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读、做、写,养成好习惯——谈培养小学生数学审题习惯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5期   作者:李钰梅
[导读] 在新课程标准模式下,教师应借助“读”找准数学题目的重点,依托“做”突破数学题目难点,通过“写”帮助学生理清数学题目信息之间的关系。
        李钰梅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印斗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718100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模式下,教师应借助“读”找准数学题目的重点,依托“做”突破数学题目难点,通过“写”帮助学生理清数学题目信息之间的关系。在实际的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可借助上述策略规范学生的审题习惯,不断将正确的做题技巧传授给学生,强化学生的解题能力。本文将从不同维度探寻小学生数学审题习惯培养策略。
关键词:审题习惯;新课程;小学数学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实践活动应注重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进行培养,确保其能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当前,绝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能够抓实并讲透数学知识以及解题技能,但不重视对学生的解题习惯进行培养;这不利于强化学生的数学素养,也难以增强其数学学习信心。基于此,围绕立足读、写、作,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切实培养学生数学审题习惯的相关策略进行深入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1.突出数学题目重点
        绝大多数人都将读看作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功,单纯认为语文学科才与这一技能密切相关,而读与数学学科不具有密切联系。上述认知是不科学的,是片面的。在数学学科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无论是练习课程还是新课程教学,均需要学生读题审题并进行解题。在找寻问题解决办法时,学生应明确关键并非是对数量关系进行分析,而是需要确切理解提议。大多数学生在初次审题时,经常会粗略浏览一遍,即迅速开始解答习题,这极易引发多种错误。为降低错误的发生概率,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对题目进行反复阅读,边读、边画、边记录,进而保障做题准确率。例如,在围绕下列习题进行解答时,水果店共计有200千克梨,若连续卖十天,每天卖出a千克,则请问店内还剩多少梨?教师应督促学生遵循以下步骤解题。第一遍,对题目大意进行通读,找准题目内容,明确所提问题与已知条件;第二遍,明确题干中的重点,标注出题干中的关键字句,其问题关键在于“还剩”。第三遍,学生需要明确题目的数量关系,例如剩余的数量即为总量减去卖出数量。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审题,充分展现读题的优势,有助于学生明确题目的数量关系并弄懂题意。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以读为主有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为其后续的深度学习打好基础。


2.突破数学学习困境
        美国著名学教育学家杜威所提出的教学理论核心均为从做中学,杜威认为全部的学习实践活动均源自于行动。基于此,教师应督促学生做并进行思考。通常情况下,在数学时间教学活动中,多数教师会采取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法,切实强化学生的解题习惯。其中,做具体是指推动学生自己动手,通过思考与观察,对题意进行理解。比如,贝贝为庆祝母亲生日,做出高为10厘米、直径为20厘米的圆柱形蛋糕;而售货员要将其放置在高为15厘米、宽为20厘米、长为25厘米的礼盒中,则请问如何进行捆扎?共需要多长的丝带?上述题目与生活世界密切相关,大多数学生都有上述生活经历。部分学生在解答上述题目时,认为只需计算出长方体的总棱长即可。通过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具体的难点为捆扎了几条高、宽、长的丝带。为解决该难点,教师可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并动手操作,有效锻炼学生的手脑结合能力,平衡数学问题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特点,找寻行之有效的矛盾解决办法。通过动手实践,大部分学生能够清楚认知丝带的长包含了打结部分与捆扎部分,捆扎部分主要为四条高、两条宽、两条长。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即可解答问题的难点,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切实增强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3.理清数学题目间的关系
        当前,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学科是对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进行研究的科学。其中,绝大多数的数学应用题都涉及到数量关系,需要学生列方程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为解决等量关系,以此为突破点,找寻问题的处理方法。比如下列习题:小学甲与小学乙共同组织开展汉字听写比赛了,两队得分总和为57分。小学甲的得分相比于小学乙得分的2.4倍少11分,则请问小学甲与小学乙分别得多少分?对于上述题目,若仅依靠读和做进行审题,则很难确保学生能够完全理解题意。基于此,教师应带领学生明确题目的关键,透过关键句把握等量关系。例如,两队得分共计57分,可以将其转化为小队甲的得分+小队乙的得分=五十七分;根据小队甲的得分相比于小队乙的得分2.4倍要少11分,则可列出如下等式:小学甲的得分=小学甲队得分×2.4-11。依托关键句标注等量关系,有助于学生独立对问题进行探索,将原本抽象化的题干线索具象化,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通过列方程、分数等多种方式对问题进行解决,有助于规范学生的审题方法,督促其把握题目中蕴含的等量关系,为其后续找准解题方法打好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深刻意识到身体习惯对于学生后续数学学习的积极意义。通过立足于读、做、写,突出数学题目重点,突破数学学习,理清数学题目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审题习惯,强化自身的数学解题素养。
参考文献:
[1]史春艳.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小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J]. 新课程学习(上),2012(1).
[2]刘永娟.数学本课程开发的思考[J]. 西部素质教育,20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