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爱珍
三亚学院 572000
摘要:为了使高校教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然后提出了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对高校教师进行心理健康干预的意义,以及最后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关注高校中教师心理健康的干预策略。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
引言
所谓积极心理学其实就是一种起源于欧洲和美国的国际心理学研究领域,用外行的话说,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意义就是为了探索和解决人们身心的隐藏秘密,帮助他们从中获得积极的成长和发展心态。对于高校老师而言,保持身体和精神健康是非常必要的。高校老师只有始终保持正确的精神状态,才会把工作做得越来越好。
1当代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现状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所处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和心理协调一致,心理功能状态良好。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良好,他们积极、阳光、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学生,对生活富有激情,但部分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出现或多或少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情感波动跌宕起伏
当今高校教师面临的挑战与压力与日俱增,由此引发的情绪波动也跌宕起伏。受信息技术的影响,高校教育教学不断变革与创新,教学方式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的有效融合,教师“说了算”的模式已不再适应学生需求,有些习惯于传统教学的高校教师便感觉对课堂、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与控制感,自我效能感大大降低,对教学失去兴趣,消极情绪应运而生。再加上科研、生活等压力,注意力分散、遇事易烦躁、精神易疲劳等,产生挫败感与无力感,情绪情感敏感脆弱,易激怒、好发脾气等,高校教师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日益增加,由他们引起的情绪波动也有起有落。
1.2消极行为与日俱增
心理健康素质直接影响高校教师的职业行为。心理健康素质不良可能会产生拖延、攻击、暴饮暴食或食欲不振等,消极行为日益增多,对教学只能出于应付、草草了事,无创新可言。也有些教师把喜怒无常的情绪带进课堂,把自己的烦恼、怨愤迁移到学生身上,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打击报复,引发师生关系冲突。诸多因素交互作用发展,使得高校教师失去了职业热情,甚至是厌倦了高校教师这份工作与职业,给他们带来重重压力,阻碍其心理健康素质的健康发展。
2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开展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干预工作的意义
2.1有利于大学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高工作水平
积极性心理学是一门专门用来研究人类的内在长处和道德美德的科学,它能够有效帮助大学老师更好的了解自己,进而有利于帮助我国大学老师提升自我,使其具有较强的职业认同感,积极的心理,可以通过积极的职业心理暗示等方式来帮助高校的教师能够更好地确立自己的职业认同和自信心,帮助高校的教师能够做好自己的职业和生涯计划,减轻高校的教师不必要的焦虑和精神上的心理负荷。所谓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和意义是为了帮助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并且能够在其内心深处培养和发展积极的心理素质,这与普遍意义上的积极心理健康管理不同。实践表明,提升和控制干预高校老师的精神和心理健康情况,能够有效地改善和增强高校老师的职业幸福感。
2.2有利于高校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积极心理学已经成为有别于其他一些科学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不仅需要着眼于充分解决我们现代人的个体心理健康发展问题,更需要着眼于充分挖掘其在现代社会人们本身所必然存在的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潜能和优秀精神品德。
而且在实际中的工作中,通过一种更为科学的学校心理健康疏导,高校老师们就一定会以更积极的工作精神面和姿态出来去积极面对他们所要身处的学校工作和生活当中的各种挑战。在自身的精神风貌被大幅度的改善和提升之后,高校的教师也才有机会以更充沛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现自身的成长目标。只有那些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高校老师才能够更好的适应当代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并不断地提升自己,为推动中国的科研和教育事业进步做出自己的努力。
3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干预策略
3.1做好高校教师压力管理工作
就目前的大学教师而言,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是压力的主要来源。一方面,教学和科研工作繁重,高校教师需要全身心投入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在身心上筋疲力尽。大学教师的工作时间通常很长,有些教师还占用了他们个人的工作时间。另一方面,一些大学教师必须面对高房价,高生活成本和儿童教育等问题。这些问题也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压力。在了解了当今大学教师的压力源之后,相关的心理学家应指导大学教师学习放松和减压。在实践中,心理学家可以向大学教师提倡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大学教师参加体育运动,下班后充分放松身体,减轻由于繁重的工作所造成而产生的身体不适。同时,心理学家们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继续创新一些放松的方法,并积极指导高校学生和教师寻找合适的情绪和爱好,例如开车旅行,娱乐,购物,瑜伽和按摩等,这些都可以是为了指导高校学生和教师能够更好地控制自身的压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听听音乐,不仅可以消除身体对压力的不适反应,还可以分散教师对压力的注意力,陶冶性情。积极的自我暗示法,能有效地控制自我。但积极的自我暗示需要建立在合理定位理想自我和拥有健全的意志品质的基础上,只有意志健全的个体,才会做到对自我的有效控制,从而最终实现理想自我。
3.2加强高校对本校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
为了改善教师的心理健康,高校自身必须更加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在这方面,高校应从学校物质环境的建设中,为教师创造和谐、温暖和进取的工作环境,营造人文氛围。同时,一方面,学校应加强普及教师的健康心理学或心理卫生知识的工作,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和讨论心理健康知识,并邀请学校的专家或心理教师进行讲座。投入必要的资金用于教师购买相关的书籍和材料,视听材料等。另一方面,高校必须要从组织和管理的层面上严格干预学生和教师们的心理健康。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尽量努力帮助经济情况不是非常好或者有困难的特殊学生和教师制定救助方案。高校也应该积极地开展学生的心理辅导活动,以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得到改善。
3.3改革教师管理机制,改善教师工作环境
新时期高校教师管理制度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相对减轻高校教师的工作量和压力。大学管理者应努力改革大学的管理模式,并探索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中的关键职位的建立。在实践中,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以人性化为目的,调整教学质量检查,公开课程评估和职称评估的机制,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消除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后顾之忧,缓解他们的心理问题,减轻教师因工作而产生的心理压力。这样可以增强高校教师在工作中的幸福感,保证教师的心理健康。
结语
实践证明,积极的心理对于提高大学教师的素质是十分必要的。教学的质量在促进高校教师的全面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所以,积极心理学应在大学心理健康管理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曾金霞.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模式的构建[J]. 教育与职业, 2015, 000(034):60-62.
[2]王雪梅.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0(006):105-108. 龚会, 姜劲.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教师心理健康促进与干预策略[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 001(024):98-99.
[3] 席绪慧.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的实现路径[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 2016, 32(012):85-87.
[4]袁建勤, 刘丽. 高校党员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干预策略[J].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8, 016(006):63-65.
[5]魏强. 减轻教师心理压力的建议[J]. 班主任, 2011(1):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