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职院校学生组织思想引领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5期   作者:李帅彤
[导读] 高职院校相对于本科院校在生源层次上有着其独特性,生源家庭、经济等各方面均有一定的复杂性,尤其是对于思想引领的立德树人任务要求更加严峻。
        李帅彤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大连广播电视大学)  辽宁大连  116035
        摘要:高职院校相对于本科院校在生源层次上有着其独特性,生源家庭、经济等各方面均有一定的复杂性,尤其是对于思想引领的立德树人任务要求更加严峻。而学生组织作为育人的主要载体,能够在育人过程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内容以调查数据和访谈结果为基础,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调查的数据和结果的分析总结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组织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个维度的思想引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研究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院校;学生组织;思想引领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群体中当代大学生作为占比最大的群体,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全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2016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高职院校相对于本科院校在生源层次上有着其独特性,生源家庭、经济等各方面均有一定的复杂性,尤其是对于思想引领的立德树人任务要求更加严峻。而学生组织作为育人的主要载体,能够在育人过程发挥重要作用,本文试图利用公民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职院校学生组织的思想引领加以探索。
        二、 基于公民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度的学生组织调查
        (一)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高职院校学生组织成员,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考查学生组织的标准,基于此进行问卷设计。问卷发放的对象选取了辽宁省内三所高职院校的学生,除了学生组织成员还有学生组织外的普通学生,采用随机发放的形式共发放300份问卷,其中无效问卷10份,有效问卷290份。
        性别比例分布上,男生占总样本数52.77%,女生占总样本数47.23%,男生要明显多于女生。年级分布上,大一学生占总样本数51.23%、大二学生占总样本数37.96%、大三学生占总样本数10.81%,结合高职院校的学制特点,这一分布也是合理的。身份分布上来看,学生组织成员占总样本40.66%,非学生组织成员占总样本59.34%。
        (二)调查基本结果
        (1)关于“爱国”思想引领的现状
        爱国主义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永恒主题,加之疫情导致的国际格局新变化的背景下,高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更是应该放到突出位置。在“爱国”方面的思想引领调查结果显示,31.67%的学生不认为加入学生组织会使自己认识到个人与国家命运的关系,有55.3%的学生认为学生组织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引领起到作用,剩下13.03%不清楚参加学生组织活动于爱国主义价值观引导的关系。以上数据反映出高职院校学生组织在爱国主义的思想引领上存在一定问题,没有发挥外铄作用。
        (2)关于“敬业”思想引领的现状
        学生组织作为学生开展学生工作的一线阵地,对于工作完成的状态则是判断和检验学生组织在敬业精神引领上是否发挥作用的重要指标。调查结果显示,当学生组织交给你工作任务时,有48.12%的学生同意会认真完成,有16.34%的学生不清楚是否能认真完成,35.54%的学生不认为能认真完成,在这部分群体中,如果是学生组织成员则可以认为学生组织在进行敬业精神的思想引领是不成功的,如果是学生组织外成员,则可以认为是学生组织的感召力不够,实际组织内成员在这部分的占比是53.12%,组织外成员占比46.88%。
        (3)关于“诚信”思想引领的现状
        诚信是每个人最终要的品格,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则更多的体现在学业诚信当中。调查结果显示,有58.75%的学生不清楚和不坚定自己不会在考试中作弊,只有5.51%的学生完全坚定自己不会在考试中作弊。这反映出学生组织的诚信教育上重大缺失。
        (4)关于“友善”思想引领的现状
        团结友善是高校学生组织中基本要求,通过学生组织的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友善观是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责,学生组织的凝聚力也是该组织成员团结友善程度的重要体现。调查结果显示,有48.91%的学生同意通过加入学生组织以及与学生组织成员的接触更加懂得包容团结他人,有26.01%的学生不清楚,有25.08%的学生不同意。这反应出学生组织对于大学生的团结友善价值引领并不到位。
        三、 基于公民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组织思想引领问题分析
        (一)组织成员层面
        在与学生组织成员的访谈中可以发现,现阶段学生干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自律意识不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弱化以及价值观多元化这三方面。


        自律意识不足方面,在组织的活动和学生中,成员普遍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意识较差,工作和学习并没有较强的计划性,虽然在组织中有较强的责任意识,但实际落实远没有想做的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弱化方面,在调查中发现这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上面对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尚未完全融合,所以在学生组织和个人的发展上很难取得明显的成就,造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停留在宣传栏中的情况。
        价值观多元化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在高职院校中一些腐朽的思想开始扩散,奢靡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较为普遍,这些都是现阶段全球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也是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难点,这些情况有的在学生组织中则表现的更为明显。
        (二)学生组织层面
        高职院校学生因为生源层次和原生家庭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道德文明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缺乏责任意识和组织意识淡薄、不发挥榜样作用、基本礼貌缺失、习惯性不使用文明用语等。学生组织在管理过程中如果不注意这些,怎会让不良之风不断扩散。其次,现阶段大多数学生组织活动的目标模糊,大多数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点到为止,没有进行到深刻反省和内化的境地,自发开展的活动较少,大多数都是下发的活动。而学生参加活动的初衷大部分集中在为评奖评优增加加分项上。最后,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组织大部分都是学校行使各项职能的载体,学生组织代表学生群体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的效果几乎没有,这些都是学生组织的活动影响效果较低的原因。
        (三)学校层面
        现阶段,因为经济和大学生总量的原因,就业率已成为各大高校的重要指标,所以学校的重点基本上集中在学生成绩和就业率上,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没有教学和就业重要,这就导致了在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上出现了缺位。另外,在德育目标的确定上,“重大轻小”现象普遍,与个人道德发展密切相关的公民教育较少,更多的集中在民族振兴、国家强盛的大层面。最后,注重学生组织的管理而忽略了建设,从访谈结果来看,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组织的重视程度还是很高的,但是更多是关注日常工作的落实和执行,而对组织的文化建设和精神建设却比较少。
        四、 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组织思想引领的对策
        (一) 帮助学生明确主流道德规范,增强自律意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高度凝练,也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全球化的多元冲击下,帮助学生确定主流道德规范和进行必要的公民教育必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这对于完善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和提高国家的文化自信力起着关键作用,应该列为“大思政”的主要组成。另外,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源特点,需要加强自律教育,从外部学习到自我约束的过程是帮助学生成长的有力抓手,如果做好自律教育,也将以点带面形成普遍自律的新格局。
        (二)发挥学生组织自身建设作用,注重保障运行机制
        加强学生组织的队伍建设是完善学生组织的自身建设重要前提,创新学生干部和成员的选拔机制,将政治觉悟、学习能力、思想道德、文化素养作为纳新的重要指标,有助于改良学生组织队伍发展起点。学生组织成员自身建设完成后则是对组织的建设,学生组织的主管部门应该根据学生组织的功能和特点制定符合发展的管理制度,不能机械化的将学生组织改造成职能部门,要注重保障不同学生组织的运行机制,形成多样化、有温度、有思想的学生组织特色和文化,让学生组织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形成榜样力量,将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学生组织及活动得以外铄。
        (三)优化发展校园文化,营造良好道德氛围
        校园文化是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引领的有效抓手,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更是非常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应该是停留在静态的宣传,更应该把他与所有的校园活动相融合,做到动态与静态同步发展,在视觉、听觉、触觉上全面开花,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绽放在校园里每一处角落,融入到课程思政、日常管理、学生活动当中去。校园文化的鲜明导向会为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奠定基础,有温度、有价值、有思想的校园文化会形成一股凝聚力,引导学生在价值观、世界观、审美观、文化观以及行为规范上打成一致,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全方位中去。
        五、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组织的建设一直是高职院校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组织发展的过程中注入思想引导则是建设的根基所在。学生组织作为高职院校最重要的思政平台,是链接学校与学生的最有效桥梁。高校要帮助学生明确主流道德规范,增强自律意识;发挥学生组织自身建设作用,注重保障运行机制;优化发展校园文化,营造良好道德氛围,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陈昱.高校德育创新的现实要求与路径实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4):19-20+29.
[2]刘世珺.非正式组织中的大学生意见领袖形成机理与管理[J].江苏科技信息,2018,35(25):36-38.
[3]陈治芳.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者核心素养培育机制探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8(15):36-38.
[4]傅维利.道德外烁的时代价值及教育策略[J].教育研究,2017,38(08):32-42.
[5]李海琪.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注册校级学生社团为例[J].才智,2018(19):75.

基金项目:本文系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大连广播电视大学)2020年度校级科研课题(课题编号:DZDD2020Q-06)阶段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