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广南县第十中学校 云南 文山 663300
摘要: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科学的课堂提问。在高中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要掌握书本中的知识点,还要学会利用所学知识点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由此可见,联系实际生活已经成为教师教学的一个新任务,要求教师善于观察生活、总结生活经验,与时俱进,挖掘生活中有趣实用的事例,通过提问等师生互动的模式进行教学,将知识点简单化,化解学生对数学深奥、抽象、难懂的刻板印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兴趣。本文的研究立足于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提问,对高中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技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1高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1问题设置简单且缺乏趣味性
课堂教学是否高效关键取决于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往往是由易到难的一个过程,在知识学习的最初阶段,学生用怎样的态度面对简单且没有难度的问题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如果教师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与积极性,那么会对学生未来进一步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部分内容时,书中对指数函数的定义域、范围以及单调性有着明确的解释,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使用提问这种简单而又乏味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产生对书本的依赖感,难以进入思考的阶段,也就无法起到课堂教学的引导效果。
1.2问题设置得不合理
提问的内容是否合理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直接影响。比如,在学习集合函数的概念时,通过教师的讲解与提问,学生可以基本掌握所学知识点的概念、性质等基础性的内容,接下来教师应该带领学生灵活巧妙地应用这些知识点解决相应的问题。但是如果教师在应用的过程中提出超出学生刚刚学习的范畴时,学生会一时无法理解并且无法寻找结题的角度,这样的提问不但不会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反而会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知识点的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是将知识点逐渐融合的过程。
1.3课堂提问缺乏目的性
课堂提问的目的性不强,这主要体现在教师提出的问题多少的误区上。很多老师普遍认为,只要在课堂上多问一些问题,就能让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提高。事实上,如果提出的问题没有目的性,学生和教师对待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向就会不同,学生也无法理解教师提问的意图。这样的问题会逐渐超出学生在课堂上的知识范围,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为了节省时间和提高提问效率,教师只能有选择的提问,如“是”、“不是”和“对不对”等。这种快速问答虽然有利于活跃课堂,但却容易使学生养成了不思考就回答的习惯,这并不利于课堂效率,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没有帮助。
2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2.1增强问题的趣味性
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不容易,而提出一个既有价值,又有趣的问题就更是难上加难了。有趣的问题,自然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我们要多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实现问题与生活,问题与兴趣的高度结合,从而提出有趣味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比如,在“组合方程”的知识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 a-f 中的所有字母中进行自选,只能选取其中两个构成组合,那么,一共存在多少种组合方式?比如,在教授组合课程时,可以设置相应的教学活动,如让学生自由选取 a 到 f 中任意两个字母,形成组合,那么我们可以选择的组合方式有多少?回答完这个问题之后,我们还可以继续进行提问:古代,有三个行走的商人,并且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伙计跟随。一天,他们来到了一条河边,需要到对岸去贩卖商品。但是,在河边只停了一条小船,并且这条船每次只能载他们中的两个人。
那么,总共有多少种过河的方式?这种充满趣味性的问题,还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进而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2.2设置情境式提问策略
高中数学知识虽然也是来源于生活,但是从客观上来看,很难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其抽象性强、逻辑复杂等特点,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不少的困难。要想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高中数学知识,需要进行情境的创设,于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问题的提问,问题的探究,最终实现知识的学习。比如,在“对数知识”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出示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并告知学生其最新的高度。接着,我们可以拿出一张白纸,提出问题:“假设这张白纸无限大,并且能够无限对折,当这张纸对折一次时,其实际的厚度就增加了一点,而厚度我们可以称其为高度,那么,如果这么一直对折下去,能否达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对于这种充满情境和假设性的问题,学生很有探究的欲望,从而调动了学生的思维。
2.3增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提问的实效性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出一个好的问题自然是非常重要的,不过这不是提问的全部,而仅仅是一个开端。在设计好问题,并提出之后,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完成。作为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我们需要引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的思维路径向正确的答案靠近。这是因为,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有时会踏上歧路,虽然问题的难度并不大,但因为出现了思维的偏差,他们始终无法抓住解决问题的要点。这时,就需要我们出马进行引导。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出现了思维偏差,或思维定式,我们就要循循善诱,引向正确的思维路径,打破既有的思维定式。如果是问题难度太大,我们就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和点拨,帮助他们进行思考,找到解决策略。
2.4课堂提问注重突出思考性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问,要能够将问题的思考性体现出来,调动学生思考探究积极性,避免提出的问题过于肤浅,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避免问题过难,打击学生学习信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需要有一定难度,并能对学生好奇心以及求知欲起到激发促进作用,从学生最近发展区角度出发进行设计,如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提出“过两条相交直线可作几个平面?”这样的简单化问题难以吸引学生可持续学习动力,而将问题进行稍做修改,过两条直线可作几个平面? 这样学生就不能不假思索进行回答了,因为需要对两条直线位置关系讨论,是重合,还是平行,是相交还是异面,通过从不同的方向出发进行思考,才能调动学生思考积极性。
2.5提问之后要及时作出评价指导
教师的评价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回答完相应的问题时,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理解与做题思路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回答正确时,学生能够增强信心,肯定自己;回答错误时,更是能够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给予纠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教师在态度与语言的表达上影响着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及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的正确引导与良好的指导态度,会使学生对教师充满尊敬与喜爱,进而热爱数学学习,增加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给予反馈时,更多的是用鼓励积极的语言,客观准确地给予评价。
结束语
高中数学教师提出的问题会在心理层面上引起学生的焦虑、困惑甚至怀疑,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问题的设置要科学、有效、有趣,要考虑到全体学生的知识水平。在提问之后,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及时给出意见和指导。
参考文献
[1]梁晓民.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3):76.
[2]王秀珍.论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J].知识文库,2019(12):129+128.
[3]倪生.浅析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