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数学思考能力是增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重点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5期   作者:黄海枫
[导读] 数学思考能力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前提是准确把握“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目标
        黄海枫
        广西崇左市天等县天等镇四维小学  532800
        【摘要】数学思考能力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前提是准确把握“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目标;关键是探索创新“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策略,包括激趣调动、情境诱发、开放促进、交流分享等策略。
        【关键词】 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思考能力;培养策略
        2011年教育部颁布施行的修订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将“总目标”(核心素养)概括为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其中“数学思考”是“重中之重”,是学生数学素养的“核心”;同时也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难中之难”和薄弱环节。为此,近年来笔者以“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增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行动研究主攻专题和教学目标最高追求,积极探索,初步取得“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增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成效和基本经验。笔者简单予以总结介绍,仅供同行教学与研究参考。
         一、前提:准确把握“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目标
        心中有标,方向才明,对策才准,效果才佳。笔者作为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近年来,为有效展开“数学思考能力”培养研究,着重学习研究并努力实践了“数学思考能力”培养的“总目标”和“第一学段目标”:
         (一)准确把握“数学思考能力”培养的“总目标”
        “修订数学课标”确立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的“总目标”是:“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笔者从中解读到: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重心和基础是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学生学会“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二)准确把握“数学思考能力”培养的“低段目标”
        “修订数学课标”确立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的“低段目标”是:“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笔者从中解读到: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重心和基础是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猜想、独立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关键:探索创新“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策略
        教无定法,但有规律;掌握了规律性的策略方法就能实现事半功倍。近年来笔者围绕专题研究目标,探索总结出的最具规律性的低年级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培养策略有:
         (一)激趣调动策略
        数学思考能力是一种数学综合能力,包括形象思考能力、动作思考能力、直觉思考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发散思考能力和创新思考能力等。

这些“数学思考能力”需要在“数学思考的过程”中来培养,而“数学思考的过程”需要一定的目的和意志作支撑。但低年级学生自控力差,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相对较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很难真正参与“数学思考的过程”,因而往往影响“数学思考能力”培养的效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实质性参与到“数学思考的过程”,增加思考锻炼的时间,从而有效培养其“数学思考能力”,笔者在研究中尝试采用多种激趣策略,努力让他们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强劲势头,使全体学生参与到“数学思考的过程”中来,避免了半途而废、劳而无功。为使全体学生参与到“数学思考的过程”中来,我上数学课时,一方面注重主动观察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被老师关注、重视,有满满的存在感;另一方面根据小学生好奇心突出的特点,恰当设置一些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融入到数学学习特别是“数学思考的过程”之中,每当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思考并收获一定学习成果时,他们都产生一种成功感和喜悦感。这样坚持下来,学生个个对数学产生“好感”,数学思考越来越活跃,数学思考能力也“水涨船高”。
         (二)情境诱发策略
        抽象的数学知识源于具体的生活情境,单纯的数学理论知识的讲解只会让小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更会泯灭他们“数学思考”的内驱力。因此,我在研究中注重尝试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以诱发其进行“数学思考”。针对低年级小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比较直观、抽象思维能力比较欠缺的实际,我尝试通过创设多种恰当的数学情境来诱发学生参与其中,以培养其数学思考能力。我在讲解几何图形时,不局限于课本上所列出的内容,而是提前准备好积木,并在课堂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玩过积木吗?会不会搭建呢?这节课我们来搭建出你们认识的几何图形......”话音刚落,学生跃跃欲试、思维活跃、动眼动口、动脑动手......数学思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就在这种情境的诱发下得到有效锻炼与培养。
         (三)开放促进策略
        没有开放的课堂,就不可能有活跃的思维;没有活跃的思维,就谈不上“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为此,我在研究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开放的教学模式展开数学教学活动,努力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发散思维,克服思维定势,发展思考能力。我在教学加法、乘法口诀和加减乘除等运算规则时,尽量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避免简单告诉他们在解题过程中套用口诀和规则。而是运用开放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个人或小组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尤其注重鼓励学生采取个性化的创造性学习,千方百计让每个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学生在这种开放、有实质性参与和体验的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有效促进了“数学思考能力”的提升。
         (四)交流分享策略
        研究实践证明,数学交流分享是一种富有创造意义、有利于整体提升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有效数学教学策略。因为在相互交流分享的过程中,不仅能增进彼此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和锻炼机会,而且能有效实现思维碰撞、了解不同的数学思考过程、分享学习不同的数学思考方法,从而整体提升数学思考能力。我在教学“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时,为方便组织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特征进行详细的合作探究,将本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通过交流分享联想到不同的轴对称图形,然后把小组所有的轴对称图形都画出来,亲自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对折,看看这个图形到底有几条对称轴。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正是有了学生之间的这种交流分享,才保证了各项教学任务能够顺利高效地完成。学生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既锻炼了自己的沟通、团队合作能力,又得到了数学思考能力的锻炼与培养。
        “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增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专题研究才刚刚起步,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只是初步的。笔者将再接再厉继续深化研究,并以研究的态度、思路来设计和教好每一节数学课,为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进而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探索更多、更有效、值得推广运用的策略方法。
         参考文献:
        [1]陶先梅.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9, 000(010):92-93,95.
        [2]潘影康. 提高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若干思考[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9, 620(01):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