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5期   作者:张玉芳
[导读] 教学改革背景更加关注学生,在心理意识和价值观念上得到有效的引领。
        张玉芳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  637100
        摘要:教学改革背景更加关注学生,在心理意识和价值观念上得到有效的引领。教师要保障学生获取正确心理,因此初中学校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过程,要基于此时期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行为特征,对其的思考过程和探索过程进行引领。以正确心理意识帮助学生度过青春期,解决其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不同障碍和思维困惑,能够让其明确发展道路。同时,在有效的心理调整和正确指引状态下实现新时期、新课改提出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目标,彰显出初中学校教学的特色本质。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分析了初中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策略;分析

        前言: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性格特征进行了解,基于其好奇心较强、对事物分辨能力较弱、以及青春期时期的某种情绪。教师实施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倡导其形成正确价值观念,能够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正确处理青春期时期萌动情感的能力;通过心理健康的教学引导,要为学生的发展指明道路。此外,教师要善于分析初中生在心理健康问题领域存在的问题,针对性调整计划,让教学目标得到加速实现。
一、初中生在心理健康视角下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习角度的问题
        初中生在日常学习中面对繁华的科目,呈现课业负担较重的问题。面对教师、以及家长对自己的“期望”,其渴望成功的思想意识较为严重。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失败、以及不同困惑,学生的思维意识很容易受到影响;部分学生在自身学习成绩停滞不前或不断退步时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选择了较为弊端的压力缓解方式,阻碍了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二)人际关系角度的问题
        受到独生子女环境的影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呈现了一定的自私、自利心理。此外,以作为中心处理相关的问题和事物,在学习和日常交友中形成了一定的孤寂感觉[1]。
再者,青春期时期会形成一定的“错误”情感情绪。面对男生、女生会产生错误的行为思想。部分学生由于自身外形问题,胖或黑等会形成一定的自卑心理。因此,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自信心不足,呈现“笨拙”现象,形成一定心理问题[2]。
(三)外界因素角度的问题
        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使科学技术领域逐步获取了相关成效。因此,网络在学生日常学习和交友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是,网络中呈现一定的双面性特点,部分学生由于受到网络中腐朽思想的影响,其心理问题较为严重。
此外,由于受到家长和教师在学习方面的施压影响,学生的沮丧情绪日益严重。灰心意冷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压力问题[3]。
二、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分析
(一)利用情境创设,缓解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压力
        学校可以组织相关学习性教学情境。

以合作为契机,保障不同学生均能在学习中取得一定成效;指引成绩优异学生在相关情境中扮演“小教师”的形式,讲述自身在不同学科中采用的不同方式。以学习方法的有效分享,学生能够在与自身能力、性格特征相符合的前提条件下选择有效的方式完成不同知识点的学习和记忆。学习方面,压力得到缓解之后,其信心会得到提升。参与初中时期学习和活动的热情度会得到增强,有助于让学生在有效的指引下完成知识的探索。同时,学习方面心理压力的缓解,是其迎接初中时期生活的有效方式。
(二)创建合适主题活动,缓解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压力
        学校内部可以创设一定的主题活动形式,结合五四青年节或者不同节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兴趣点,组织实践活动引发学生之间激烈的讨论。可以让传统文化与学生感兴趣的节日进行“碰撞”。以新年和圣诞节为例,让两种不同的节日庆祝方式引发学生之间的激烈讨论。学生能够在自身理由的不断阐述中和各辩论小组的构建下,了解其他同学的知识体系结构、了解其他同学的兴趣爱好,也会在有效的讨论中让学生认识传统文化、传统节日、认识西方文化、西方节日,提升学生的文化辨识能力。
在相互的讨论中增进学生之间的彼此了解,能够让同学之间发现其身上的闪光点,被其人格魅力所吸引。以此塑造其人际方面交流进行的相关能力,缓解其心理意识压力;通过主题活动的有效开展,在压力的缓解和引领中推动学生进步,同时鞭策学生明确方向,让主题活动推进学生成长发展,用交流意识的塑造为其成长明确方向。
(三)与家长积极沟通,缓解外界因素带来的心理压力
        可以落实家校共育思想模式,在家庭与学校的积极有效交流中缓解学生在外界因素领域带来的一定压力。家长要与学校及时沟通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同步教师也要将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传递给家长。在符合学生成长特点的前提下,讨论出有效模式、制定相关政策,能够在结合学生发展需求的视角中应用科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引领。
家庭环境氛围的构建、以及学校内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有效沟通是缓解其心理压力、塑造其形成心理健康意识的有效方式。可以基于家校共育思想组织一定的实践活动,在家长开放日中让家庭与学生同步参与不同的比赛游戏活动,与此深化彼此之间的情感,能够在彼此了解。情感意识丰硕的前提下,促进家长与学生的交流,增强彼此之间的理解;能够缓解初中生在家长交流时的心理压力,同时缓解家长过分期许而让学生形成的在学习中的自卑情绪。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初中学校日常管理过程中,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指引让学生能够明确基本学习方向。在相应阶段塑造学生形成正确心理意识,帮助其获取愉悦情绪,能够在快乐氛围中让学生更好的认识生命、认识周围学习环境,形成相互团结、帮助的思想意识。此外,善于与班级内的同学成为朋友,能够在交谈中缓解心理压力,采用正确方式弥补自身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不足,让先进思想伴随学生的成长始终,推动学生学习会正视青春期、跨越青春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申奥文,高雯,顾娟,张嘉欣,于艾卉.亲子沟通不一致与寄宿青少年的学校适应:两类应对方式不同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J].心理技术与应用,2021,9(03):180-192.
[2]陈小华.“蹲下来”看农村初中“建制班合唱与心理健康融合教学”的积极作用[J].北方音乐,2020(23):133-135.
[3]邓小兵,田利燕,吉萍.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以成都市A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为样本[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0,36(11):7-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