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第5期   作者:陈凤喜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步和落实,学校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越来越关注,尤其是在数理化学科中可以自由发挥的题型上,更是在卷面上的分数占比逐年增大,其中数学学科的应用题
        陈凤喜
        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上洋镇中心小学 广东省 阳江市  5298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进步和落实,学校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越来越关注,尤其是在数理化学科中可以自由发挥的题型上,更是在卷面上的分数占比逐年增大,其中数学学科的应用题,更是给学生提供了发挥和想象的解题空间,是最能够提升学生解题思路和引导其创新能力的题型,符合素质教育的初衷,而素质教育要从小学阶段抓起,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中,应用题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因素,作为开发智力的学科重要部分,学校和老师应该在教学模式和策略上重点关注和改良,加速推进小学生对于自主探究能力在小学数学应用题当中的运用能力,并据此制定相关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升相关能力,本文就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进行解析,希望结合课题相关案例和当下教育环境,能够得出一些有用的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自主探究模式;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一、自主探究模式的概念和优势
        自主探究模式是一种偏重于教师引导的一种教学方式,目的是为了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模式,获取自我分析和探索能力的教学模式,在当下多年素质教育环境的影响下,学校对于学生的教育早已不仅仅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而是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作为教学的重点,在新教材下,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在知识积累基础上,对知识进行自我感悟和分析,在大脑中形成自我认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较为抽象的数学学科中获得乐趣,在好奇心和热情的驱使下深入学习,并通过这种方式提升自身的观察能力和解决新知识的创新能力,也符合当下流行的小组学习模式的互动性和合作性,以此建立学生对于学习数学学科的自信心。概括起来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首先是通过情景教学模式,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更加有效的掌握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其次,在教学模具和影视教学方面,相对比与传统教学更加直观的展示了应用题的特点,让孩子清晰应用题的出题目的,最后就是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学习能力。

二、自主探究模式下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模式优秀与否是教师教学的重要衡量标准,以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自主探究模式教学来讲,侧重于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并制定出相关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学中的关键所在,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中相对其他题型比较有难度的一类题型,其特点是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常识和观察分析能力,应用题不同于其他数学题型的最大特点是灵活性,应用题往往具有多种解题方法,这就给学生预留了发挥自主探究解题能力的空间,教师针对应用题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课堂情景创设教学模式。由于应用题往往都是结合生活现象而提出问题,那么对于题目的情景还原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教师在讲解过程中给学生提出问题,并结合生活实际将情景展现出来,要注意顺序是先展示情景,逐渐将问题加入进去,这样一方面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够自然的将要讲解的知识点融合进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因素,尽可能的将情境创设趣味化和生动化,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提出疑问,例如可以向学生提问:五年级一班第一小组种树,如果每人种5棵还剩14棵;如果每人种7棵就缺4棵。

问这一小组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棵树?问题提出后,学生往往先关注的是数字,但这个时候就需要情境创设教学模式的应用,老师可以向学生利用模型来还原场景,让学生先有直观的感受,通过实物让学生进行与题目的思维联想,让学生面对模具时有一个宏观的感觉,将树木与数字结合起来,并据此回到题目中进行分析,最终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学会解析系类题型的技巧和方式。
        学生讨论之后,老师就可以进一步对题目进行解答,思路是这样的:每人种五棵之后,剩下14棵,每人再多种两棵,则缺4棵,也就是在原来的种树的数量上如果再加4棵树,正好每人多种2棵,于是每人多种两棵,大家一共多种18棵,因此人数为18/2=9。再算种多少棵树:9?*?5?+?14?=59?或7?*?9-?4=?59。通过这种情境创设的方式,让学生对于应用题的理解更为深刻,也因此对于解题的思路更为清晰,加深了记忆。
        第二、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加强课堂交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这就涉及到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优点,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死板,老师只单纯的将知识以为的传输给学生,而对于学生的接受程度和课堂上的反映不太关注,导致了盲目教学,对于学生的思维打开和学习兴趣都没有好处,而互动合作学习模式,正是在教育行业不断的进步下,在众多老师课堂实践经验的总结下,在学生受教需求下应运而生,互动合作模式具有极强的互动性,一方面是成员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在学生与老师的互相交流中,老师能够察觉到学生的解题思路,并进而拿出有针对性的区域教学方法,而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老师提出的一些知识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互动,这种互相之间在学习上的竞争,对于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也起到了促进和加强的作用,并且在互相促进的同时,对于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较差的同学,还具有传帮带的作用,在这种互动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将作为课堂的主体存在,而教师则作为一个引导者和裁判的角色存在,例如,教师抛出一道题目,但并不急于解析,而是先通过引导学生联想生活实际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达到目的后,让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和解题方向,最终通过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解题探究欲望。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的优势还在于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沟通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达到教学目的。
        第三、解题方法多元化教学模式。由于小学生的年龄之间有差异,高年级与低年级的理解能力不同,在进行应用题的讲授方法上也存在着一些差异。对于一些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教师需要在课堂上传授多种方式的解题方式。例如:使用图表的方式呈现题目中所包含的信息,使用情景对话的形式囊括题目中的重要的信息,等等,这些方法在低年级的世界里是易于理解的,相较于教师使用苍白的语言,使用多元化的讲授方法提高了低年级学生对于题目题干的理解,同时加强了低年级学生对于这些方法的熟练应用。随着年级的升高,当应用题的表述方式变得复杂的时候,引导高年级的同学在了解了题意之后,利用画图或者是表格的形式将题目中所包含的信息直观明了地展现在自己的面前。这样可以方便学生舒展思路,快速地解题。  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中,小学生可以逐渐地做到不需要教师也可以独自地解答课堂上没有讲过的应用题,使得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数学的学习成绩也得到有效的提升,可谓是一举两得。
        【结语】小学可以说是一个学生数学思维的基础阶段,在小学期间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助于学生未来的数学的学习,也使得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而数学应用题又是最重要的部分,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用自主探究模式是开展教学教学最有效的实现目的的手段,在自主教学的阶段,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锻炼,创新精神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1]马建华.自主探究模式下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分析[J];试题与研究;2019年14期
[2]陈永平;;试论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8年31期
[3]李小娟;;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思路[J];新课程(中);2017年12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