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德育思考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5期   作者:王红霞
[导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的在于对初中生人格建立的培养,促进他们塑造正确的行为习惯。
        王红霞
        吉林省镇赉县第二中学        吉林  白城   137300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的在于对初中生人格建立的培养,促进他们塑造正确的行为习惯。鉴于此,将德育充分运用于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于情感方面的感受、体验与认知,帮助初中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这就要求初中学校及初中教师提高重视程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探索并合理运用各种有效措施,推动德育渗透,在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帮助学生完善其人格,推动他们的全方位发展。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德育渗透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并学习教学内容,还需要使学生在学习完道德与法治课程后,完善健全其人品与人格,进而逐渐推动学生塑造其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这对教师提高了要求,因而教师需要强化德育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有效渗透,重视初中生思想及情感方面的发展变化,帮助他们塑造正确而健康的思想观念与价值体系,进而为国家与社会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实意义
        1.1帮助学生获取丰富的情感体验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充分结合德育的教学内容,能够有效促进初中生体验到更为丰富多彩的情感,调动初中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传统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因为很多因素的干扰限制,课程实施效果较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表现出的兴趣也较低。然而,在新课改背景下,将德育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激发并保持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深厚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得他们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来认知事物实际发展变化的规律,同时增强运用知识去处理现实学习生活中问题的综合能力,由此能够更好地收获情感方面的感知,有益于初中生的综合全面发展,更能有效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有效性。
        1.2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以往的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复杂,初中生在理解方面有一定难度,需要他们反复地背诵加深记忆,而这样的学习方式很明显效率低,耗费时间,难以保障学生有效的开展学习。此外,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看似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记忆,可实际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却被模糊了,学生难以有效把握住课程的重难点,这就使得他们在理解有关概念时的难度也进一步加大了。关于该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我们可以充分把德育融入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充分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充分把理论和实践全面融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从实际的生活环境中去联系寻找相应的教育资源,在生活体验中结合所学充分认知和体验,从而有效改善学习的方式方法,提升初中生对于该课程的理解能力。促进初中生良好健康价值观念的培养与确立,全面促进其综合能力素养的培育与发展。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实状况
2.1德育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有所缺失
        初中生自身的身心发展阶段性特征使其不足以自觉正确地形成看待事物的认知,所以必须要通过教师正向阳光地加以引导教育,充分利用德育的正面教材内容,帮会学生提升自身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初中生提升个人基本素养。然而,学校怎样充分将德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实施,且加强学生实践运用能力提升,但其中的具体效果并不乐观。


2.2学校德育在课堂过程中的考核办法不完善
        初中的德育在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现实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还只是注重对于课程教材方面教授和学习,具体到德育融入后的考评管理,目前还缺乏有效可行的德育考核方式,这使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被束缚了,学生缺乏有效的行为指导,不利于德育实效从教材书面理论内容向实践行为习惯的转化。因此,建立健全系统的考核机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于错误行为习惯的认知,然后结合所学去改变现有的行为方式,培养正确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考评,有效帮助学生的全面综合素养的提升发展。
        三、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措施
3.1积极转变教育理念
        随着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实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教育发展的潮流和方向,努力突破自身的教育理念,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各种约束与限制,有效优化完善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充分挖掘德育的重要价值,综合改善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整体而言,教师在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充分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核心位置,同时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程教学的主人翁,教师只需要做好引导和辅助的重要角色,让学生们在课堂中一起协作互助共同探讨,从而有效推进德育的落实,提升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初中生自主自发的探索欲望。
3.2科学改进教学方法
        对于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当学生利用传统的学习方式去理解课程所学,死记硬背地去记忆知识内容,久而久之,学生对于课程学习就会产生消极情绪,这会使得他们没有信心和热情去投入到具体的学习过程之中。所以,想要有效提升优化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必须采用高效合理的教学方式,针对课程的教材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3合理运用教学案例
        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紧密相关,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本身有很多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教师若可以充分重视这一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课程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融入德育,能够有效提升该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强化案例的使用,充分帮助学生通过贴近生活的案例来丰富情感方面的感知。
3.4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其教学内容本身和社会现实生活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所以,加强德育融入时,教师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坚持从实际出发,通过引入社会案例及重大典型事件,帮助学生分析背后蕴藏的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比如,学校的雷锋月活动中,教师就能够带动学生积极关注社会现实当中的弱势人群,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结论:总而言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实施德育的渗透,不仅是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符合新课程教学标准的有效措施。基于此,教师需要熟练发挥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优势,结合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实现教学理念的充分转型,创新教学方法,实现德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与效率,进而推动该课程学科的全面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穆科虹。活动教学在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实践初探[J]。文理导航(上旬),2021(04):86-87。
        [2]江辉。让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因情境而精彩[J]。名师在线,2021(09):39-40。
        [3]魏洁。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深度教学的三个“聚焦”[J]。当代家庭教育,2021(09):120-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