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学课堂调控艺术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5期   作者:胡晓潇
[导读] 科学是严谨的课程,须要不停地推理、分析、质疑、思考;科学是灵动的课程,须要时时的观察、实验、交流、反馈;科学也是有情感的课程,须要好奇心、求知欲、同情心、想象力等。
        胡晓潇
        浙江省宁波市 象山县西周镇中心小学
        科学是严谨的课程,须要不停地推理、分析、质疑、思考;科学是灵动的课程,须要时时的观察、实验、交流、反馈;科学也是有情感的课程,须要好奇心、求知欲、同情心、想象力等。在科学的课堂上,我们须要静态地观察、倾听,也须要动态的操作、实验 。故而,如何让自己的课堂做到静而凝神,动而不乱是我们科学教师必须学的“绝技”。简言之,我们必须掌握科学课堂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调控艺术。
        那么,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课堂究竟该如何调控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趣”字为首,夺人眼球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开展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调控课堂气氛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例如:笔者在执教“各种各样的花”一课时,上课伊始便在讲台桌上放了一束漂亮的花朵,全班四十多名学生的目光“刷”地一下全部停在了花朵上。“好看吗?”教师顺势而问,“太好看了!”学生赞不绝口。“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研究各种各样的花,教师因势利导,顺便板书。在情趣的激发中,孩子们自然而然,津津有味地陶醉在花一样的课堂之中。
        再如,在执教“磁铁的磁性”一课时:一上课,教师便为每名学生准备了各种形状不一的磁铁以及各种配套的小物品,让孩子们放开手脚拼命地玩耍。一阵热火朝天的忙碌过后,教师逐步将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到集体交流和观察实验之中,将“磁铁的磁极”,“磁铁的性能”等知识点逐一击破。
        可见在课堂教学一开始,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是多么重要啊!正如一句名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二、“疑”字为主,深入浅出
        “疑”即“疑问”、“质疑”。在我们科学的课堂上,一定要高效利用这个“疑”字。借助一定的情境,让孩子们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对将要学习的未知领域产生诸多的“疑问”并作出自己的猜想,陈述自己的理由。对于和自己认识或推理相背的观点要善于大胆的“质疑”,引发新一轮的思维碰撞。
        例如:笔者在执教“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一课时,先让学生作出猜想哪些物体会浮,哪些物体会沉,并阐明自己的理由。同学们各抒己见,滔滔不绝。有人说:“大的会浮,小的会沉。”有人说:“轻的会浮,重的会沉。”还有人说:“又小又轻的会浮,又大又重的会沉。”在思维的碰撞之下,学生的质疑进一步加深。每个人都试图用自己的理由说服对方,但常常被对方驳回。

终于到了用实验验证猜想的时刻,学生的注意力格外集中,教师不需要任何的纪律交代,学生的目光全神贯注地盯着眼前的水槽。当小物品一个接着一个放在水面上时,教室里发出了一阵又一阵的惊呼,有人很兴奋,有人很丧气。终于明晰的结果呈现在了大家的眼前。“请同学们再解释一下,怎样的物体会沉,怎样的物体会浮?”教师又一次将学生的思维带入了疑惑之中。很多同学试图用“大小”或者“轻重”来单一地解释,但都遭到了同学们激烈的反对。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终于得出了最后的结论:当大小相同时,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当轻重相同时,小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贯穿始终的课堂疑问终于散去,明晰的科学结论清晰地浮出水面,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流畅自然,课堂调控毫无痕迹,但效果尚佳。
        三、“情”字为辅,收放自如
        在科学的课堂上,特别是实验课的课堂上,从一个环节过渡到另一个环节上,常常出现或多或少的动乱。比如,当学生实验做的差不多时,教师拍了拍手大声地说:“停一停,请停一停,谁先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发现?”结果发现,教室里混乱一片,有人坐的很正,准备着回答和倾听,但更多的人还沉浸在刚才的实验趣味之中,爱不释手、余情未了。这样的情景让很多教师都感到为难,大家不知如何是好。让学生继续实验吧,不利于完整的课堂教学。大声地制止学生的行为吧,要破坏良好的教学氛围。其实这样的教学衔接在我们的课堂上屡见不鲜。
        笔者认为既要保护良好的教学氛围,又要让课堂紧凑有序需要在课前要有“情趣”的预设。比如,在执教“我们的小缆车”一课时,学生沉浸在小车实验中不能自拔,一次又一次地玩弄小车,研究小车。如果教师简单的让学生坐正并汇报,肯定很难奏效,故此,笔者拿出一辆新奇靓丽的小缆车放在讲台桌上。“哇,这辆车真好看!”有学生发现了。“看呐,这辆车真好看啊!”有更多的学生发现了。此时,教师借机介入:“想知道老师这辆车拉力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吗?”“想!”学生齐刷刷地回答。“那么请大家汇报一下你们刚才的发现吧!如果谁讲得最好,听的最认真,老师就把这辆小车奖赏给你。”学生兴奋极了,大胆地汇报自己的发现,专注的倾听别人的结论,不时的质疑他人的想法。课堂在延续着实验时的精彩,有理有序的课堂氛围在这里绽放光芒。
        学生真的很可爱,给予一点阳光他就灿烂。在我们严肃严谨的科学课堂上,如果多一些“情趣”的辅料,相信课堂会变得更加精彩,调控会变得更加自如。
        尽管科学课作为一门崭新的学科替代以前的“自然”、“常识”已经许多年了,但是科学课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还不足以被我们全体教师所接受所认同。很多老师觉得备课不难,上课很难;知识不难,组织很难。是的,科学的课堂是自由的课堂,科学的课堂是灵动的课堂,这里除了思考与倾听,更多的时间是实验与操作,要让动与静完美的有机的结合必须要每名科学老师掌握必备的调控艺术。愿我们的调控变的更加的自如,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
                  2、《现代教学设计》——皮连生 刘杰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