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第5期   作者:王蕾花
[导读] 数学作为小学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小学生很难理解。
        王蕾花
        山东省惠民县胡集镇中心小学 ,山东 惠民 251706
        摘要:数学作为小学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小学生很难理解。新课改的全面实行,要求在教学中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运用灵活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热情。情境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贴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使枯燥抽象的知识生动有趣,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本文将探讨情境教学的应用。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数学;应用
        情境式教学这一创新教育理念的应用,它可以训练小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进入到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中。情境教学往往采用以探究式为中心的自主合作学习,学生自主探索、质疑、提问并解决问题。我们希望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进行自主探究,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问题分析方法,能够在同学的帮助下独立自主分析问题。应用情境教学方法是实现开放性数学课堂的基础,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逐渐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对最终的学习效率提升也有明显帮助。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为学生们创造情境应用环境,鼓励学生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中,活学活用。
        1 情境教学在的分类
        1.1 生活式情境
        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由于小学生思维发展不成熟,天性活泼活跃,在数学学习中经常遇到各种困难,这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入日常生活,进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思维,加强知识的运用,提高课堂的效率和质量。比如在“乘法公式”教学中,老师可以介绍“熊出没”的动画情境。熊达和熊儿保护森林资源。他们必须每天去森林检查树木是否减少了。但是,树太多了,不能一棵一棵地数。他们该怎么办?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思考,然后介绍“乘法公式”的知识,促进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掌握知识,并在看动画片时复习知识。
        1.2 趣味式情境
        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学生们天性活泼,对新鲜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教师应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上为他们创设有趣的情境,进而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积极性。例如,在“分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以下有趣的情境:三个和尚没有水喝,口渴的时候看到地上有西瓜。他们决定平分西瓜,每人得到三分之一。然而,发现西瓜的和尚认为西瓜就是他所看到的,他应该多给一些,于是他提议当四分之一,另外两个和尚高兴地同意了。通过这个故事,不仅可以使教学变得有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1.3 启发式情境
        启发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由于数学知识的思维性和逻辑性较强,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启发式情境,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在思维中完成基础知识的建构,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习惯。例如,在“矩形与正方形”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哪些物体是矩形,哪些是正方形,然后结合这两个物体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找出矩形与正方形的异同,从而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 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情境教学的重要性
        在对广大学生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综合其他各方面因素去考虑和分析,依据每个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状况来进行科学、合理地设置数学教学方案。生活情境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把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1]。数学知识内容涉及的范围一般都比较广泛和复杂、抽象,很多学生对那些抽象的数学知识不容易在短时间进行理解,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将会让广大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在某种程度上还可能会严重挫败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依据数学课堂实际情况,帮助广大学生积极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广大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3 情境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
        情境教学法要考虑到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和理解能力,设置不同层次的专题,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另外,情境教学法可以紧密结合日常生活,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1 多层次教学,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
        如一次乘除法练习课上,我创设了如下的数学情境内容:芳芳有20元钱,需要去买文具用品,文具商店中的作文木3元/本,圆珠笔2元/支。教师创设这一情境后,由学生继续发挥对问题进行提出,根据情境内容中的己知条件来进行问题创设,教师运用这一教学方法为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间,学生在设置问题期间会对情境中的己知条件进行深入分析。我在30多个有效问题中确定了3个共享问题,由同学们共同分析,分别为:
        ①买2支圆珠笔和3个作文本后芳芳还剩多少钱?
        ②芳芳需要4个作文本与5支圆珠笔,请问芳芳的钱是否足够,如果不够还缺多少钱?
        ③芳芳买多少支圆珠笔与多少个作文本能够将20元钱全部花光?
        以上3个问题,第1项问题是比较常规中,最直观的提问方式,也是大部分学生可以直接思考得出答案的,设置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将学生带入到接下来的情境中。将第一项问题作为铺垫,第二个问题则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对数学情境进行思考,最终的答案范围也有很大不同。第三个问题则是培养学生的开放式思维,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也比较大,通过思考解答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使学生主要进行分析的内容。情境式教学方法如果在问题设置上过于新颖,很容易造成学生核心知识点不明确的问题。以上教学案例应用中,通过学生在知识点上的继续深入分析,将两种不同难度的问题组合在一起,既具有基础的部分,同时更涉及难度较大的开放式教学内容,是数学知识探讨中重点探究的部分。
    3.2 从生活资源中开发,学生思维得到创新
        首先分析情境中所创设的内容,买文具是小学生比较常接触到的,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的情境内容小学生更熟悉,不容易产生陌生感,分析问题中学生可以从日常遇到的角度进行,学生们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非常熟悉,也乐于尝试和接受。情境化教学也可以紧密结合生活资源,拓展学生们的数学思维。例如在《认识图形》一课中,我把学生分成几组,每组分配一把剪刀和许多张纸,让学生们动手剪裁课本上的几种几何形状,也可以是课本上没有的图形。学生们很快就剪裁出了三角形、圆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些学生剪裁的形状出乎我意料之外,有梯形和平行四边形,还有菱形。剪梯形的学生说,他今天穿了一双很漂亮的运动鞋,他剪的梯形就是模仿的运动鞋的外形。剪菱形的同学说他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形状,只是觉得和他爸爸的汽车的车标很像,我告诉他这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四条边边长相等,但内角不是直角。在数学课上给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场景自由探索的机会,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基础知识,而且发散了数学思维,提高了数学兴趣和创新意识。
        结束语
        新课改背景下,作为小学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数学面临改革与创新。为此,教师需考虑当代小学生的特点,适时地引入情境教学法,鼓励学生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合作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创造、动手和自学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军贤.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开展方法[J].学周刊,2018(32):90-91.
        [2]李洪斌.小学数学情境的创设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04):56-58.
        [3]倪茂震.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2):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