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多元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5期   作者:刘青
[导读] 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适应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与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功能和产业特色的有效途径,是实现职业教育和行业企业互利共赢的必由之路。
        刘青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  江苏常州  213032
        摘要: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适应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与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功能和产业特色的有效途径,是实现职业教育和行业企业互利共赢的必由之路。本文对校企合作多元协同育人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具有推广价值,为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提供了新的参考。
        关键字: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协同育人
        教育部对职业教育提出了五对接的具体要求:即专业设置与行业需求相对接,专业课程体系与岗位标准相对接,教育教学环境与生产经营环境相对接,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短期培训相融合,规定学制年限的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相相融合。要求职业学校要主动对接企业,转变教学内容、教学场景、教学形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主动适应企业岗位需要。本文研究的校企合作多元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是建立在确定了有合作关系的互补型企业的基础上,主要从明确校企主导、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企业和第三方机构协同育人功能和注重综合能力培养的教学形态来开展人才培养的一种校企多元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一、明确校企主导,“双主体”实施人才培养
        职业学校沿袭传统办学模式,多数都是关门办学,和企业联系很少,要么不了解行业企业的需要,要么知道企业需要却培养不出合格人才,直接影响了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因此,学校要做的一是要转变办学观念,主动走进企业,调研行业企业需求;二是想方设法搞好内涵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而企业方的问题则在于没有政策的利好,企业没有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觉得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是亏钱的买卖,会影响生产经营,这也导致在选人时学生对企业认同度不高,实习学生稳定度差等问题。所以,需要政府需要从顶层设计,用政策调动各方参与,让企业从校企合作中获得利益,或降低财税负担,引导企业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与职业学校一起共同成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学校要做的事,一是把工厂或企业引进学校、产品或项目引入实训课程项目、工程师或行业专家引入教学现场开展面对面教学;同时鼓励教师进入车间实践或指导学生生产实践、学生进入工段或车间学习、教学进入生产经营现场。通过“三引三进”,形成校企“双主体”全过程人才培养,产教协同育人的办学模式;二是把工匠精神和立德树人要求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培养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同时,成就一批教学名师、技能大师。
二、校企合作,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职业教育的办学初衷,就是为企业培养好用的人,企业的参与,是回归职业教育的本质内涵,企业的用人需求只有企业自己最清楚。所以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要按照“企业说了算,学校来执笔”的原则来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是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牢牢把握下面三个关键流程,以确保课程体系来源于企业,对接岗位标准,符合企业需要。一是要严格按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流程实施,充分发挥企业和第三方的作用。二是课程体系开发要以岗位用工标准为依据,发挥行业专家的实践经验优势。由企业提出用工标准、基础岗位和发展岗位,确定每个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并分解完成每个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最后将所有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合并成学习模块,从而最终形成课程体系中的校企合作核心课程。 将形成的课程体系交由行业协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估解读的准确性与可行性。三是课程项目化要以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对接企业岗位要求。

课程项目化是指在开发方案形成后,企业师傅和学校老师共同对企业岗位和课程内容作出分析,形成以岗位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项目化课程,并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核。
        三、充分发挥企业和第三方机构协同育人功能
        多元是指学校、企业、第三方为了实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在平等协商的原则下约定组成的教育共同体。学校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派教师与企业师傅一起开发教材,负责招生、实施公共课、专业基础课教学,组织学生进企业学习, 考核评价企业师傅,培养教师,评价学生,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保护学生合法权益,接受第三方指导、监督和审核;企业与学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派师傅与教师一道开发课程,招工、对学生进行认知教育、 课程实习、 跟岗实习和接受学生顶岗实习,考核学生学业成绩,保护学生合法权益,提供企业内学习场地物资保障,接受第三方指导、监督和审核;第三方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教材开发,参与双导师队伍建设、教学场地建设与设备保障、 教学组织实施、以及教育监督与质量保障各个方面的监督、审核、指导、评价、咨询服务等。
        传统意义上的第三方,主要是指行业协会。而在本模式中,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法律服务部门、行业协会、行政管理机构、教育教学专家、考评机构等均纳入到了第三方的范畴,并且各司其职,共同保证校企合作行为合法合规、有效开展。其中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重点指导专业建设与发展、研讨课程设置、研讨课程标准、指导编制人才培养方案、监督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以保证人才培养方向的问题。法律顾问主要审核协议、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评估校企行为的是否合法合规,以保证校企合作行为合法性的问题,同时也是依法治校的重要体现。行业协会主要解读企业行业标准和要求,提出课程建议,审核人材培养方案,以解决学校育人标准和企业用人标准对接的问题。行政管理机构主要监督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审核人才培养方案,监督校企合作行为,主要解决教育教学活动落实的问题。教育教学专家主要对教师进行培训,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帮助校企双方执行人才培养方案,以解决师资队伍建设问题。考评机构主要对学生进行学业测评和技能鉴定,以解决学生评价问题。
        四、注重综合能力培养的教学形态
        协同育人模式下, 除了多方的协作外, 更重要的是协同育人模式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协同育人模式下要培养综合性的技能人才,学生应该拥有扎实的专业技术能力、不断自我提升的学习能力、 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整合多方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以及创新发展的能力。要从根本上改变填鸭式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要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潜在能力和奋发欲望。协同育人模式下的课程设置,也要紧紧围绕着学生能力培养进行开设。 在这种综合能力培养的教学形态下,既能提升学生的教育质量,同时对于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具有较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姜大源主编.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范婵娟.德国职业教育企业培训模式中” 能力测量” 研究[D].天津: 天津大学, 2010.
[3]倪妮.德国双元制模式在改善我国中职教育工学交替模式中的借鉴研究[D].成都: 四川师范大学, 2013.
        
        
联系方式:
        作者简介:刘青(1969—),男,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和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