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华
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第二幼儿园 510880
摘要:众所周知,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仅仅只需要21天,而一个良好习惯却能让一个人受益终身,同时具备良好的社会习惯能够帮助一个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走向成功之路,而坏的个人习惯则会导致一个人在生活中屡屡碰壁,降低其的生活质量,更有甚者导致其人生走向失败之路,可见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幼儿正处于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这就需要教师发挥他们的引导作用,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有效的干预,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也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点学习内容之一,所以下文将针对幼儿园养成教育环节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寻找有效的解决途径,提高养成教育的有效性,以此来促进更好的培养良好的习惯。
关键词:良好习惯;幼儿园;养成教育
为帮助幼儿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需要幼儿阶段的教育入手,在幼儿园教育阶段强化养成教育的有效性。对此,就需要幼儿园教师在日常教学环节当中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结合幼儿发展生存所需,在实际的教育环节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并纠正他们在学习环节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确保幼儿能够在幼儿园的养成教育环节获得有效的成长,达到培养良好习惯的目的。
一、在幼儿园中幼儿所存在的不良习惯
1、在饮食方面所存在的不良习惯
经过大量的研究表明,很多的幼儿在饮食习惯方面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良习惯,如有些幼儿在吃饭的时候注意力不够集中,喜欢左顾右盼;部分幼儿在吃饭时则是喜欢一边说话看电视;再者部分幼儿在吃饭的时候喜欢用勺子等餐具进行敲击发出声响,并觉得这个行为十分有趣。这些都是幼儿在饮食方面所存在的不良习惯,它们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一边吃法又一边讲话,这容易发生食物进入气管的情况的发生,加上幼儿的气管较小,容易导致危险情况的发生,轻则感到不适的,重则可能会影响到幼儿的生命安全。
2、在学习方面所存在的不良习惯
有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幼儿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向小学教育看齐的情况,十分多的长和教师把幼儿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垫脚石,都希望孩子能够抢先一步。很多幼儿园也将提高幼儿小学成绩,幼儿教育打下小学基础作为卖点,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学生前来就读,在幼儿学习阶段便安排各种小学学习任务给幼儿进行学习,并以此作为幼儿园日常化的教学模式的,导致幼儿只知道如何学习文化知识,却不知道学生在课堂上应当如何表现,在学习课堂上也不懂得如何进行课堂学习,容易导致课堂教育与学习产生脱节情况的出现,挫伤了幼儿进行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小就施行高强度的知识文化学习容易使幼儿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不愿意进行知识文化的学习。
3、在卫生方面所存在的不良习惯
由于幼儿的年纪较小,他们还没有形成较为强烈的注重个人卫生的意识,导致他们在卫生习惯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很多幼儿在进行游戏活动之后,手大都比较脏,在进行就餐时,他们没有教师督促的情况下,可能没有洗手就直接就餐,而且还会用手抓拿食物,这就大大增加食物被污染情况的发生,导致幼儿容易发生肚子疼等肠胃疾病,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部分幼儿弄脏了手或者吃完东西以后,喜欢用衣服擦拭脏东西,这些都是幼儿所存在的不良习惯,假如在幼儿阶段帮助幼儿把这些不良习惯改掉,将会大大增加幼儿在日后生活中生病的概率,不利于幼儿身体的健康成长。
二、在幼儿园阶段提高养成教育的有效性以及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有效途径
1、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在幼儿园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接触交流最为频繁,幼儿很多时候都会不自觉的受到教师的影响,在行为习惯上不自主的向教师看齐,为更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就需要教师发挥他们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例如在饭后,教师可出现在幼儿的面前,对于洒在桌面的粮食,教师可用已经吃完的碗碟装好,等待清洁人员的到来收走,但在他们到来之前要教会幼儿要保持自己就餐环境的清洁,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就餐环境;饭前饭后则需要耐心教导幼儿注重手部的清洁,在饭后教师要教导幼儿用餐巾来擦拭嘴巴,不能用衣服或者直接用手进行擦拭,在每日的就餐环节都要确保幼儿做好这些环节,进行耐心的教导,在日复一日的重复实践中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就餐饮食习惯。
2、转变教育理念,在实际教学中将“以人为本”作为教学理念
幼儿园教育不应当是小学教育的垫脚石,而幼儿园更不应该盛行提前教育之风。由于幼儿的年纪较小,过早的进行高强度的知识文化学习反而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在幼儿园教育阶段更应当注重幼儿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但是由于幼儿的学习能力较弱,这就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这就对教师的耐心提出了极大的挑战,而教师也应该在教育过程中对幼儿更加耐心,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循序渐进的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能急功近利的追求培养良好习惯的效率。如教师在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时,教师更应该注重课堂上学习习惯的培养,从幼儿阶段就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帮助幼儿建立学习的自信心,而不是一昧的追求知识文化的学习效率,以此来衡量幼儿学习成果,避免幼儿从小就养成以学习成绩来衡量学习效果的不良习惯,避免扼杀幼儿学习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此外,家长与教师也要做出适当的转变,从根本上认识到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不同之处,以此来达到提高幼儿养成教育的有效性的目的。
3、开展丰富多样的良好习惯培养活动,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导致他们在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中的参与程度直接与他们有没有兴趣挂钩,所以教师在幼儿园帮助幼儿培养良好习惯的环节要提高趣味性,以此来吸引幼儿参与到培养环节当中。这就需要教师丰富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增加活动环节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在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时,可借助多媒体技术,漫画插图等展示边吃饭边说话、用不干净的手拿食物的危害,再者可以将饭前饭后以及吃饭时所需要注意的事项编写成为朗朗上口的儿歌,便于幼儿的记忆学习,通过这样丰富有趣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模式激发幼儿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积极性,还符合幼儿这一年龄阶段的学习认知特点。随着这些丰富有趣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活动的开展,将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幼儿园养成教育的有效性,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习惯。
结语:
幼儿在行为习惯上存在很多的不良习惯,它们是孩子的健康成长的一股阻力,这就需要教师与家长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切莫利用幼儿园教育开展小学教育,让幼儿园的教育作用回归,有效的帮助幼儿纠正不好的习惯,帮助幼儿更好的健康成长。此外,还需要教师强化自身的榜样作用,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规范孩子的个人习惯,在课堂教学环节秉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激发幼儿培养良好习惯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朱萍.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4(01):115-115.
[2]和丽辉. 提高幼儿园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有效性策略[J].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9, 000(003):P.216-216.
[3]刘丹. 浅议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在提高幼儿教育教学质量中的重要性[J]. 情感读本, 2018, 000(03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