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月芳
封开县长岗镇中心幼儿园 广东省 肇庆市 526541
摘要:在目前许多乡镇幼儿园的办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诸如汉语拼音、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在幼儿园中屡见不鲜,为幼儿的成长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担。解决幼儿园“小学化”现象迫在眉睫。本文对目前乡镇幼儿园在办学、教学中的“小学化”现状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小学化”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幼儿教学工作者提供有利的参考。
关键词:乡镇幼儿园;小学化;应对;策略;探讨。
引言:
近年来,一些幼儿园提前教学小学内容的现象不断涌现,引起了教育部及广大教学工作者的一致注意。幼儿园进行“小学化”教学,主要可以表现为在幼儿园期间对学生的拼音、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开展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并设置相应的家庭作业与考试测验,这些“小学化”教学举措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在一些乡镇的民办幼儿园里尤其突出,相关人员应当积极改善,避免幼儿园“揠苗助长”,实施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小学化”教学。
一、乡镇幼儿园“小学化”现状
目前在乡镇幼儿园中存在的“小学化”现象具体可以表现为四个方面:幼儿园教育内容超前化、教学方式课堂化、缺乏游戏环节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体系的不完善。
首先,乡镇幼儿园师资相比城区幼儿园较为匮乏,导致在办学上只能一味顺应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要求,将一些本该属于小学阶段的课程融入幼儿园教学中,例如小学的乘法口诀表、汉字笔画、汉字拼读,等等,为幼儿的学习造成了一定困难与心理压力;其次,乡镇幼儿园在办学上对“幼小衔接”的意义领会不足,只是对一些小学课程中的内容进行盲目的照搬,例如变以往的游戏教学方式为课堂授课方式,导致幼儿园教学中对幼儿的知识灌输过多,甚至造成一些幼儿早早便形成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对幼儿的学习发展极为不利。另外,目前幼儿园教学“小学化”也能在对游戏环节的设置相对匮乏上得到体现,许多幼儿园教学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让学生在教室中学习知识,每天重复汉字算数拼音,幼儿接受知识较为被动,并没有真正形成对知识的兴趣与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不能在充分的游戏活动中提升幼儿真正需要提升的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最后,幼儿园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普遍较为忽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体系的许多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且有形式化倾向,许多家长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也较为不重视。种种原因导致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始终无法得到落实,“小学化”倾向更甚。
二、乡镇幼儿园“小学化”成因
(一)社会风气的影响与幼儿家长的要求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要求都在不断提升,导致家长普遍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期望。许多家长只认为考试分数是衡量子女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因此在幼儿阶段就应当学得越多越好,如此教育理念,让幼儿园很难坚持自己的办园原则。
(二)教育机制的长期影响
虽然教育部已经规定了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应采取自然过渡的办法,不得以考试成绩作为小学录取的条件。但在实际情况中,绝大多数小学都有入学考试,导致了不少幼儿园为了追求幼儿的“升学率”,在幼儿园中开展小学课程的教学,导致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越发严重。
(三)民办幼儿园办学盈利化
在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下,我国幼儿园体制也产生了显著的变化,民办私立幼儿园在幼儿教育机构中所占比重越发增多,但部分民办幼儿园的办学理念不佳,为了追求追逐利益,盲目迎合家长需求,以“超前教学”为噱头,打着与小学衔接的名号扩大招生资源。
(四)教学设施单一化
乡镇幼儿园的教学资源相比城区幼儿园来说普遍偏差,师资的流失与教学设施的单一化,无法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成长需求,难以开展适应幼儿心理、年龄特点的教学活动,导致部分幼儿园无法带领幼儿充分展开游戏、实践教学,只能盲目追求“小学化”。
三、乡镇幼儿园“小学化”应对策略
(一)强化幼儿教育制度建设,严惩教学失范行为
首先,政府应当采取强制的手段保障幼儿园的教学能够正常开展,防止社会风气与家长的压力导致幼儿园办学趋近“小学化”。在当前的社会风气中,人们对于教育的真正内涵较为迷茫,为了迎合应试教育的需要而不断让教学偏离教育的初衷,政府基于此出台相应的强制政策能够将迷失的社会教育风气向良性的方向扭转,改变教育中的急功近利的现象。
幼儿园应当顺应相应的政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让教师充分理解“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与幼儿教学“小学化”的弊端,保障教师的教学观念不会因为社会风气的影响与家长的压力而动摇,切实开展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让幼儿课程“寓教于乐”,让幼儿在游戏中能够得到能力的培养与身心的放松,从教学的一线工作者处入手,切实缓解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
政府也应当建立相应的教学失范惩罚体系,对幼儿园的办学、教学行为进行有效的规制。
(二)转变家长教育观念
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也是转变目前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现象的重要推手之一。幼儿园要简历健全的家园合作长效机制,在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状态中,对家长灌输科学的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育儿观念,转变许多家长急功近利的育儿观念,从而让家长也逐渐对幼儿园“小学化”的现象的危害有充分的认识,最终整体推进幼儿园“去小学化”的落实。
例如,幼儿园教师通过家长群定期向家长提供科学的育儿方法与育儿手段,并实时开展相关的幼儿家长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鼓励幼儿在玩耍中掌握知识和技能,让幼儿园通过游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能够得到广大家长的认同。
(三)强化幼儿教育设备建设,实施科学教学
幼儿园的教学目标并不是让幼儿掌握丰富的知识储备,而是让幼儿在欢快的氛围中充分发挥童心童趣,在这个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在活动中促进全方面的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立足于多种有趣的教学活动与游戏活动,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模式。
提升幼儿教学的趣味性,首先应当强化对幼儿园的教育设备建设。例如,多媒体教室、音乐演播教室、体育设施、游戏设施等。教师在进行室内教学时,能够通过运用多媒体设备对知识进行一定的情境设计,从而提起幼儿的兴趣,让教师教的轻松、幼儿学得轻松;而音乐演播教室的引入能够为幼儿运用乐器演绎音乐提供机会,对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具有显著的作用;体育设施与游戏设施的增加能够丰富幼儿的户外活动,为幼儿提供锻炼的平台。通过多种不同的教育设备的配合能够一定程度上给予幼儿丰富有趣的学习体验,缓和幼儿园的“小学化”现象。
(四)呼吁幼升小的考试制度改革
幼儿园“小学化”的现象与幼升小考试的巨大压力有着紧密的关系。做好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固然重要,但在幼儿教育中过多渗透小学教育容易导致幼儿厌学,并错失许多综合能力的成长机会。因此,相关教学工作者应当积极呼吁幼升小的考试制度改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幼儿园的办学目标,还幼儿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只有通过幼升小考试制度的改革,才能真正将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划清界限,从根本上缓解或杜绝“小学化”现象。
结语
幼儿时期是儿童多种综合能力发展与行为习惯生成的黄金阶段,幼儿教育“小学化”不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极为不利的影响,相关教学工作者应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对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相关现象及时进行纠正,并采取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教学手段,还幼儿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参考文献
[1]马静.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08):41-42.
[2]游小燕.农村幼儿园园长管理观念的创新与优化策略[J].教育界,2021(07):89-90.
[3]邓玲.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分析[J].新课程,2021(08):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