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第5期   作者:张碧霞
[导读]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之下,初中历史教学发生了较大改变,由原本的知识讲解慢慢变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引导学生成为优良的价值观念,并产生优良的个人情怀。
        张碧霞
        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荔景中学   广东省广州市   511300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之下,初中历史教学发生了较大改变,由原本的知识讲解慢慢变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引导学生成为优良的价值观念,并产生优良的个人情怀。为此,教师就要结合早期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以此保证教学质量达到更高水平。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并对于基于课程标准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的方法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课程标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引言:对于历史教学而言,学生们进行学习,并非只是对过去发生的事情展开了解,而是以此为基础,激发内心潜在的爱国情怀。然而早期教师采用的方法过于陈旧,单纯注重知识讲解,显然无法满足当前学生的需求。正是这一因素,教学方法的调整就成为了教师需要考虑的事情。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
        通过学习历史知识,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扎实知识基础,让自己的个人见解有所拓展,有效了解华夏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发展过程,而且还能帮助其形成优良的价值观。然而从目前来看,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课堂教学的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
        (一)缺乏重视度
        在初中教育中,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然而,由于中考并没有设置相应的考试,使得学生们并未提高重视度。在课堂中,学生们未能做到注意力集中,仅仅是随意聆听。甚至有些学生还会在课堂中做其他科目的作业,学习其他知识内容。如此一来,即便教师十分努力,最终的教学效果同样无法令人满意。
        (二)教学方法陈旧
        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普遍教师都会采取“填鸭式”教学模式,基于考点的要求,强行进行内容传递。如此就会导致整个课堂的氛围变得极为枯燥,毫无生机,学生们完全提不起兴趣,昏昏欲睡。另外,伴随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已经有了较大发展。但是,仍然有些教师并不懂得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仍然以口头讲解的方式位置,使得教学工作的质量大幅度下滑。
        (三)教学评价不合理
        在教学工作之中,教学评价一直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然而从目前来看,多数教师仍然是以考试的形式把握学生的学习水平,而对其学习态度、个人能力、价值观和情感投入有所忽视。而且,也没有将学习过程部分纳入进来。在这样的条件下,教学评价自然缺乏合理性,影响了学生的个人发展。
        二、基于课程标准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的方法
        (一)转变教学理念
        对教学活动来说,教学理念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先导。在新形势背景之下,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历史教学的效果,教师就需要尝试对早期教学活动的基本理念展开全面更新和优化。为此,教师就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制定一套有着较高综合质量的方案,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予以突出,让其完成角色转化,成为课堂的主体人物。
        例如,在对“唐朝”的相关内容讲解时,如果教师仍然以自己为中心展开教学,强行传递内容,效果自然无法令人满意。因此,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预留足够的时间,为学生们提供一些具有较高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思考,提出答案。这样一来,学生们就由原本的被动学习状态慢慢变为主动参与,积极性得到了有效激发。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充分了解了其他人的看法,自身思路得到了发散,加深了印象,进而为未来学习活动的正常开展创设了良好条件[2]。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早期在授课时,教师采用的方法极为单一化,学生们缺少足够的兴趣,甚至还有一定的反感情绪,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所以,为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尝试对学生的个人兴趣予以激发。由于历史教学中包含大量有趣的小故事,因此教师就要深入研究教材,为学生们创设良好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有效完成知识学习,使得潜在的积极性完全激发出来。
        例如,在学习“三国”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班级内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三国故事片段,完成情景剧表演。不同学生的想法完全不一样,选择的故事也会有着较大差异。诸如,有些学生喜欢吕布,就选择了“辕门射戟”;有些学生喜欢赵云,就选择了“长坂坡七进七出”;有些学生喜欢诸葛亮,就选择了“舌战群儒”;有些学生喜欢孟获,就选择了“七擒孟获”。相比于传统模式,显然这种方法更为有趣,整个课堂也会变得极为活跃。学生们不再依赖于教师,而能够自己参与到学习之中,进而提升了个人水平[3]。
        (三)转变教学模式
        早期历史教师在授课时,应用的方法极为单一化,很难满足学生们的需求。为了提升教学有效性,教师就需要尝试对教学方法予以优化。为此,教师就要结合内容本身以及学生的个人状况,灵活应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让学生们在每一堂课之中,都能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逐步提高教学质量。这其中,最为有效的便是使用信息技术。
        例如,在对“鸦片战争”的内容进行讲解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展现信息技术的作用,为学生呈现一段真实的视频资料,以此使其视觉感官得到强烈刺激。之后,再通过PPT的方式,让学生们全方位了解当时清政府和英国的发展情况。最后,再将课堂交给学生自己,让其谈一谈战争出现的必然性以及战后签订的条约。教师通过尝试多种不同的方法,不但使得学生们的热情得到激发,而且还能为课堂注入一些新鲜气息,提升教学的实际效果。
        (四)优化教学评价
        在新课程背景之下,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便是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培养。为此,教师在授课时,就要转变原有的评价模式,单独打造一个更具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其一是内容多元化,具体需要包括知识、能力、方法以及情感。其二是方式多元化,除了进行考试之外,还要将活动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融入进来。其三是主体多样化,也就是教师和学生自己都能一同参与。
        例如,在完成“清朝”的知识内容教学后,教师就可以开展单元评价活动。在方法层面,除了设置考卷外,还要开展教学活动,让全班学生参与进来,考查其课堂的实际表现,以此纳入到最终的评价之中。而对于内容部分,需要了解学生们的知识掌握情况、自己的个人看法以及从中获得的感受。而具体的评价主体则除了教师外,学生彼此间也要互评,同时学生自己也要自我评价。依靠这一模式,评价工作将会变得更为科学,可以有效满足学生们的实际需求[4]。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课程标准要求,早期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已经变得十分陈旧,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为此,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工作的时候,理应转变自身原有的理念,更新知识体系,并依靠情境创设的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如此一来,教学活动的整体效果就会大幅度提升,并有着较高的有效性,进而为学生的个人发展带来了多方面帮助。
参考文献:
[1]彭丽华.基于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问题教学模式研究[C]//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一).2019(15):50-51.
[2]王晓琴.初中历史教学之我见——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13):00036-00037.
[3]曹景福.试论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09):167-168.
[4]任利刚.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做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J].考试(教研版),2012,000(005):110-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