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引领教学——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5期   作者:罗春果
[导读] 小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心理、认知水平、年龄等因素都对其学习效果形成了一定的限制,使得学生难以直接理解和掌握具有较强逻辑性、抽象性的数学知识,造成其数学学习兴趣不足。
        罗春果
        四川省安岳县翻身九年制学校  四川 安岳 642360
        摘要:小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心理、认知水平、年龄等因素都对其学习效果形成了一定的限制,使得学生难以直接理解和掌握具有较强逻辑性、抽象性的数学知识,造成其数学学习兴趣不足。这成为了教师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生活化理念与教育教学之间的融合为教师带来了更加丰富的教学思路。本文就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展开了一系列的浅谈。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前言:从小学数学教育特点的角度来看,能够将生活化元素融入到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当中能够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形成数学学科素养。因此,以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作为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在实际生活中挖掘教育元素,并选择合适的方法将其融入数学课程,为学生构建一个生动化的课堂。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小学生普遍存在理解与分析能力较弱的现象,却能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以直观事物作为载体的知识。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小学数学教师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能够更好的将学生带入到数学知识的世界当中,转化抽象化的知识点,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学习角度,从而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课程的乐趣。
        第二,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了每个小学数学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小学是夯实学生数学基础的时期。学生学好数学课程的关键在于掌握知识点的内在规律。从这个角度来看,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是非常关键的。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包含较多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内容,比如,计算速度、比例、质量、体积等。一旦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建立实际生活和数学课程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运用自己的生活常识以及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分析并解决数学问题。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灵活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现代教育发展提倡教师将生动化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当中,带给学生丰富化的学习体验。创设生活化情境的方法能够在学生的思维层面有效建立实际生活和数学课程之间的联系。因此,在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视运用灵活化的方法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1]。例如,教师讲解到“平均数”这个部分时,可以创设如下情境:体育教师举办了一场踢毽子比赛,有两组学生参加,每组的人数分别为10和12,已知每个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踢毽子的个数,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得出哪个小组的踢毽成绩最好呢?借助这样的生活化情境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深入思考,认识到由于每组人数不同,核算总数的方法行不通,那么学生会思考计算每组每人的平均成绩,从而在互相交流中理解“平均数”这个概念。
(二)运用生活化内容调动学习兴趣
        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以培养学生形成数学学习兴趣作为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尝试将生活化元素融入到教学内容当中,使学生能够抓住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从而降低其学习难度,发现学习知识的乐趣。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在很大的程度上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例如,教师讲解到“年、月、日”这个部分时,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延伸到实际生活当中,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并结合其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可以为每个学生发近四年的年历,让学生进行对比,分别总结一年、一个月的天数;一年的月份数;哪几个月份有31天;哪样的年份有366天等。基于此,教师可以教学生用“握拳法”记忆大月和小月,并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一些重要节日的日期。运用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三)合理设计生活化数学问题
        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开展的有效生活化教学活动能够强化其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形成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历与认知水平着手,为学生设计生活化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独立解决。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2]。例如,教师讲解到“倍数、因数”这个部分时,其中涉及“最小公倍数”这个重要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针对这个知识点设计如下生活化的问题:在5月份,小明的爸爸每上3天班会休息1天,他的妈妈每上2天班休息1天,小明的学校每周都休息周六和周日这两天,一家三口想要约定去看一场电影,那么在哪一天合适呢?这样的问题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够使学生产生熟悉感,从而形成主动思考的积极性。长此以往,经常练习生活化问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四)布置生活化练习任务强化应用意识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具有基础性,能够被普遍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当中。一旦小学生能够掌握数学知识,并了解其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的问题范围,则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深入认识到学习好数学课程的重要性。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善于在课后练习环节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练习任务,用这样的方式强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3]。例如,教师讲解到“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这个部分时,在课堂上教师着重为学生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形特点以及周长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并结合具体的案例带领学生练习计算。在课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练习任务,比如,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家里地面砖的边长,并用公式进行计算。这样的课后练习任务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一改传统的书面作业带给学生的枯燥感,能够更加有效调动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积极性。
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生活化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小学数学教师构建高效课堂的一个途径,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基于生活化理念,教师应该灵活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运用生活化内容调动学习兴趣;合理设计生活化数学问题;布置生活化练习任务强化应用意识。通过本文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展开的一系列浅谈,希望能为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爱芳.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14):136-137.
[2]魏红.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才智,2020(12):178.
[3]陈天烽.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6):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