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下身子才能拓宽教育视界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5期   作者:游诗专
[导读] 一个朋友说他的女儿总是不愿去逛街,逼不得已得去的时候也总是要大人抱着,对此,他总是觉得很无奈。
        游诗专
        福建省永安市洪田中心小学
        一个朋友说他的女儿总是不愿去逛街,逼不得已得去的时候也总是要大人抱着,对此,他总是觉得很无奈。有一天,他在一条拥挤的街道上走着,鞋带松了,他便蹲下身子去绑。来来往往的人群不停地碰触着他的身体,眼前只有一条条急匆匆的迈动着的腿,夹杂着一股股奇怪的体味。他感到一阵眩晕,觉得难以呼吸。突然就想起了她的女儿,突然就理解了她为什么不喜欢逛街,为什么总要大人抱着不愿下地。设身处地才能感受,可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往往自认占据了教育的制高点,以经验论,以自己的眼界观察,在教育的路上自认越走越高,殊不知却是盲目地越走越远。“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在教育中并非至理名言。作为教育者,恰恰是以能俯下身子看清受教育者所需要的,才能拓宽教育视界。
        一、关注教学“低”视界,以童语识童心。
        俯下身子,蹲低姿势,你才能看见学生眼里的世界。学生受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所能感悟与体验的世界十分狭小,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的世界也比成人的世界单纯了许多。没有固有的教条僵化的观念,没有所谓经验的影响限制,他们的想象力便能自由地飞翔。
        人教版六年级有篇课文叫《草虫的村落》,作者将目光投入到微小的草虫世界里,看见的是那样生机黯然的世界。有远游归来的“侠士”,有亲善和蔼的“街坊四邻”,有茂密的草丛“森林”,有宽敞的“街道”,有高大的“楼房”。这奇异的世界是那样牢牢地吸引着他们的眼光。看见学生眼里焕发着的奇异光芒,你没有理由不相信孩子们眼里的与成人不一样的童话世界。成人眼里庸碌的追名逐利的生活都是儿童眼里的游戏而已。而放眼小学教材,这样以儿童眼界编辑描绘的美妙片段、篇章比比皆是。又如童话就是人类最初,最美好的教材典范,是成人对童年的怀想,是儿童世界的真实的天真活泼的写照。作为教师,不妨天真一回,将文本解读的任务还给学生。切勿以成人的眼光解读学生与教材,将一群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教成了一帮帮教条僵化的老头老太。
        二、重视教学“低”方法,以生动换生成。
        传统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常常以大量僵化的抄写、练习来换分数。

将原本充满童趣的文章割裂、条分缕析成呆板的知识点,脱离生活实际,不注重知识的运用。导致培养出大批考试高手、生活低能儿,成就了俗称的“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对教育来说真是莫大的嘲讽。
        事实上,学生们也确实并不因为某位教师特别能引经据典,条分缕析而愉快地接受知识,相反,过多的理论、知识点讲解换来的往往是学生们的昏昏欲睡。常常听见有些教师委屈地抱怨说,我一而再,再而三地说了又说,他们怎么就不明白呢?不放低眼光,了解学生真正需要的方法,犹如南辕北辙,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也就不奇怪了。其实,学生们要的仅仅是在成人们看来幼稚的“低级”的“玩乐”而已。做做小实验,玩玩游戏,跑跑跳跳,唱唱歌远比你枯燥的讲解分析要来的有效果。
        三、注重教学“低”成就,以人文立人本。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收索书目与网络:“教育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是你能获得的最多、最获得认同的答案。对于教育的定义,各国学者的认识各不相同。如中国的李壮认为“教育是强迫或引导被教育者接受特定的知识、规矩、信息、技能、技巧等”。而我更认同美国的杜威说:“教育即生活。”以及英国的斯宾塞所说:“教育为未来生活之准备。”教育的最终目的该是为受教育者提高生活能力提供参考帮助,使学生获得生存的技能。因此,教育活动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使学生记忆背诵高深的知识点,而是关注人文思想,彰显人本。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等简单的“低”方法习得生活所需的思考、表达、交流等技能。而不应是简单的知识罗列,高深的方法讲解。用教材而非教教材。可喜的是如今这一观念已获得许多同仁们的认同,并将之付于教育实践行动。
        纵观教学课堂,教师正逐渐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一堂课。以下问题常常成为上课与听课老师的反思与评判一堂课是否成功的标准:教师教学的内容是学生需要的吗?设计的教法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吗?学生学得快乐吗?学习的方法得当吗?教师是否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教师是否只是引导、点拨与帮助,而不是捆绑、强化与灌输?而新课也标准确定位了新型的师生教学关系,将课堂中传统的师生对话的过程转变为学生、教师、教材编者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目标的维度也转变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统一。这些转变都有助于使学生成长为社会化的具有生活能力的人。
        综上所诉,作为教育者,应当俯身于学生间,将眼界从成人的高度降到与学生平齐的角度,相信你所见到的一定会让你在如何做好教育工作上豁然开朗,明白什么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什么才是教育真正需要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