘的内心。此种设计摒弃传统的明确刻画,突出内容暗示,留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
(一)公式文学
精神分析理论,极为突出潜意识中非理性内容,和西方有关非理性主义融合,形成现代主义的基石。该理论对我国新文学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潜意识上的拓展。此类创作者找出个体精神世界中的深层次意识,属于人体本能的想法,一般是不能放在阳光下的,不能受到现实世界认可,但会支配个体行为。以弗洛伊德的观点来看,在个体自身形成的无意识矛盾,一般为原始的冲动和社会文明构建的力比多,以及和道德抑制上的冲撞,而部分个体能借助艺术方式,释放出力比多,以缓解个人内心矛盾,甚至实现升华。《将军的头》围绕性爱与公认道德的矛盾,属于明显的弗洛伊德学说公式体现。此外,《鸠摩罗什》则提现色欲与宗教之间的矛盾。弗洛伊德观念中,力比多和饥饿相似,属于一种人体不能。并且给力比多一般是超自我的存在,会被道德所制约,无法借助正常方式释放。施蛰存《将军的头》内四个故事均是按照力比多公式叙述,强调和现实道德之间的对抗。《现代》对该小说集给出极高的评价,四篇故事均是使用生命中两个具有完全相反发展方向的力,融合成冲突矛盾,但其中的一方肯定为色欲。施蛰存在描绘彼时社会环境下人们的不同的心理,同时也未在泛性论上形成执念,也为按部就班地运用力比多公式。施蛰存的作品创作由性爱转变成情爱,再现彼时我国的都市爱情,描绘出青年人的内心状态[5]。
(二)无确定意义
余华认为不能完全依靠心理描写,在突遇难以预测的情况时,所有心理分析均会限制在实际内心。而内心处于极为丰富状态中,不能实现准确表达。此观点和施蛰存有明显的差异,余华表示即使是如何深入的心理分析,也不能传递出真实情绪,所以其更偏向于暗示描绘心理。文学作品中,创作者将心理描绘看成刻画人物的关键及难题,虽然已经进行大量的尝试及分析,也未得出标较为一致的结果。余华不断追求对心理刻画的真实性,以求形成独特的文字组成方式,体现出心理的真实活动。余华在心理刻画上的观点,暗示是最佳心理描写,并提出文学大家在体现人物内心的真实处理上极为类似,作品中均无直接描写心理的文字。表达者没有刻意走进内心,反而在逐渐原理中。弗洛伊德中的冰山理论对余华有较大的影响,基于此,其认为能被观察到的内容仅是冰山一角,其他隐藏在海面下的部分,需要观察者的想象。文学创作中也是一样,不对心理进行描写,反而更能展现出内心的真实。换言之,正确的心理描写便是不描写,此种放弃使创作者如电子摄像设备一般,仅是表现行为及语言。借助语言把内心的复杂性体现出来,具有无明确定义的暗示。读者在阅读此类作品中,能通过无任何外加描述条件限定的人物交流中,以猜测各自的心理状态。与之相对的是正常的心理描写,类似于有误的指示牌,导致心理描写文字和真实内心不符,应当读者的阅读体会。
结束语:施蛰存和余华的文学观均不能看成现代主义的特征,二者也无明确的继承联系。但通过对比两人的文学观,能发现我国的现代派文学的变化过程。不容置疑的是,施蛰存等同时期的作家,实现把客观真实转变成主观真实,是文学创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迎平,杨柳.渐行渐远的“同路人”——论杜衡小说创作及文学观[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60(02):104-111.
[2]钱虹.“偶或不当意,宫徵成别调”——施蛰存先生忆鲁迅及其他[J].上海采风,2020(05):29-35.
[3]王海亮.余华小说的存在主义写作研究[D].青岛大学,2020.
[4]钟镇.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中的诡秘与荒诞[J].北方文学,2020(15):3-4.
[5]王璠.被想象的“斑点”——施蛰存与伍尔夫的意识流[J].青年文学家,2019(36):52-54.
基金项目:
2019年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项目 基于核心素养教育的高职语文课程有效性研究,编号:2019GWQNCX041
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2020年度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高职语文教学渗透职业素养研究 课题编号:2020GMYSKT09
[作者简介]
姓名:杨洁,出生年月:1989年3月,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广西融水,毕业院校: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毕业专业:学科教学(语文),学历:硕士,工作单位: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