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培养模式研究初探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期   作者:李丽
[导读] 目前,社会进步迅速,教育和教学的发展得到了改善。

        李丽
        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前,社会进步迅速,教育和教学的发展得到了改善。劳动教育在培养和塑造新时期工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直接决定了员工的心理状况、劳动价值取向和技能水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劳动,通过建立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学习,加强劳动教育形式,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培养模式;研究初探
        引言
        发展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是实施德育、构建德智体美劳综合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任务。从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实施高职劳动教育理论,加强劳动教育体制检查与评价、完善劳动教育体制等,对培养国家需要和人民需要的人才最要重要意义。
        1、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现状
        1.1片面理解劳动教育的内涵
        劳动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正确的劳动,培养学生的身心劳动能力,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引导学生体验劳动,创造良好的生活,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然而,现阶段,一些高职院校对劳动教育的内涵存在片面的认识,导致了劳动教育过于形式化。例如部分学校在为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将学生打扫宿舍卫生或是开展内务劳动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实际上却并没有使学生对劳动的实际价值形成正确认识,导致教育效果并不理性。
1.2劳动教育的内容不够深入
        一些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内容在实践教学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绝大部分高校把劳动教育由团委或学生处管理,未发动二级学院的主观能动性,尤其不能结合各二级学院专业优势和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劳动教育,仅仅停留在特定的体育劳动,忽视了在劳动过程中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教育价值。此外,大多数劳动教育管理部门侧重于特定的劳动活动,单一地让学生进行体力劳动,缺乏在劳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因此,学生在劳动中失去了思想和感情,头脑空虚,精神混乱。
        1.3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
        目前,高职院校更加重视专业技能的传授、以及帮助学生了解和职业发展相关的教学内容,但是其自身的劳动教育体系还不完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当前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大多都是由团委或学生处组建,没有专门的师资、教材以及教育标准和制度体系作为支撑,因此未能建立系统课程体系,为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基础。
        2、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的现状
        2.1劳动教育内容陈旧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是“00后”,具有时代性。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基本上是建立在理论灌输的基础上,缺乏对现代教学手段的充分利用。专题实践活动持续时间短,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探索性差,缺乏吸引力和传染性。一些学校尚未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即使与相关企业合作成立实习基地,但实际使用率不高。随着时代的进步,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必须顺应时代的特点,遵循学生自身规律的发展,突出职业特点和优势,丰富内容,不断创新。运用现代手段,提高劳动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2.2劳动教育普及程度不高
        学校虽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劳动教学平台,但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并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锻炼。例如,学校的劳动岗位数量有限,学校只能雇用来自贫困背景的学生担任助理,学生的参与率很低。

高校开展了志愿服务、志愿劳动、助学教育等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参加活动的学生数量有限,客观上限制了劳动教育的受众,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一方面,由于信息渠道的限制,大学生很难获得适当、安全和可靠的劳动实践。另一方面,外部环境可能会带来安全风险,给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带来实际问题。
        2.3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体系
        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离不开科学、系统的管理体系,但还需要加强财务保障和制度建设。一方面,高职院校对劳动教育重视不够,在投入和物质保障方面的支持有限,客观上制约了劳动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没有建立专门的劳动教育实施机构,也没有建立专门的课程作为教学载体。没有指定统一的教材作为教学内容,也没有配备专门的教学人员。同时,要建立一个多部门合作的丰富的实践活动平台,建立一个切实有效的管理体系。否则,劳动教育的实施程度将大大降低,无法保证良好的教育效果。
        3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培养模式研究初探
        3.1建立劳动教育评价考核体系,使劳动教育有章可依
        如果没有统一的学校劳动教学评价指标,教师和学生可能会失去主动性,导致劳动教学处于肤浅状态。例如,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如果不明确将学生的劳动学习评估纳入到到教师的绩效考核范围,就会导致劳动教育变成教师正常教学之外的义务奉献或额外负担,可能造成教师缺乏积极开展劳动教育的热情。此外,学校关于劳动形式和类型等的规定不明确,教师缺乏基准和量化标准,将劳动形式的教学限制在简单的体力任务上,如打扫教室、收集学校垃圾等。对于上述学生层面的情况,劳动教育被视为额外的负担或学习的缓冲。学生对劳动教育认识不清,定位不到位,劳动教育要以诚信、荣誉为导向,否则,就会阻碍学生参加劳动教育的积极性,不能实现劳动教育的道德教育、智力培养、强身健体的教育目标。学生的劳动教育观可以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3.2加强劳动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应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加强与劳动教育相关的师资培训。中共中央商务委员会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新时期劳动的意见》,认为加强教师劳动,加强教师专业培训,配备科研人员定期组织科研活动、教学活动,促进劳动教师专业化,提高教师的操作意识,不断提高劳动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师资培养中,可以根据劳动教育的教学内容,组建教师队伍。同时,通过校企合作等内部传播和外部引进的方式,将劳动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从而使教师的劳动教学更能满足学生对劳动力成长教育的需求,提高劳动教学的效果。
        3.3健全劳动教育的多渠道载体,使劳动教育有的放矢
        高职学生正处于从探索到成熟的人生关键阶段。因此,高职院校应明确劳动教育的定位,尊重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因地制宜。因此,为了保证高职院校教育、社会劳动的质量和实效性,通过实地调研、创新、创业等途径,将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融入其中。总之,劳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实现德育基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教育应有的意义。高职院校将劳动教育纳入终身劳动教育,建立劳动教育考试评价体系。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完善多渠道的支持,一系列的劳动教育措施使新时期的国家复兴生根发芽。
        结语
        新时期赋予劳动教育更丰富的内容和更现实的意义。高职院校优秀社会劳动者的培养对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更高层次上讲,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之余,也能够或者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培养优秀的劳动精神和素质,更好地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祁占勇,刘丹.我国劳动教育供给的演进历程与未来展望[J].现代教育管理,2020(5):93-102.
[2]佚名.生产劳动和教育相結合的开端工厂试办学校学校试办工厂[J].劳动,1958(16):4-5.
[3]陈旭晟.苏联普通学校的劳动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1983(1):32-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